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附小

廣西大學附小坐落於環境優雅、風景秀麗的廣西大學校園內,1940年,科學家李四光為了紀念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首任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博士創建國小並命名為君武國小,現校園面積19000平方米,校舍面積6000平方米,教學班37個,學生1700人(其中全寄宿生約300人),教職工132人(教師97人),其中自治區特級教師1人,南寧市學科骨幹10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理念新、有朝氣、敢創新的教師隊伍

基本信息

辦學思想:以人為本,著眼發展,創建特色
校 訓:會做人、會學習、會創造、會鍛鍊
會審美、會勞動、會生活、會報國
辦學特色:以多學科滲透的美術作文為基點,強化美育,提升素養

學校簡介

近兩年來,該校教師在各級報紙、雜誌公開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20多篇,編著教學書籍30本。連續多年獲“南寧市先進科研單位”稱號,被評為“全國小語發展與創新課題優秀實驗學校”。2004年初被南寧市教育局確定為南寧市首批創建品牌七所國小之一。

辦學理念

廣西大學附小本著“以人為本,著眼發展,創建特色”的辦學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每位教育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切為了學生的成功,一切為了教育者的升華,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在全面發展中建設學校特色。創新型作文教學是西大附小的教學特色。近年來,該校學生在全國40多家報刊、出版社公開發表作文540多篇。

教學模式

1998年以來在廣西特級教師譚玲(原西大一附小校長)帶領下,學校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美術作文”教學模式,它通過繪畫激發兒童的作文興趣,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淨化兒童的心靈。美術作文畫中有文、文中有畫、圖文相輔相成,相映成趣。經多年研究探索,不斷發展,已形成特色。2004年,原西大一附小、二附小、三附小合併,校長艾斌艷帶領全體教師把“美術作文”發展為“多學科滲透的美術作文”教育模式。開以了獨具特色的樣本課程。目前開發有漫畫作文、音樂美術作文、科學美術作文、英語美術作文、科學美術作文、數學美術作文等等。該課程以美術為載體、以作文為橋樑,整合各學科的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該教學部分成果在《美術作文大課堂》由接力出版社公開出版,其教學模式在區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師資力量

廣西大學附小坐落於環境優雅、風景秀麗的廣西大學校園內,1940年,科學家李四光為了紀念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首任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博士創建國小並命名為君武國小,現校園面積19000平方米,校舍面積6000平方米,教學班37個,學生1700人(其中全寄宿生約300人),教職工132人(教師97人),其中自治區特級教師1人,南寧市學科骨幹10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理念新、有朝氣、敢創新的教師隊伍。

所授榮譽

近兩年來,該校教師在各級報紙、雜誌公開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20多篇,編著教學書籍30本。連續多年獲“南寧市先進科研單位”稱號,被評為“全國小語發展與創新課題優秀實驗學校”。2004年初被南寧市教育局確定為南寧市首批創建品牌七所國小之一。

其它相關

以多學科滲透的美術作文為基點,強化美育,提升素養
廣西大學附小坐落於環境優雅、風景秀麗的廣西大學校園內,1940年,科學家李四光為了紀念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首任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博士創建國小並命名為君武國小,現校園面積19000平方米,校舍面積6000平方米,教學班37個,學生1700人(其中全寄宿生約300人),教職工132人(教師97人),其中自治區特級教師1人,南寧市學科骨幹10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理念新、有朝氣、敢創新的教師隊伍。近兩年來,該校教師在各級報紙、雜誌公開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20多篇,編著教學書籍30本。連續多年獲“南寧市先進科研單位”稱號,被評為“全國小語發展與創新課題優秀實驗學校”。2004年初被南寧市教育局確定為南寧市首批創建品牌七所國小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