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弗特·格羅菲 (Ferde Grofe,1892-1972),美國作曲家,自幼從父學中提琴,從母親學鋼琴、小提琴與和聲。因家境貧寒,少時曾當過報童、司機和書籍裝訂工人。十七歲入洛杉磯交響樂團任中提琴手。二十八歲起在惠特曼領導的爵士樂團里當鋼琴演奏員並從事樂曲編配和指揮。1924年由於為格什文的《藍色狂想曲》配器而一舉成名,後專業從事創作。在他的作品中,以描繪亞利桑那州北部自然風光的管弦樂組曲《大峽谷》最為著名。 《密西西比河組曲》 、 《好萊塢組曲》 、 《加利福尼亞組曲》等也頗受音樂聽眾的歡迎。
人物評價
格羅菲是美國二十世紀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鋼琴家。他對美國現代音樂的創立與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在創作風格上,他與另一位美國現代作曲家格什文相近,他們二人同為美國現代傑出的民族作曲家。 格羅菲的作品富於描寫性,音響色彩清澈明朗,具有美國的民族風格。他把古典音樂和美國爵士音樂的表現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音樂語言洗鍊而又通俗易懂,既有美國民族氣質又具有歐洲音樂的傳統特色。
人物生平
格羅菲1892年3月27日生於紐約。父親是波士頓歌劇團的歌手,母親曾在萊比錫學習過器樂演奏。格羅菲幼年時跟母親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少年時代,他一邊從事家庭勞動,一邊學習作曲,還經常到咖啡館裡演奏鋼琴。他十七歲時在洛杉磯交響樂團謀到一個中提琴手的職位,一直工作了十幾年。在這期間,他繼續學習作曲,並依舊到咖啡館或舞廳演奏。1910年,格羅菲被聘請到懷特曼爵士樂隊擔任鋼琴演奏員、作曲兼配器和樂隊副指揮。他憑藉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音樂感覺和他在交響樂團與爵士樂隊的實踐經驗,努力創作出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相結合的作品,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1924年,他成功地為格什文的《藍色狂想曲》作了管弦樂配器。這一成功使他名聲大震,奠定了他作為作曲家的牢固地位。同年,他又創作了第一首大型管弦樂曲《百老匯之夜》。1931年創作了《大峽谷組曲》。他的主要作品除上述幾部外,還有《密西西比組曲》、《大都會》、《好萊塢組曲》、《加利福尼亞組曲》以及獲得學院獎的電影音樂《游吟歌手》等作品。
對於發展新的樂器效果的興趣以及對於把爵士音樂融合於嚴肅音樂之中的構想,使格羅菲與保羅·懷特曼(P.Whiteman,1890-1967)走到了一起.當時(1920年),懷特曼正在組建他的"交響爵士樂團",格羅菲便成了樂團的樂曲改編者、鋼琴演奏員,有時還客串擔任副指揮或充當小提琴獨奏
樂師.格羅菲的第一首改編曲《竊竊私語》由懷特曼灌成唱片後,獲得了成功,銷售達一百五十萬張。1924年,為格什文的《布魯斯狂想曲》配器又使格羅菲聲名大振.同年,格羅菲還寫出了一部大型管弦樂曲《百老匯之夜》和一部音詩《密西西比》(後經改編,成為《密西西比》組曲)。1931年格羅菲完成了他最受歡迎的作品---《大峽谷》組曲,這部作品的問世使格羅菲從原樂曲改編者的地位一躍而成為成功的作曲家。1932年,格羅菲離開了懷特曼,獨自從事自己的音樂事業---作曲改編和指揮。他的作品還有《鋼鐵》交響曲、《克努特·羅克尼》 、 《大都會》 、 《自由頌》 、《馬克·吐溫》組曲、《車輪》組曲、 《好萊塢》組曲等。1937年,格羅菲還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成功地舉行了一次全部演出自己作品的音樂會,由他自己指揮;在1940年1941年紐約的音樂季中,他又一次指揮了自己的作品。
格羅菲的音樂風格以擅長繪畫般的描寫為主,這種手法聽來好像是把孟德爾頌、德彪西的音樂奇妙地與華格納納的音樂融匯一體一般,給人以清新、熱情、生動之感。異常鮮明的樂器色彩對比也是格羅菲慣用的手法之一,這使他的音樂顯得層次分明、色彩絢麗,而爵士樂語彙的廣泛使用又給他的作品帶來了明顯的美國氣質.
1972年3月27日,格羅菲逝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終年八十歲。
作品簡介
美國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羅拉多河大峽谷,長達三百五十公里,寬六至二十九公里,景色頗為壯麗,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奇觀。大峽谷的斷崖絕壁最深達一千六百二十米,由於
各岩層質地不同,色彩也迥然相異,在不同時間的日照下,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紛呈,仿佛是一條五光十色、斑斕奪目的彩虹;而在月夜,大峽谷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展現出朦朧而富有詩意的意境;如果適逢暴雨,這裡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所有的小徑上,水流瀑布般地沸騰著,谷底的科羅拉多河也隨之狂怒起來。這種富於詩情畫意的景色,無疑刺激了作曲家的創作欲望,同時也為作曲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素材。 美國當代著名作曲家格羅菲曾多次赴大峽谷旅遊。他懷著激動的心情,決心以音樂來描述大峽谷變幻無窮的美。 經過多年醞釀後, 格羅菲在1921年寫出了第一樂章“日出”,但到這部組曲全部五個樂章最終完成時,已是十年後的1931年了。
第一樂章 “日出”:這是一幅沙漠上日出的風景畫。 朝霞在黑暗的夜幕上灑上了黎明的彩色斑點。當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時,彩光四射的輝耀宣告了新的一天的來到(片段1)。
第二樂章 “五光十色的沙漠”: 沙漠是寂靜神秘的,同時也是美麗迷人的。當太陽明亮的光線反射到雄偉的岩壁上時,五光十色的光芒傾瀉於大峽谷附近的沙地上,好似在巨大的畫布上濃重地塗滿了大自然本身的種種混合顏料。組曲的第二樂章表現的就是這種意境(片段2)。
第三樂章 “在山徑上”: 一名遊客騎著小毛驢行進在大峽谷的山徑上,驢蹄的“噠噠”聲為牧童的歌聲提供了一個不尋常的節奏背景。突然,越走越快的小毛驢滑了一下,把遊客著實嚇了一跳,隨之單簧管形象地模仿出驢叫聲,幽默的氛圍令人忍俊不禁(片段3)。 遊客繼續騎驢前行,潺潺的流水聲描繪出科羅拉多河瀑布的美景(片段4)。 不久,一所孤零零的小屋映入眼帘,當遊客走近小屋時,可以聽到八音盒發出的叮咚聲,遊客們在小屋前歇息片刻後,以更輕快活躍的步伐繼續前行,最後消失在遠方。
第四樂章 “日落”: 一道夜晚的陰影在金黃色的天際掠過。黃昏時分的平和與幽暗慢慢降臨到峽谷上(片段5)。而當夜幕將峽谷籠罩在它黑暗的斗篷中時,遠處傳來了幾聲野獸悽厲的叫聲。
第五樂章 “大暴雨”:大峽谷的暴雨格外壯觀。轉瞬之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空,勾勒出峽谷岩壁的輪廓;震耳欲聾的雷聲不絕於耳; 暴風驟雨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具有壓倒一切的威勢(片段6)。 雨過天睛,大峽谷在月光中展現出煥然一新的英姿,作者用田園詩般的鏇律描繪出這一情景(片段7)。 總的來說,格羅菲的《大峽谷》組曲是一部繪畫般的作品。作曲家在
曲中適當揉合進了一些爵士樂的手法,既豐富了樂曲的內涵,又為樂曲帶來了輕鬆活潑的氣氛,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樂曲本身的“美國氣質”。
在喬治·格什溫的代表作《藍色狂想曲》里,可以找到美國爵士音樂和感傷音樂在節奏上、鏇律上和和聲上最好的擴展運用。格什溫夢想著把建立在爵士樂上的感傷歌曲帶進美國音樂廳里來。他的第一首音樂會型的作品《藍色狂想曲》是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為模型的,就是說,是為了用全部交響樂隊伴奏的鋼琴獨奏而寫的。
格什溫後來學習了配器法,以便能為自己的音樂作品寫他認為最有效果的器樂部分,但是對於《藍色狂想曲》,他卻請來一個熟練的改編者來編譜。這個改編者就是美國著名作曲家弗特·格羅菲(Ferde Grof'e),這個人後來用他那配器的才能來為他自己的某些作品寫作——大多數是美國場面的音畫。他那《科羅拉多大峽谷組曲》是用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和情調感的一個令人目眩的樂器調色的展覽會。
作品評價
格羅菲的作品富於描寫性,音響色彩清澈明朗,具有美國的民族風格。他獨特的創作手法,是把古典音樂和美國爵士音樂的表現手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他的作品音樂語言洗鍊而又通俗易懂,既有美國民族的氣質又有歐洲音樂的傳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