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俠

張代俠

張代俠,1928年生,高級工程師。曾以革命接班人的名義,被選中派赴蘇聯學習。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代俠,生於1928年,陝西渭南人。高級工程師。曾以革命接班人的名義,被選中派赴蘇聯學習。1948年3月,他們先是被安排到哈爾濱工業大學補習俄語,進一步作好留蘇的準備。1948年8月,張代俠等一行21人離開中國,9月抵達蘇聯。當時,俄語過關的只有羅西北和高毅兩人,其餘人的俄語和基礎文化程度都參差不齊。

那時候,由於全國尚未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成立,中共與蘇聯還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蘇方只好以國際紅十字會的名義接待他們這批留學生,暫時把他們安排在伊萬諾夫國際兒童院。一個多月後的1948年11月,張代俠和李鵬、鄒家華、葉正大、林漢雄、賀毅6人,被分配到伊萬諾夫動力學院補習俄語和數理化。不到1年,國民黨政府垮台,他們終於有了去莫斯科學習的機會。於是,張代俠和鄒家華、劉虎生選報了有名的莫斯科鮑曼高等技術學院機械製造系,專門學習工具機與工具專業。他們深知這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更加知道黨和政府對他們寄予的深切厚望,學習都非常刻苦。畢業考試時,張代俠每科都獲得了5分的好成績。

當時的“4821”,經常在學習之餘聚會,有時也去大使館聽檔案,當時最感興趣的當然是來自國內的訊息。偶爾他們也搞會餐和聯歡,總之,在莫斯科的日子,他們是愉快而充實的。

1950年2月17日,對於張代俠和他的中國同學來說,是永生難忘的日子,就在那一天晚上,正在這裡訪問的毛澤東和周恩來專門接見了他們。後來得知,毛澤東和周恩來前來莫斯科是為出席斯大林壽辰慶祝活動並簽訂有關條約的。毛澤東和周恩來應21位同學的要求,一一為他們題了字。毛澤東主席為張代俠題寫的是“努力向前”,周恩來給他題寫的是“艱苦奮鬥,努力學習”。

1951年8月,張代俠和同學們奉命利用假期回國參加整黨學習和參觀。他專程去探望了二叔張宗遜。

在莫斯科學習了5年半,1955年3月8日,他們畢業回到北京。剛開始,張代俠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工作。後又到了瀋陽第二工具機廠。1957年底,由於工作需要,他再次被單位選派到蘇聯工廠實習。1959年3月,剛剛回國的張代俠被分配到工具機研究所工作,並先後出任該所實驗工廠技術科長、車間主任、精密零件廠技術副廠長。在此期間,作為車床工藝的高級工程師,他主持試製成功了我國第一根米制金屬刻線尺;組織領導試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的雙柱光學坐標鏜床和第一台絲錐磨床。之後近半個世紀,他參與設計的產品,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獎。張代俠作為革命先烈的後代,以他廣博的學識和執著追求的精神,為我國工具機工業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自己不可磨滅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