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我和她一同攀上山崗,遠眺金門。
這個小女孩當時只有13歲,名叫曾恨。在此之前她叫曾阿興,她的母親叫李面。李面與丈夫僑居新加坡,生有三子一女。女孩起名曾阿興,是希望小女孩能為家族帶來興旺。然而,老天無眼,曾恨的兄弟在日寇侵占新加坡時全死了,這對李面一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她為女兒曾阿興改名曾恨以示對戰爭的憎。母親為了躲避戰爭,決定帶著12歲的曾恨返回故鄉崇武。李面認為故鄉雖窮,但故鄉人情卻是溫暖。來到崇武后,李面再次為曾恨改名,仍叫曾阿興。她希望這次真的不再有怨恨,家族從此興旺發達。在依然硝煙瀰漫的西沙灣,李面再又一次為女兒改名,她說:“囡仔,今天起,你仍叫曾恨。”說完,母女兩人抱頭痛哭。
當地的民眾按當地的風俗在沙冢邊蓋了一間12平方米的小屋子,屋子裡安放著烈士的牌位,上書“廿七君靈位”。崇武民風古樸,素有奉祀為民捐軀的英雄的習俗。明朝時,戚繼光曾率部在泉州海域與倭寇激戰,眾多將士陣亡。一部分陣亡的將士也葬在西沙灣的海灘旁,村民建了一座面向大海的“和寮宮”,以祭奠奉祀些英靈。供奉“廿七君靈位”的小屋子便建在“和寮宮”附近。
第二天早上,李面便帶著曾恨來上香。後來便是曾恨帶著子女、孫子來。除了分娩坐月子,哪怕颳風下雨,曾恨堅持天天祭拜恩人,年年香火不斷。每年除夕,曾恨都要和母親到西沙灣為這些死難烈士守歲。
其他信息
曾恨總覺得那方小小的“廿七君靈位”無法滿足她對解放軍的懷念。她把母親給她的梳妝盒改成一個小小的神龕;她用泥土塑了一尊解放軍像,用筆給泥像畫上五官和紅五星、領章;她用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紙條貼在泥像的胸前。曾恨對解放軍的懷念、對死難烈士的哀思有了一個真實的形象寄託。不知從哪天起,祭奠奉祀“廿七君”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除夕夜守在此處的也不止曾恨一家人。崇武鎮12個村都有人到“廿七君靈位”前燒香上供品。曾恨許下心愿,建一座像“和寮宮”一樣的廟,她要把27位烈士供起來讓人們瞻仰。文革期間,“和寮宮”和“廿七君靈位”以及曾恨捏的解放軍泥像與“四舊”一起,被掃除一空。曾恨也被告知:不得再去墳上燒香上供品了,因為解放軍是不信神、不信迷信的。但是曾恨仍舊我行我素,只是時間上稍作調整,把祭奉時間改在不易被人覺察的凌晨或深夜。
“文革”過後,曾恨又可以公開地祭奉解放軍烈士了。燒香點燭焚紙錢時,海風把紙灰吹得到處飄揚。曾恨要為死難烈士建廟的決心更堅定了。在她心中,這些不知姓名和住址的解放軍戰士就像神一樣,是她生命中的支柱。
幾十年過去了,為了建廟做小本生意的曾恨省吃儉用地積攢了四五萬元。有了錢後,她到鎮上的有關部門詢問有關建廟事宜。在得到允許後,她丟下生意不做了。她把母親生前留下的金鍊、金手鐲賣掉,把房契抵押掉,四處寫欠條借錢,但還只是杯水車薪。她對村支書說:“解放軍是Communistparty的軍隊,為了解放我們受苦的人,解放軍犧牲了,現在我要按這裡的風俗像建“和寮宮”一樣建成一座廟。你們是Communistparty員,帶頭捐一點吧。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曾恨謚揮?萬人口的崇武鎮募到60多萬元的捐款。
1993年,解放軍廟緊挨著“和寮宮”動工了,1996年秋天,廟建成了,無和尚、沒尼姑,無佛無神,在通常用來擺放神明的地方端端正正地擺放著27尊解放軍塑像以及當年他們所乘的木帆船的模型。曾恨住在廟裡,她每天早早地起床,在供桌前擺上清茶、供品,然後燒一柱香,默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曾恨常呆在廟細細地擦拭雕像、香案。她總是一邊忙著一邊與這些雕像說話,她總覺得這些解放軍烈士會聽到自己的聲音。曾恨為他們準備了很多東西,如:小汽車、機車、飛機、艦艇和手提電話等紙紮祭品和玩具,曾恨說,她要讓這些解放軍生前沒享用過的現在都能享用。
1997年,崇武人民又捐資建了烈士紀念碑。老將軍葉飛聽女兒葉藝華講述老百姓自發修建解放軍廟的訊息後,激動不已,當即揮毫題寫碑銘:“為了人民,死得光榮”。紀念碑於1997年11月完工。1998年初,崇武鎮又開始擴建烈士紀念館,完成解放軍廟的配套工程。
27位烈士所在部隊已改了番號,1997年,時任團長來到這裡悼念先烈,代表部隊為解放軍廟贈送匾額,上書“戰士英烈,惠女虔誠??天下第一廟”。1999年,老戰士侯茂森也來此懷念戰友。附近的駐軍官兵和中國小校的師生更是經常到這裡接受先烈事跡的薰陶和愛國主義教育。
占地400多平方米的解放軍廟香火不斷,廟前的楹聯:“丹心照日月,碧血寫春秋”、“官兵勇戰壯成仁,同志於今稱大人。塑像奉香豈迷信,翻身民眾敬功臣。”廟宇上空迴蕩的總是《我是一個兵》、《說句心裡話》等和《我的老班長》等軍隊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