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豐洞與張三豐的傳說
簡陽城北三里許有三豐洞,相傳為張三豐修道煉丹之地。 張三豐何許人也?張三豐,字玄玄,道號昆陽,又名三豐子、張全一、張君寶、張邋遢。明成祖尊他為真仙,明英宗封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又封他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加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張三豐不但名諱多,他的籍貫和世代也各說不一。但一般說他是明代人。籍貫雖也不只一個說法,但以遼懿州(今遼寧省阜新縣東北)人為可信。張三豐身材高大,看書能過目成誦。他的身體特別健壯,其鬍鬚粗硬如鐵錐,又善於拳擊且具有吃得(所啖,升斗輒盡)、餓得(或數日一食)、跑得(或一日千里)的三得本事。他還善於詼諧說笑。他對功名利祿不感興趣,很早就離家外出,雲遊湖海,拜訪名師。他在少林寺偷閱了許多少林武功秘笈,煉就了冠絕一代的武藝。張三豐是道教武當派的一代祖師。他的學識又很淵博,故有不少著作傳出。如《金丹直指》和《金丹秘旨》等。後人將他的所有著述收集整理成《張三豐先生全集》。 張三豐多與明朝統治集團中的頭面人物有來往,在社會上的影響比較大。張三豐為了躲避帝王的徵用,來到四川遊歷。張三豐住成都青羊宮時,還為青羊宮照壁題寫。 “入蜀最宜游簡郡”。張三豐離開成都東南遊的第一個落足點,就是簡陽。他在簡陽的活動範圍比較廣,但主要集中在石橋鎮和乾封古鎮(其遺址位於三岔湖南邊,現已被湖水淹沒)。他鑿洞居住,採藥煉丹,住的時間較長,其遺蹟和傳說也比較多。有清末秀才李鳳年游三豐洞的律詩一首作證。其詩說: 我來岩北訪張仙,邋遢遺蹤石洞圓。 採藥人從蒼靄外,燒丹灶在翠微巔。 清泉白石誰家物,明月青松隱士天。 畫壁蓑衣知未遠,煙痕猶臥雁江邊。 關於張三豐的故事,下面這一則在簡陽流傳得較廣: 傳說有年春天,張三豐常在酒店看見一個風度翩翩的書生,獨自飲酒,從不與人言談,一日他付錢走後店老闆說:“這人真怪,每次的錢都粘有香灰泥。”張三豐覺得奇怪,便跟蹤了他。不多時,書生來到一個山洞,張三豐也慢慢跟了進去,見裡面蹲著個斗大的蛤蟆,眼睛鼓得像銅鈴,張開大嘴,吐出顆鴿蛋大的丹珠,懸掛空中,把山洞照耀得時明時暗。張三豐一個猴躍,抓著丹珠,轉身便逃。“站住!”蛤蟆翻身大吼,變回書生模樣,便來搶奪丹珠。張三豐急中生智,一口將丹珠吞下,頓覺一股暖流,散發四肢,一聲大吼掀倒書生。書生緩緩爬起,頹喪地說:“天意,你既吞了我的丹珠,也算我倆有緣。”書生臨別時,贈送張三豐一本密訣,叫他專心修煉,早成正果。 這年夏天,簡州出現乾旱,莊稼大都被烈日烤死。農夫紛紛上書,希望州官開倉發糧。州官不但不理,還加收稅賦,弄得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不久,州城發生了一起怪事。先是富豪商賈金銀被盜,後是州官玉飾瑪瑙被偷。州官號令捕快三日內捉拿盜者。盜者其實並不是江湖黑類,每次盜的金銀財寶全都暗送給窮苦人家。不到三日,盜者被捉,立即被處死刑。行刑這天,州官高坐刑台大聲問:“你還有何話可說?”盜者回答:“貪官不得好死!”“斬!”州官下令。劊子手舉起大刀,向盜者砍去,只見寒光閃過,盜者大笑說:“痛快!”劊子手心驚,又一刀砍去,盜者仰頭笑道:“好鈍的刀!”州官傻了眼,氣得咆哮:“再斬!”劊子手第三刀砍去,盜者大吼,一道金光,變為張三豐。州官、劊子手全都嚇得立刻伏地連聲叫道:“仙人饒命!” 原來,張三豐敬佩盜者的豪俠之舉,提前救出盜者,將自己變成盜者面貌,想在刑場上教訓教訓這位不管百姓死活的州官。 三豐指著州官說:“快開倉發糧,救災救民,可免你一死!”州官忙點頭道:“是,是!”抬頭一望,卻沒有張三豐的影子。 年關將近,每年這時,總有一隊從瀘州來的抬夫,抬著十多壇貢酒,經過簡州。一路上抬夫累得彎腰駝背,連喘大氣。押送的軍士,不許抬夫停下休息,誰的動作遲緩,便遭打罵。那日三豐路過折柳橋,見到這種情景,很是氣惱,幾拳打倒軍士,抱著酒罈低頭喝酒,喝得大醉,便栽進了酒罈里。 蜀王立即升堂審問張三豐:“搶我的貢酒知罪嗎?”張三豐在酒罈里回答:“你榨取百姓的民脂民膏,是王爺嗎?”蜀王氣得咬牙切齒:“把三豐拉出來打!”武士們把手伸進壇中,抓不到三豐,個個大嚎,拔手出來,盡皆青腫。蜀王氣得再次號令:“砸罈子!”武士們揮刀舞劍,酒罈被砍成無數碎片。蜀王得意地喊:“三豐你敢現身嗎?”“現身可以,”無數碎壇片同聲說:“必須減輕農夫的賦稅,廢除貢品,懲罰貪官污吏,不然的話……”三豐話未說完,碎壇片滿殿亂飛,嚇得一個個抱頭鼠竄,哭爹叫娘。蜀王躲入龍椅哀求:“三豐仙人饒命吧,答應你的要求便是!” 張三豐現了身指著蜀王說:“你說的話要不算數,我一定還會找你算帳的!”說後化著一道煙向天上飛去,原來張三豐已在三豐洞修煉成仙。從此,他就再沒有在簡陽出現過了,剩下的只是現在這個三豐洞。
1.三豐洞與張三豐的傳說
2.簡陽城北三里許有三豐洞,相傳為張三豐修道煉丹之地。 張三豐何許人也?張三豐,字玄玄,道號昆陽,又名三豐子、張全一、張君寶、張邋遢。明成祖尊他為真仙,明英宗封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又封他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加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張三豐不但名諱多,他的籍貫和世代也各說不一。但一般說他是明代人。籍貫雖也不只一個說法,但以遼懿州(今遼寧省阜新縣東北)人為可信。張三豐身材高大,看書能過目成誦。他的身體特別健壯,其鬍鬚粗硬如鐵錐,又善於拳擊且具有吃得(所啖,升斗輒盡)、餓得(或數日一食)、跑得(或一日千里)的三得本事。他還善於詼諧說笑。他對功名利祿不感興趣,很早就離家外出,雲遊湖海,拜訪名師。他在少林寺偷閱了許多少林武功秘笈,煉就了冠絕一代的武藝。張三豐是道教武當派的一代祖師。他的學識又很淵博,故有不少著作傳出。如《金丹直指》和《金丹秘旨》等。後人將他的所有著述收集整理成《張三豐先生全集》。 張三豐多與明朝統治集團中的頭面人物有來往,在社會上的影響比較大。張三豐為了躲避帝王的徵用,來到四川遊歷。張三豐住成都青羊宮時,還為青羊宮照壁題寫。 “入蜀最宜游簡郡”。張三豐離開成都東南遊的第一個落足點,就是簡陽。他在簡陽的活動範圍比較廣,但主要集中在石橋鎮和乾封古鎮(其遺址位於三岔湖南邊,現已被湖水淹沒)。他鑿洞居住,採藥煉丹,住的時間較長,其遺蹟和傳說也比較多。有清末秀才李鳳年游三豐洞的律詩一首作證。其詩說: 我來岩北訪張仙,邋遢遺蹤石洞圓。 採藥人從蒼靄外,燒丹灶在翠微巔。 清泉白石誰家物,明月青松隱士天。 畫壁蓑衣知未遠,煙痕猶臥雁江邊。 關於張三豐的故事,下面這一則在簡陽流傳得較廣: 傳說有年春天,張三豐常在酒店看見一個風度翩翩的書生,獨自飲酒,從不與人言談,一日他付錢走後店老闆說:“這人真怪,每次的錢都粘有香灰泥。”張三豐覺得奇怪,便跟蹤了他。不多時,書生來到一個山洞,張三豐也慢慢跟了進去,見裡面蹲著個斗大的蛤蟆,眼睛鼓得像銅鈴,張開大嘴,吐出顆鴿蛋大的丹珠,懸掛空中,把山洞照耀得時明時暗。張三豐一個猴躍,抓著丹珠,轉身便逃。“站住!”蛤蟆翻身大吼,變回書生模樣,便來搶奪丹珠。張三豐急中生智,一口將丹珠吞下,頓覺一股暖流,散發四肢,一聲大吼掀倒書生。書生緩緩爬起,頹喪地說:“天意,你既吞了我的丹珠,也算我倆有緣。”書生臨別時,贈送張三豐一本密訣,叫他專心修煉,早成正果。 這年夏天,簡州出現乾旱,莊稼大都被烈日烤死。農夫紛紛上書,希望州官開倉發糧。州官不但不理,還加收稅賦,弄得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不久,州城發生了一起怪事。先是富豪商賈金銀被盜,後是州官玉飾瑪瑙被偷。州官號令捕快三日內捉拿盜者。盜者其實並不是江湖黑類,每次盜的金銀財寶全都暗送給窮苦人家。不到三日,盜者被捉,立即被處死刑。行刑這天,州官高坐刑台大聲問:“你還有何話可說?”盜者回答:“貪官不得好死!”“斬!”州官下令。劊子手舉起大刀,向盜者砍去,只見寒光閃過,盜者大笑說:“痛快!”劊子手心驚,又一刀砍去,盜者仰頭笑道:“好鈍的刀!”州官傻了眼,氣得咆哮:“再斬!”劊子手第三刀砍去,盜者大吼,一道金光,變為張三豐。州官、劊子手全都嚇得立刻伏地連聲叫道:“仙人饒命!” 原來,張三豐敬佩盜者的豪俠之舉,提前救出盜者,將自己變成盜者面貌,想在刑場上教訓教訓這位不管百姓死活的州官。 三豐指著州官說:“快開倉發糧,救災救民,可免你一死!”州官忙點頭道:“是,是!”抬頭一望,卻沒有張三豐的影子。 年關將近,每年這時,總有一隊從瀘州來的抬夫,抬著十多壇貢酒,經過簡州。一路上抬夫累得彎腰駝背,連喘大氣。押送的軍士,不許抬夫停下休息,誰的動作遲緩,便遭打罵。那日三豐路過折柳橋,見到這種情景,很是氣惱,幾拳打倒軍士,抱著酒罈低頭喝酒,喝得大醉,便栽進了酒罈里。 蜀王立即升堂審問張三豐:“搶我的貢酒知罪嗎?”張三豐在酒罈里回答:“你榨取百姓的民脂民膏,是王爺嗎?”蜀王氣得咬牙切齒:“把三豐拉出來打!”武士們把手伸進壇中,抓不到三豐,個個大嚎,拔手出來,盡皆青腫。蜀王氣得再次號令:“砸罈子!”武士們揮刀舞劍,酒罈被砍成無數碎片。蜀王得意地喊:“三豐你敢現身嗎?”“現身可以,”無數碎壇片同聲說:“必須減輕農夫的賦稅,廢除貢品,懲罰貪官污吏,不然的話……”三豐話未說完,碎壇片滿殿亂飛,嚇得一個個抱頭鼠竄,哭爹叫娘。蜀王躲入龍椅哀求:“三豐仙人饒命吧,答應你的要求便是!” 張三豐現了身指著蜀王說:“你說的話要不算數,我一定還會找你算帳的!”說後化著一道煙向天上飛去,原來張三豐已在三豐洞修煉成仙。從此,他就再沒有在簡陽出現過了,剩下的只是現在這個三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