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曾用名張紹軒。大學文化。1944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中共黨員,曾任湖北省科協副主席。
主要成就
歷任《延安民眾日報》編輯、科長,《青海日報》副總編、副社長,青海省科委副主任,湖北省科協副主席。1991年離休。1944年4月他與祖父冒死投奔延安。到達陝北後,隨即參加了部隊的大練兵、大生產運動。日寇投降後,進入我軍已收復的張家口市立中學學習。蔣介石撕毀了停戰協定,發起了全面內戰,張家口成了國民黨軍進犯的重點目標。隨即跟學校轉移,開始了千里長途跋涉。行軍中擔當斷後收容工作,趕著一條小毛驢,馱載著年小、體弱和生病同學的行裝,幫助他們跋山涉水,風雨兼程,最後一個不缺地到達了目的“地晉察冀老革命根據地—平山縣”,學校黨組織提前將他由預備黨員轉為正式共產黨員。1946年底他回到了延安,轉入延安中學學習。豈料剛剛安下心來,學習了不過三四個月時間,國民黨胡宗南部的進攻又開始了。遵照毛主席指示,全延安開始了戰略性大轉移。在這次學校的轉移途中,又擔任了“打前站”角色,每天都要早行一步,毫不間歇地趕到宿營地,找房子,為同學們安排住地,籌集糧草,吊鍋做飯,讓同學到達後吃上熱飯。為了同學們的學習與安全,學校終於渡過黃河,進入晉綏根據地—山西臨縣。此後,學校即推薦他進入延安大學高中部,不久又轉入大學新聞班。由此注定了日後30多年的新聞生涯。在新聞班學習時間雖沒多長,但新聞的黨性、人民性,新聞要真實,不能“客里空”等等基礎知識,總算是學到了一些。到1947年底,從學校調到延安《民眾日報》工作(當時報社駐綏德縣)。延安收復後,回到了延安《民眾日報》故居延安清涼山。西安解放後,他作為《民眾日報》最後一批人員離開延安的,時間匆匆,到達西安後,大概上了一個多月的班,中央西北局決定創辦《新寶雞報》,他又被選中,和剛剛組建的一支二三十人新聞新軍到了寶雞市。《新寶雞報》創刊了,但壽命是短暫的。隨著青海的解放,《新寶雞報》全班人馬開赴西寧,創辦《青海日報》。1949年10月20日《青海日報》創刊了
個人生活
在為《青海日報》奮鬥的近30年日日夜夜中(50年代在中央黨校新聞班學習兩年),翻來覆去在階級鬥爭風浪中沉浮。到了文化大革命後期終於被解放了,不久調到了青海省科委工作。到1980年底在中央組織部對青藏高原工作30年老幹部的關懷下,調到了湖北省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