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院

廣院即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前身。

基本信息

全稱: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前身,建於1954年9月。起初只有一個專業:無線電廣播(現屬信息工程學院)。於2004年與中國礦業大學的社會學相關專業合併,組成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學校坐落在北京市朝陽區東五環,屬於袖珍型學校,現今也只有13000個全日制學生,本科生不到8000,博士碩士生4000+,絕大多數央視名人從這裡畢業,後起的鳳凰衛視也有廣院校友(包括陳魯豫陳曉楠總裁劉長樂)。
又分為北廣院和南廣院。
北廣院為北京廣播學院,現稱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院為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位於南京,屬於北廣院的分校。
中國傳媒大學簡介
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的知名學府”。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生9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近4000人;有繼續教育在讀生15000餘人。
中國傳媒大學擁有工科優勢項目:廣播電視工程,通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電子信息工程
文科優勢項目:新聞學,小語種,廣播電視編導等,文科全國排名前10內,小語種排名前三甲
藝術類優勢:播音主持(本科),動畫,

辦學特色

學校的以大傳播的理念、全媒體的視野,植根廣播電視,面向傳媒界,為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網路、出版及新媒體竭誠服務,逐步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與廣播影視事業魚水相依的行業特色;多層次、多規格、多樣化、開放式的辦學特色;多學科兼容,相互交叉滲透充分體現綜合優勢的學科特色;重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的育人特色。

學校出版物

學校主辦《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當代電影》、《電視藝術》、《媒介》、《廣告主》等學術刊物,編纂出版《中國廣播電視年鑑》、《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年鑑》、《中國廣告作品年鑑》,經營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院系設定

學校設新聞傳播學部、影視藝術學部、理工學部等3個學部,設電視與新聞學院、廣告學院、外國語學院、媒體管理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影視藝術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動畫學院、文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理學院、計算機學院和07年新成立的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留學生院)等12個學院及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新聞學系、傳播學系、電視系、編輯學系、廣告學系、廣告設計系、公共關係系、國際傳播系、國際關係學系、英語語言文學系、外語系、經濟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藝系、導演表演系、廣播電視文學系、攝影系、美術系、錄音藝術系、錄音技術系、播音系、套用語言學系、動畫系、遊戲設計系、數字藝術系、中國文學系、語言文化系、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廣播電視工程系、數字媒體技術系、自動化系、套用數學系、光電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軟體工程系等 37個系。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個博士點、40個碩士點,7個專業碩士點,71個本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389人。
另外設有獨立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院共設有語言傳播系、新聞傳播系、藝術傳播系、廣播電視系、攝影系、動畫系、媒介管理系、國際傳播系、信息技術系、藝術設計系和語言文學系(基礎部)11個系。開設32個本科專業(約60多個專業方向),共有在校生近11000人。

科研機構

計算機與網路中心 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
廣播電視數位化工程中心 廣播電視研究中心
傳媒經濟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中國系統經濟研究中心 傳播聲學研究所
亞洲傳媒研究中心 媒介與女性研究中心
學報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
圖書館 出版社
學校是中國信息傳播領域科學研究的重鎮,設信息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傳媒發展研究院,擁有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媒體)、國家級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國家國語水平測試中心、國際文化貿易研究所及國家非通用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等6個國家級教學科研機構,另有5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