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
張氏為湘鄉望族,父張伯純是前清舉人,清光緒年間曾協助曾國荃督辦兩江學務,1905年12月26日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臨時大總統府秘書。其母何懿生,通今博古,善詩詞歌賦,有海內女師之稱。
二姐張默君嫁邵元沖,三姐張淑嘉嫁蔣作賓,另一姐姐張俠魂則嫁給了竺可楨。
生平經歷
履歷
1923年任閩贛邊防督辦公署少校科員、中校參謀。
1924年春到廣州,由軍校政治部主任邵元沖介紹任教授部戰術教官。
1925年夏任黃埔軍校上校軍事教官,戰術主任教官,學科主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團長。
1926年任黃埔軍校入伍生第二團團長,不久調任國民政府航空局軍事科長,同年7月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處作戰科長,參加北伐,9月任武漢行營參謀處主任。
1927年春返南京任國民政府參謀處少將參事,總參謀長辦公廳主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少將參事、參謀廳副廳長、代廳長。
1928年起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中將高參兼第一廳代廳長。國民革命軍中央第二編遣區辦事處委員,國民政府參謀本部高級參謀。
1929年8月任國軍編遣委員會第2編遣區辦事處委員,12月任參謀本部主任高參。
1931年4月兼任國民革命軍戰史編纂委員會編纂組常務委員。
1932年6月兼任軍事委員會陸軍點檢委員會第一組主任委員。
1936年1月授陸軍中將。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湖南省軍管區司令部高參兼在鄉軍官訓練團團長,湖南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軍事委員會高參。
1946年退役,任行政院參議。1949年7月任第一兵團司令部高參,1947年5月任行政院參議。
1949年7月任第1兵團中將高參,8月在長沙參加起義。後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1956年11月11日病逝。
詳細生平
張元祜,字叔同,1893年3月出生,湖南省湘鄉人。家庭出身為名門望族,其父張伯純系前清舉人、同盟會會員,曾協助曾國荃督辦兩江學務,辛亥革命後任臨時大總統府秘書。其母何懿生,通今博古,善詩詞歌賦,有海內女師之稱。二姐張默君為近代婦女活動家、教育家,嫁與曾任杭州市市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代主任、國民政府立法院代理院長的邵元沖。五姐夫蔣作賓系曾任內政部部長的國民黨陸軍上將;八妹夫竺可楨則為我國當代著名科學家、地理學奠基人。
張幼時讀私塾,1901年7月入初小,繼進高小。畢業後進湘鄉中學,1912年2月考入陸軍軍官學校,同年7月入武漢陸軍第二預備學校。1914年畢業,分派至陸軍第一師見習。次年7月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受訓。1917年2月畢業,分發到陸軍第十師見習。是年夏,見習即將期滿時遇張勛復辟,乃與時任參謀次長的姐夫蔣作賓洽商,為討逆出謀劃策,提出“應速戰速決,可令航空學校派飛機在張勛早朝時進行空襲”等建議,蔣採納其意見並聯絡部隊一舉平定了該復辟鬧劇。事畢,張因功調升參謀本部第一局上尉科員。1920年1月由本部派入陸軍大學第六期學習。1923年4月調任閩贛邊防督辦公署少校科員,鏇升中校參謀。
1924年春由邵元沖介紹到黃埔軍校工作,擔任黃埔一期教官。不久廣州商團叛亂爆發,張獻計於邵元沖,提議火攻西關,軍隊果以此破賊。1926年1月當選為軍校特別黨部代表,參加了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會議。是年6月,大革命開始,蔣介石著手組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張調任參謀處作戰科長,隨軍參加了北伐。1927年春返回南京,爾後長期在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和軍事委員會工作,先後任總參謀長辦公廳主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少將參事、參謀二廳代廳長等職。1936年1月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湖南省軍管區司令部高參兼在鄉軍官訓練團團長。1941年5月由軍委會派往第九戰區任聯絡參謀。1942年1月,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委張以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職,張先是堅辭不就,後考慮桑梓大義,乃於3月赴常德上任。時該地黑惡勢力猖獗,縣黨部書記熊剛毅把持黨務多年,並勾結省黨部視察室駐常德視察員張謐私設法庭刑訊逼供,無惡不作,民眾敢怒不敢言。張到任後依據控案將二人先後逮捕押送省政府處理,並將其黨羽逐一剷除,境內始安。另有省黨部視察員魯樹藩因持槍強搶民女被專員公署收押,經詳細偵訊後從嚴進行了法辦,雖省黨部視察室托人三請保釋,張以魯之行為形同盜匪,概不應允。
1946年7月從部隊退役,次年5月應邀赴南京任行政院參議。1948年12月,行政院院長孫科擬組織戰時內閣,以支持蔣介石與人民為敵,張因拒不同流而遭解職。1949年初回湘,7月應陳明仁之邀任第一兵團司令部中將高參,負責組織全省在鄉軍官委員會事宜。8月隨程潛、陳明仁在長沙起義。
新中國成立後,部隊改編為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張仍任高參,鏇送軍政大學長沙分校第三總隊學習。1953年12月畢業,因身體狀況欠佳轉業回鄉。1956年6月任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參事。
張元祜1956年11月病逝於長沙,享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