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才

談起參軍的經歷,張元才說:“1933年,我爸爸當紅軍走了,姐姐媽媽餓、病,死了。 我當兵時13歲,人還小,背不動槍,槍丟了要殺腦殼。 “那時,我懂事了,當兵3個月就是老兵,革命到底。

人物簡歷

張元才,1921年5月生,四川旺蒼縣人。1934年8月參加紅軍,任紅四方面軍第9軍25師73團戰士,參加了著名的強渡嘉陵江戰役,參加了萬里長征、兩過草地、兩過雪山。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8旅戰士、旅部幹事,參加了雁門關、寧武、平魯、神池、興縣等對日作戰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解放軍161師連長、指導員,東北野戰軍48軍炮兵第五師政治指導員,參加了永城圍殲、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抗美援朝,他在朝鮮戰場上任志願軍40師後勤部幹事。1953年因傷病由部隊轉入地方工作,任廣東省石溪報社政治協理員,四川旺蒼縣酒廠工人、車間主任。1979年離休。正地(廳)級待遇。

戰爭回憶

談起參軍的經歷,張元才說:“1933年,我爸爸當紅軍走了,姐姐媽媽餓、病,死了。我想當紅軍能見到爸爸,就參了軍。那時候參加紅軍很簡單,伸開雙手,手上有繭疤的,要!沒繭疤的,不要!問,怕死不怕死?不怕死的,要!怕死的,不要!填個名單就行了。窮人,要!地主,不要!知識分子,不要!知識分子,革命高潮時往革命隊伍裡面鑽,低潮時動搖了,跑了,叛變了。我當兵時13歲,人還小,背不動槍,槍丟了要殺腦殼。沒衣服,發紅軍帽,到師醫院當護士。打江油塔山時最慘了,醫院裡滿地都是傷員,我給輕傷員包紮上藥,黑面面藥。”記者問起醫院房子的情形,他說:“哪有房子喲,利用地形找些溝溝、坎坎、岩岩,炮彈打不到的死角,安置傷員。行軍時看到,死人一堆一堆的。”
“長征,我們經廣元、江油、北川、土門、乾溝、到松潘、茂州。1935年,我在草地過年,用藏民的大銅鍋煮氂牛肉吃。以後沒吃的了,蕎麥苗、野草、牛皮、樹皮都吃。過草地時,每個人身上帶一坨鹽。斷糧半個月,喝鹽開水。過草地,死人死多了。前邊走,後面埋,埋不過來,用樹枝把死人蓋一下。晚上走路,踩到軟軟的。宿營,背靠背坐,有個油布墊子,大家輪著坐。”
“紅軍子彈缺,肅反時,抓到叛徒,不用子彈不用刀,用石頭砸,腦漿冒出來就像豆腐花。”
“那時,我懂事了,當兵3個月就是老兵,革命到底。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我們想不通,3個月沒戴國民黨軍隊帽子,有的人還為此跑了,我們指導員上午給我們上課,下午也跑了。改編後,國共合作,部隊中共產黨員的身份公開了,哪個是黨員,哪個是書記,我們曉得了,以前黨員都是秘密的。”
張元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諸多的戰役戰鬥。1953年,部隊大轉業,有文化的留下,沒文化的轉業到地方。他先轉業到廣州石溪報社當政治協理員,水土不服,回到家鄉四川旺蒼酒廠當工人、車間主任。張元才的兒子對記者說,他爸爸沒文化,一輩子只會寫三個字:張元才。
張元才說,他1953年回到家鄉,收到了父親的陣亡烈士證書。沒想到,文化大革命前一年,他收到來信,知道父親還活著:長徵到陝北後,父親受了重傷,留在瓦窯堡,後來娶了妻,安了家。本想父子見個面,文化大革命亂,路又不好走,沒多久,父親去世了,再也見不上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