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十二月的廈門,晨風中已經帶著些許寒意,在經濟學院的會議室外,我們見到了張傳國教授。一身西裝,熱情親切的問候和直奔主題的採訪,張教授一如想像中的山東人,爽快而幹練。但是在隨後的訪談中,他又恰如其分地體現出一位經濟學者的特質——敏銳和理智。兩種截然不同的特質在他身上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構成了一個立體的張傳國:這是一位來自孔孟之鄉的經濟學者,也是一位剛柔並濟的山東漢子。
立心如孔孟 鐵肩擔道義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孟子曰:“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中國社會自古就讚賞為國為民承擔責任的美德,來自孔孟之鄉的張傳國對此體會尤深。他對“經濟學者”的身份,有著具有“張傳國特色”的解讀:“一個中國經濟學者,首先是一個中國人,要對自己的國家和社會有所擔當。”這種勇於擔當的情懷,首先體現在他的專業選擇上。
張傳國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從事區域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張傳國告訴我們,之所以選擇區域經濟學,是因為注意到了我國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性。現今在我國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日趨明顯,資源分配差異顯著,而當今經濟發展的市場化又會使越來越多的人才和資源流向發達地區。這或許能夠在短期內創造更多的產出,從而促進全局性的經濟成長,但是從長期來看,卻毫無疑問地使區域間的發展差距進一步加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很容易激化地區間的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從這個方面來看,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關乎國家長期穩定的政治問題。張傳國告訴我們,選擇區域經濟學,正是因為感覺到了這份不容推卸的責任。作為一名經濟學者,他所追求的是通過自己的學術研究,為我國地區間的平衡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獲得成就
張傳國開展能源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同樣體現了這種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面臨著人口、資源與環境等方面日益加劇的壓力,這種壓力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切實感受到的。人口問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當今大學生的“就業難”現象;資源方面的短缺正在阻礙我國經濟發展前進的步伐;環境,更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對未來負責任的體現。張傳國坦言,中國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已對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能源短缺、高能耗的粗放經濟成長方式以及由能源消費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展開相關研究刻不容緩。他所從事的研究方向或許不是最具經濟效益的,但都是極具現實意義的。
這種責任感與使命感,既決定了張傳國的研究方向,也令他對時事保持著敏銳的關注。在採訪過程中,他屢屢談及時事,鞭辟入裡的見解令人嘆服。談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時,張傳國以近日舉行的德班氣候大會為例,深入解析了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取捨,以及經濟學家在此過程中應該扮演的角色;聊起新能源的問題時,他更是侃侃而談,從日本核泄漏事故一直說到馬英九的能源政策,指點江山,神采飛揚。處江湖之遠而心繫天下,這正是這種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側面體現。
在採訪過程中,張傳國談到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擔當”。張傳國時刻以踐行社會責任為己任,無論治學還是教學,都十分關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他專門為本科生開設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課程,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同學們分享,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培養大家對時事熱點的關注。他告訴我們,他希望他的學生畢業後不只做一個普通人,不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走上其他工作崗位,都要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廈門大學畢業生,一個有擔當的經濟學人,對時事應保持充分關注。
君子性非異也 善假於物也
在個人的志願方面,張傳國體現出了一個山東漢子特有的“擔當”;而在科研的方法論上,張傳國則時刻展現出一個經濟學者典型的經濟智慧。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在學術研究上,他並不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勇”,反而非常強調“依託平台”的“智”。
張傳國告訴我們,廈門大學除了環境優美、制度完善以外,還有就是擁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平台。相比其他學校,廈大在經濟學科方面具有較大綜合優勢,在國內擁有舉足輕重的學術地位。經濟學院學科門類齊全,整體實力均衡,“五系、一所、兩中心”也都在國內名列前茅。經濟學各門學科之間存在內在的關聯,不同學科之間可以彼此提供支持,因此一個完善的平台能夠產生巨大的“規模效益”,這是張傳國非常看重的。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選擇好一個合適的平台,再充分動員身邊的資源,做起事來自然如魚得水,事半功倍。初來廈大,張傳國注意到了廈大這個平台獨具的僑台特色,而且廈門得天獨厚的對台優勢和台商資源,以及他對區域經濟學的專長,決定了他的研究切入點:台商投資問題的研究。
既然平台這么重要,如何才能充分發揮一個平台的優勢呢?張傳國的答案是一個字:問!多思多問,持之以恆。“我們廈大的經濟學科非常齊全,有問題就開口,總能找到專家。”張傳國的回答看似簡單樸素,其中卻自有深意。依託一個平台,更需要主動地去整合身邊的資源,這樣才能發揮平台的優勢,超越個人能力的極限,取得卓越的成果。張傳國認為,個人的成績與平台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覺得,這正是一種團隊精神方法論的勝利,正是一種資源最最佳化的經濟學思維的勝利。
“問”是單方向的,“問”和“被問”,就形成了雙向的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一個優秀的平台里,每個人的知識都是你的資源,要通過交流充分利用這種外部性,發揮平台的規模效益。這種對“交流”的強調也體現在他的教學過程中。張傳國笑言,他的研究生每周都和他進行學術交流,並已成為習慣。他同樣非常看重與本科生的交流。他表示,在與同學的交流中,常常為年輕人的朝氣和活力所感染。年輕的同學思維敏捷發散,提出的問題往往構想大膽、角度新穎,許多問題都值得進一步思考。
“問”是一種方法,更體現出一種主動學習的態度。張傳國時刻保持著對學習的渴求。他告訴我們,他是在國內獲得的博士學位,屬於“土鱉”,對不能走出國門學習國外一些先進的經濟學理論方法深感遺憾。近年來,廈大經濟學院國際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提供了很好的機遇。特別是最近一年來,經濟學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撥付專項經費支持青年教師赴國外研修與深造,為年輕人創造了“走出去”的機會。帶著自我提高的強烈渴求,張傳國於2010年前往世界名校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學,經過一年的學習,他深感獲益匪淺。他表示,出國訪學拓寬了他的研究視野。過去的研究多少有點“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迷茫,而出國的經歷讓他能夠“站在另一座山上看問題”,研究思路不論是廣度還是角度都大為拓寬。除了在原有研究領域有了進步,他還對能源經濟學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美國訪學期間,利用康奈爾大學雄厚便捷的學術資源,開始了對國內能源問題的思考與研究,並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張傳國表示,在國外訪學期間,外國學生在學習上體現出來的主動性和強烈的求知慾令他深為震撼,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主動學習的重要性。相比之下,中國學生在這方面就多有不如。張傳國希望經濟學院的同學們都能夠養成善於提問的習慣,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問”,看似簡單,其實並不簡單。“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慧眼識金 藍海領航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經濟學家?張傳國給我們的答案是“保持對現實經濟問題的敏銳”。而對於“優秀”的定義,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就是優秀。要善於發現空白的研究領域,開拓屬於自己的學術版圖。
張傳國對台商投資問題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研究之初,他就感到了重重困難:“以前去台灣比較困難,網路也不通暢,獲得相關的數據並不容易。而要想了解台灣,只是道聽途說,又很難解決實際問題。”但是,有危必有機,研究不易展開,恰恰證明這是一片鮮有人涉足的空白領域,極具研究價值,不能輕易放棄。基於立足自身優勢的思路,張傳國決定充分利用廈門豐富的台商資源和廈大獨特的僑台特色,“轉換思維,通過台商來研究台灣”。通過對台商的細緻系統研究,張傳國的學術著作《台商大陸投資問題研究》於2007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據悉,這是中國大陸第一部系統研究台商問題的學術專著,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
而他涉足能源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同樣體現了這種理念。他表示,能源經濟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空間廣闊大有可為,具有極好的發展前景。而國內對於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有些領域還是空白,亟待進行開拓研究。也許有人看到的是空白,而他看到的是機遇。
“不要在追求優秀的過程中走向平庸。”張傳國強調,盲目的從眾難以脫穎而出。大家都去追逐的東西,不一定是正確的,也不一定合適自己,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藍海,找到合適自己的路。張傳國舉例道,一些同學在忙於考各種資格證,花費了大量時間,盲目遵循他人的成功路徑前進,卻忽視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失敗。他認為,同學們不論將來是從事學術還是投身其他工作,都要多思考,要善於把握自己的核心優勢,揚長避短,開拓藍海,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而不要按部就班、因循守舊。
不僅是個人,他認為,一個學校乃至一個地區的發展,都要深挖自己的特點,立足於自身優勢,找到自己的專屬空間。有鑒於此,他非常認同廈門大學經濟學科立足於自身優勢的國際化、平台化的學科建設思路。以這個思路發展下去,經濟學院必將有長足的發展,他對經濟學院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越來越多海歸優秀人才的不斷加盟正在證明這一點。
【訪談後記】
聽著張傳國教授侃侃而談,他的理想,他的力行,總讓我們想起張載那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古時,這是士大夫的器識與宏願;今日,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與嚮往,亦是人類教育的最高境地。張傳國教授作為一名我國知識分子,也是身體力行這個使命的經濟學者,用“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在學術疆域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地盤”,正逐漸成為一片與眾不同的風景。他的成長路線圖無處不啟發著我們:要立乎其大,止於至善,要心憂天下,志存高遠,更要畫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地圖,而非迷信人手一張的成功觀光圖,這樣,我們也能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未來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