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詞條
-
廣濟橋[潮州]
廣濟橋在潮州市之東,廣濟橋是中國古代著名橋樑之一,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歷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中間一段寬約百米,因...
基本概況 地理位置 建築特色 歷史文化 歷史典故 -
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位於潮州古城東門外,是一座美輪美奐、活色生香的文化古橋。
簡介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傳說典故 古橋新暉 -
廣濟橋[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廣濟橋...
建設沿革 建築結構 橋樑特點 建築原理 民間傳說 -
廣濟橋[常州]
常州廣濟橋位於江蘇常州市區西倉街。俗稱西倉橋,三孔拱形石結構,長48.25米,寬4.9米。始建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
簡介 -
通濟橋
橫跨洛水河,北連金魚街,始建於明代,分別於嘉靖38年(1559年)、隆慶2年(1568年)、萬曆9年(1581年)三次重修。天啟六年(1626)戶部尚書...
通濟橋 行通濟 “行通濟”由來 行通濟語錄 行通濟新民俗 -
廣濟橋[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
建設沿革 建築結構 橋樑特點 建築原理 民間傳說 -
通濟橋[廣東佛山市禪城區通濟橋]
通濟橋,橫跨洛水河,北連金魚街,始建於明代,分別於嘉靖38年(1559年)、隆慶2年(1568年)、萬曆9年(1581年)三次重修。天啟六年(1626)...
簡介 行通濟 -
弘濟橋
弘濟橋位於永年縣廣府古城城東2.5公里的東橋村,距邯鄲20公里,所處的滏陽河段為南北流向,故為東西橫跨橋,東橋村因在橋東而得名。又因其位於廣府古城東,當...
基本構造 詳細描述 建造原因 歷史傳說 文物保護 -
塘棲廣濟橋
到了明代弘治年間,廣濟橋的重新構築使鎮區兩岸再次連成一片,然後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歷史記載,塘棲鎮在明清時富甲一時,曾經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
塘棲廣濟橋 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