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凱[明代詩人]

張元凱[明代詩人]

張元凱(約公元1554年前後在世)字左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前後在世。少受毛氏詩,折節讀書。以世職為蘇州衛指揮,再督漕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元凱胸次夷曠,寄情詩酒,著有《伐檀齋集》十二卷,王世貞為之序,比之於沈慶之、曹景宗。及元凱沒後,世貞曝書,得其行卷,自嘆知之未盡,復作詩以酹之,並序其集以行,此後始為詩壇所知。生平事跡見明王世貞《棄州山人續稿》卷四二《伐檀齋集序》。

基本信息

四庫全書評價

“其詩大抵推陳出新,不襲窠臼。而風骨遒上,伉壯自喜,每淵淵有金石聲。所作《西苑宮詞》,《靜志居詩話》謂其高出世貞之上。他如《北游》諸律,亦多不失矩矱。蓋其才華本富,又脫屣名利,胸次曠夷。故當琅琊、歷下之派盛行,而能不囿於風氣,宜世貞之心折不置矣。”

詩作選摘

【閨詞四首】

搗衣聲不亂,搗衣情自深。秋風一夕起,閨中同此音。

節錄張元凱詩 節錄張元凱詩

妾搗君不聞,天涯自有砧。也應如妾搗,為妾搗君心。

憶昔初嫁君,明珠照綠雲。今日君離別,飛蓬亂不結。

忘我久食貧,游趙復游秦。秦人未逐客,安能返鄉國。

夫婿乍封侯,尚爾玉關游。欲繡一端錦,寄耀千貔貅。

行褰池上柳,夫渠摘縴手。顏色比不差,銜在天吳口。

琴瑟昔在御,莫不靜而好。自君久別離,房櫳生青草。

彈琴無知音,調瑟多苦心。弦繁曲亦亂,月落花陰陰。

【采菱詞】

菱角何纖纖,菱葉何田田。鴛鴦與厓騑,對對浮清川。

采菱白晢郎,盪槳後復前。偶逢西家妹,隔浦來採蓮。

嬌容入花亂,素腕隨荇牽。要住語綢繆,風動裙帶偏。

采采忘采角,但采葉在船。贈我雙蓮子,庶幾不空還。

【楓橋與送者別】 

楓橋秋水綠無涯,楓葉滿樹紅於花。萬里之行才十里,闔閭城頭尚堪指。

遊子尊前淚濕衣,離心已逐片帆飛。酒酣不識身為客,意欲元同送者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