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廣福宮建於清乾隆25年(西元1780年),占地270坪,建物長48米、寬11米。本廟主祀潮州客家人的守護神三山國王:三山神,分別是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
文獻記載
據《台灣寺廟大觀》記載:創建於清代乾隆二十五年 (1760)由粵人捐建。乾隆三十五年(1770)遷建今址,嘉慶四年(1799)重建,並取文東、福建省善信合資捐建及廣被福音之義,而定名為廣福宮,嘉慶十七年(1812)擴大規模為二進式;同治十年(1971)毀於地震,後不久得以重建,1936年及1978年先後兩次修繕。宮內前有拜殿,經拜殿過水廊至正殿,殿內神龕中主祀媽祖,神農大帝陪奉於前,千里眼、順風耳兩將侍立左右,殿兩側牆壁上刻塑“聖母飛升”、“投筆從戎”等許多圖案,幅幅扣人心弦,引人深思;行至後殿,龍吟水池映入眼廉,池內假山嶙峋,小橋曲上,潺潺流水,迴蕩若樂,由左右八卦門可直通後殿及廂房,後殿供奉觀音及福德正神等。宮內古物盈庭,比比皆是,主要的有石柱六支、石碑兩通、神橋一頂、香爐一座、古匾三塊等。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宮內大設道壇,隆重祭典,人潮若浪,熱鬧景象無以倫比。
建築設計
廣福宮的格局、屋架、屋面之形式大體都採用傳統閩南式作法,屋面採用紅色筒瓦與板瓦,正殿與山門的牆以紅磚砌成,後殿及後廂廊采則用烏磚,所有牆面漆成白粉牆,特顯客家之風格。而通梁亦別於閩南式圓形斷面,為廣東式之矩形斷面。廟中石材採用本土觀音山石,木雕則由於未上彩,顯得尤其古樸。
另外,為適應鬧市環境,廣福宮採用的是縱向發展的三進兩出街屋式廟宇建築,各進連以廂廊代替房間,構成長條形的格局。廟分為三川殿、前中庭與廂廊、正殿、後中庭與廂廊、後殿等部份。三川殿的石雕、木雕,均為傳統工藝價值極高的作品。屋頂脊腹的剪粘保持傳統形貌,襯在屋頂未上釉的朱紅板瓦與筒瓦,及綠釉勾滴,色彩豐富而不落俗套。
正殿是廟中最重要的部份,用來供奉三山國王,殿中仍可看到光緒辛卯年(1891年)的古聯以及民國年間匾額。正殿的特色為台基高過兩側廂廊,以高低之別來強調主從關係。屋面為硬山燕尾頂,頂下有三通五瓜是承接屋頂的重量,三通五瓜亦含有吉祥之意,喻多子多孫。石柱主要為屋架結構外,亦靠柱子的排列來劃分空間的層次,如正殿是八角龍柱,柱上雕有八仙圖案,兩廊為方形石柱,山門則為圓柱,也是在強調尊主從關係,另有石雕、木雕及剪粘加以雕飾。後殿是祀奉三山國王夫人和其他次要神祇,與山門一前一後護著正殿,呈現簡樸的空間。還有後殿廟外有雙獅伏臥,石獅姿態富稚氣,頭小耳大,雕紋犀利;還有一對龍柱采實雕單龍,龍柱下的柱珠以浮雕雕有琴、棋、書、畫,各以彩帶纏系。石堵雕刻有東壁的"雙龍搶珠",西壁則為"二虎游林"。
中庭右側放有兩方古碑,一為劉偉近、劉能詒等所立"奉兩憲示禁碑"。立碑年代在乾隆十五年三月,原立於土地廟。其內容為禁止斂派茲事的告示,是粵人不堪閩人以修建寺祠為名,勒派苛斂並悔前所立的禁斂派碑,由淡水同知重申前禁的古碑。另一則是劉炎光、劉南山等數十人樂捐所購前土地的紀念碑,但因風化太甚,字跡不明,年代已無法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