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24年(1935年),美國人普拉姆瑪(JamesMarshallPlumer) 曾到此地調查並帶走大批瓷器標本。1954年,華東文物工作隊福建工作組對水吉窯進行考古調查。
1960年10月,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對水吉窯的蘆花坪進行首次發掘,發掘面積約90平方米,出土瓷器等標本千餘件。
1977年5~7月,福建省博物館和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聯合對蘆花坪進行第二次發掘,發掘面積208平方米,揭露窯爐遺蹟1座。窯基為磚構、半地下斜坡式龍窯,殘長56.10米、寬1.8~2.0米,窯底坡度12~18度,窯室底部排列的匣缽粘有黑釉碗,應是燒建盞的窯爐。發掘簡報推斷其年代為北宋中、晚期。此次發掘出土的黑釉器有敞口碗、斂口碗、高足杯等,有的釉面有兔毫斑紋,碗底刻劃姓氏及數字。匣缽與墊餅上有的有文字與數字,還有的墊餅印有反文“供御”、“進琖”。此外,還出土一批青黃釉器,有花口碗、燈盞等,推測其年代為晚唐、五代。
1989年5月至1992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福建省博物館 聯合組成建窯考古隊,先後4次對建窯遺址進行全面調查和重點發掘,揭露10座窯爐遺蹟,皆為斜坡式龍窯,其分布為:大路後門4座(Y1、Y3、Y4、Y9)、營長墘2座(Y6、Y7)、源頭坑1座(Y2)和庵尾山3座(Y5、Y8、Y10)。其中Y5、Y10是燒青瓷(晚唐、五代時期),Y6是燒青白瓷的(南宋末至元初),其餘皆燒黑釉碗。大路後門的Y1斜長123米、寬0.95~2.2米,窯底坡度為10~21度不等,平均坡度15度;Y3的斜長為135.6米、寬1~2.35米,前、後段坡度10度,中段被Y1疊壓、打破,是目前已知全國最長的龍窯。Y1、Y3出土有束口、撇口、斂口和盅式等各類碗以及缽、燈盞等黑釉器,紋飾除兔毫外,還有如羽斑狀、手指印、瓜皮紋等黃褐色彩斑。還有匣缽、墊餅、墊柱、火眼等窯具,有的匣缽及蓋上刻有姓氏和數字,墊餅上有反文的“供御”、“進琖”字樣。
此外還出土了擋箍、軸頂碗、撥手、瓷刀等工具。發掘者推斷Y1的年代為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營長墘的Y6斜長41.9米、寬1.33~2.6米,窯底坡度7~12度。Y6疊壓、打破燒黑釉碗的Y7,出土的瓷器皆為青白瓷,器形有碗、盤、碟、洗、爐、罐、壺、缽等,多為芒口器。紋飾有刻劃的雲氣、篦點、蓮瓣、菊瓣和模印的蓮、菊、葵、飛鳳、水禽、嬰戲、連珠、勾連雲雷紋等。窯具有墊缽、復燒組合支圈、 支座等。其年代約為南宋晚期至元初。庵尾山Y5為土坯磚砌築,斜長74.6米、寬1~3.3米,窯底坡度10~15度,平均13度,窯爐平面略呈“S”形,出土器物皆為青釉和醬褐釉的罐類,窯具為墊柱。年代為晚唐時期。Y10為土坯砌築,窯壁有三層;斜長96.5米、寬1.1~2.0米,坡度為21~11度,前陡後緩,平均坡度17度。Y10齣土有青釉和醬褐釉的碗、盤、碟、盆、罐、盤口壺、壺、執壺、水注、香薰、枕、碾槽等,多素麵,器物裝飾有花口、弦紋、附加堆紋以及釉下褐彩等。推斷年代為晚唐至五代。Y8疊壓、打破Y10,亦為土坯砌築,斜長39.7米、寬1.1~1.5米,窯底坡度21~19度,窯底排放匣缽,殘存皆為黑釉碗,但與蘆花坪、大路後門等地出土的黑釉碗有明顯區別。推斷其年代為五代至北宋初。通過歷次考古調查與發掘,初步揭示建窯從晚唐、五代直至宋末,元初的發展進程和演變的脈絡,豐富了建窯的歷史文化內涵。
1985年建窯遺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