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相變

廣義相變

《廣義相變》是 2011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方維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廣義相變》初步建立了“廣義相變”的理論框架。對狹義“相”的概念進行擴展,相應地定義了“相勢”和“相力”,從而將系統的三類演變過程包括狀態變化、物理性質變化和化學性質變化視為廣義相變。廣義相變的發生源於相間的“力差”。總結和提煉了廣義相變的四大基本定律,即相變守恆定律、相變方向定律、相變方案(路徑)定律和相變速率定律,並涉及此四大定律在若干學科中的套用。提出“偏組分”的概念,將組分間存在相互勢作用的非線性系統轉化為表觀上的線性系統。從壓強的定義出發,在考慮質元運動與勢作用互動性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物態方程,並推導內能、焓、熵、力函(比自由能)、相勢和相力的具體表達式,以利於上述概念的具體套用。《廣義相變》可作為研究生課程學習的參考教材,也可用作科技人員在職培訓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方維平,男,1958年7月出於福建省雲霄縣。1982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1987年7月畢業於中國石油大學煉製系,獲工學碩士。1998年受聘為中國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任副總工程師;2000年受聘為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工業催化博士生導帥。長期從事石油工業催化劑研究和開發,具有較為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工業經驗,並取得較大成績。至今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4項次,其中主要的有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專利優秀獎2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在國內外申報專利1116件,發表論文62篇。所獲得的主要榮譽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福建省優秀專家;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入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陳秉輝,男,1961年11月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84年華僑大學畢業後到浙江大學化丁系工作,1991年獲浙江人學工學碩士。在浙江大學工作期問,主要從事催化及反應工程研究及技術開發,參加“丙烯腈國產化技術攻關反應技術”項目全程研發,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997),並兩次獲得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年10月獲中英友好獎學金,由教育部公派到英國利茲大學(univcrsnyof1.eeds)化工系攻讀士,並先後在英國拉夫伯勒大學(Loughboroughuniversity)、倫敦帝國學院(原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工作。在英國學習和工作期間主要從事化工過程技術開發、過程系統工程、過程安全與事故顱防的研究,參加與包括BP、ABB、Degusa、Merck等公刮合作的技術開發和研究項目。2008年2月受聘為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工業催化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化工系工業催化研究所所長和醇醚酯清潔生產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緒論

1.1 確立系統性態的三類物理量

1.2 廣義相與廣義相變

1.3 系統層次

1.4 廣義相變基本形式

1.5 廣義相變的基本科學問題

第二章 物態方程

2.1 物態方程研究簡況

2.2 新物態方程

2.3 混合物與偏組分

2.4 新方程與偏組分法的套用

2.5 附錄:數學模型的修正方法

第二篇 定律篇

第三章 相變第一定律——守恆定律

系統內能與焓的本徵表達

系統總能量及其變化量

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

廣義相變熱

質量守恆定律

守恆定律套用舉例

第四章 相變第二定律——方向定律

4.1 純能量交換過程的特徵

4.2 熵及其表達

4.3 狀態熵最大定律

4.4 力函及其表達

4.5 力函最小定律

4.6 組分勢與相勢

4.7 第二定律套用舉例

第五章 相變第三定律——路徑定律

5.1 變分法簡介

5.2 力函累積量最小定律

5.3 轉化率與相變速率隨時間的變化

5.4 相態疊加

5.5 熵與力函隨時間的變化

第六章 相變第四定律——速率定律

6.1 常見的動力學定律

6.2 相力與第四定律

6.3 多步流

6.4 多支流

6.5 複雜流及其速率矩陣

6.6 非線性系統的一種處理方法

6.7 附錄:矩陣簡介

第三篇 套用篇

第七章 輸運相變——傳遞過程

7.1 物質擴散

7.2 熱傳導

7.3 動量傳遞

……

第八章 體相相變——狹義相變

第九章 表面相變

第十章 化學相變之一——基礎知識

第十一章 化學相變之二——實用動力

第十二章 化學相變之三——催化作用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