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精舍

弘法精舍

弘法精舍原屬黃杰居士夫婦,及其親以李素髮居士等合資興建,初欲建為弘法道場。落成後請一觀宗寺住持玉靜法師任主持。寶靜法師在此創辦“弘法精舍佛學院”,兼任講師,從內地招收一批青年學僧到來,以其“分燈設化”,造就弘法人才。今日佛教大德覺光法師,當年亦曾於精舍親炙社靜法師。後寶靜法師示寂於上海玉佛寺,住持一職遂懸空。佛學院只辦了一年便停辦。

弘法精舍——香港佛教學院
二次大戰期間,弘法精舍曾遭日軍占領,梵唄絕響。抗戰勝利後,幸得王學仁、林楞真兩位居士協助,按東蓮覺苑之方法成立保管董事會,延績弘法精舍培育僧才、辦佛學教育的精神。1948年,虛法師應邀抵港在頁恭綽、王學仁、樓望纘、林楞真諸居士支持下,創辦華南學佛院,由東蓮覺苑提供弘法精舍作佛學院之遼址。
倓虛法師出任華南學佛院院長並負責主講,其餘講師還有:定西法師、樂果法師。佛學院以三年為一屆,首屆學僧二十名,主要來自北方及上海,計有:慧閒、法藏樂渡、寶燈、大光、永惺、聖懷、智開、智梵、圓智、妙智、性空、妙觀、濟濤、淨真、妙境、達成、常安、聖鐸、明達;今俱為佛教大德。
開辦之初,經費負擔沉重,學僧需半工半讀,於是登山采椎,開田種菜織襪、印刷......,惟仍覺拮据。最後,得吳蘊齊、江上達等居士及四眾熱心之士資助,並設定每年辦水陸法會一次,籌募經費,學佛院方得以持續下去。
1952年首屆學僧結業,倓虛法師請辭,惟董事會挽留。同年招收學僧二十餘人,教學內容仍如首屆,包括楞嚴、法佛、法華、唯識、止觀、淨土、各項儀軌、歷史、地理等。第二屆學僧於1954年3月結業。結業後,不少學僧赴海外各地弘法。至此華南學佛之經濟已不成問題,但因新學僧來源暫缺,僧校育僧任務遂告結束。惟育僧弘法已成弘法精舍一優良傳統。
倓虛法師1963年往生後,精舍曾分別借予能仁書院、香港佛教書院作校舍。
為了延續弘法精舍辦教育、弘佛法的傳統,精舍自1999年起,以“香港佛教學院”名義開辦佛學證。教授佛學知識,行解並重,培養弘法人才。賞不論僧俗。學院院長為嚴自台灣佛光山的慈惠法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