個人簡介
張全忠在工程實踐中牢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他大膽創新,採用了大量的新技術、新工藝。靠勞模效應和精品戰略,張全忠項目部在積極搶占市場的戰鬥中,屢戰屢勝。張全忠說,不能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簡單的鋪路架橋,建築行業有著其特殊性,其鋪路架橋的過程,就是在用行動實踐著黨和政府對人民民眾的承諾。他在工程中要求職工要做到修路想著行路人。在修築城市立交橋的同時,贏得居民的良好口碑,從而樹立起勞模隊伍的整體文明形象。張全忠率領的隊伍曾多次被總公司、公司評為先進集體。他們修建的菜戶營橋和西直門立交橋改擴建工程獲得中國市政工程金杯獎;北京四元橋,獲全國建築工程魯班獎、首屆詹天佑大獎。他率隊承擔的北四環道路工程,榮獲樣板路和亞運會特殊魯班獎。
人物事跡
西直門北立交危橋改造工程中,張全忠擔任項目經理。在56小時的換梁施工中,張全忠一刻都沒有離開工地,無論是拆除舊梁、新梁移位,還是最後的橋樑落位、橋麵攤鋪,都能在現場看到張全忠的身影。張全忠一工作起來就不要命,由於患有糖尿病,每天飯前都要吃一把藥,隔幾天還要打一回針,沒有時間去醫院,他就自己打。56小時過去,舊橋已不見蹤影,新橋具備通車條件,西直門北立交的“移植手術”圓滿完成。張全忠還不怕難,在公司,他的名字已經和難活、累活聯繫在一起。2006年元旦,東三環京廣橋路面發生坍塌,情況十分緊急。接到上級要求搶險的緊急通知後,張全忠迅速調集20多台設備,率領200多人趕赴現場。為了更清楚現場的情況,張全忠親自下到大坑的底部,雙腳站在刺骨的泥水之中指揮搶險,一乾就是十幾個小時。大家心疼他,勸他上去休息,性急的他索性抄起鐵鍬,和工人們一起幹上了,不知什麼時候,手機掉進泥水坑裡找不到了,這反到給了他不離開工地的理由。張全忠每天早上6時趕到工地,晚上8點甚至到11時才交班結束當天工作。一邊與專家討論可行方案,一邊指揮工人實施搶修,常常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連續幾天幾夜緊張的施工,他的糖尿病犯了,疲憊的他被司機強行拉到醫院,在他的堅持下,只開了點藥,就又返回了現場。 就這樣,張全忠帶領他的隊伍在京廣橋事故現場度過了9天寒冷的日子,圓滿地完成了搶險任務。期間,不斷地有過往民眾被市政工人的義舉所感動,他們自發地送來熱湯和棉大衣,讓市政工人禦寒,以表達他們對全國勞模帶領的鐵軍的敬仰。
公司由於受客觀原因影響,到手工程暫時擱淺,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張全忠帶領道路施工處員工主動出擊市場,尋找活源。用“老虎吃螞蚱”的精神,一點一點地找,一口一口地吃,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憑著虎虎生氣,大老虎靠吃螞蚱卻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益。道路施工處的員工都學會了撥“小算盤”,算細賬,只要保本,就乾。遠到外埠的高速公路,近到市內的環路,再小的活兒也不嫌小。道路施工處先後承攬了四元橋、天壇東路、看丹橋等一批維修工程以及眾多的路面攤鋪任務,創造了可觀的利潤。市場有了,產值提高了,張全忠意識到,還要狠抓成本管理和結算,才能創造很好地效益。開工前,他做好成本預算;工程中,他加強成本控制;同時,他要求收集、積累工程每個階段的原始資料,為工程竣工後,及時交驗、結算、回款創造便利條件。張全忠除了負責安立路工程的施工組織,還要協調指揮一公司其它的奧運工程。每天,他都要開車來往於奧運工地,非常忙碌。上午參加了這個工地的碰頭會,到工地巡視一圈,又急急忙忙地開車趕往另一個工地。每個工程、每道工序的進展、計畫的安排,都在他的筆記本上詳細地羅列著,他要盯著一一落實才離開。惠新西街施工最緊張時,張全忠乾脆直接把辦公室搬到了惠新西街項目部,參加項目部的碰頭會,和項目部一起指揮施工、研究方案、協助項目經理工作。每項工序最要勁的時候,總能看到他在現場指揮。惠新西街工程圓滿完工,張全忠負責的奧運工程安立路五環立交工程也沒有耽擱。安立路工程緊臨五環路北苑橋,周圍有北京會議中心和眾多居民小區,對環保的要求非常高。為了減少施工工地的揚塵污染,張全忠責成項目部有關人員花費10餘萬元,購買了14萬平方米的密目網,對裸露地面進行苫蓋,並安排兩輛水車進行灑水降塵,他還與外施隊簽訂環保責任書,劃分區域,責任到人。經過努力,安立路工程不僅施工進展順利,而且還被北京市2008奧運工程建設指揮部評為“2006年度北京市2008工程綠色施工優秀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