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私立南武中學
廣州市南武中學建校於1905年3月,是海珠區最古老的一所中學,學校坐落於美麗的珠江南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01年,楊漸逵、黃節、黃漢范、歐陽曰瑚、李蘊石、謝英伯、何錫銓、黃培初、鄭懷昌等人創立群學書屋,設址於河南龍溪首約。後遷至海幢寺園照堂,改名為南武公學會,設編輯、辨論、體育、教育等部,準備籌辦學堂。
1905年1月,南武學堂成立。推謝英伯為校長,楊漸逵、李蘊石、黃漢蓴、黃小唐等人為教員,義務職。初成立時,只得學生一班,十六人,內有女生二人,開男女同校先河。對當時的移風易俗,也是一個創舉。以後學生漸增,陸續來入學的,達三十多人。同年夏季,續招學生五十多人。
1906年,謝英伯赴南洋為贊助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而向僑胞籌募款項,校長改由何劍吳接任。逐漸擴大校舍,增招學生,在校者達一百三十多人。因入學的女生日多,便另在河南躍龍里增設南武女學(後改辦為潔芳女校)。
1912年,改名為南武中學校,增設國小。1918年,增辦英文、日文、數理化等專修班。校舍日益擴展。1919年,何劍吳赴新加坡辦華僑教育事業,由郭熙棠繼任校長。1926年,增辦高中普遍科、商科和師範科。1928年,增設女子部。1933年,何劍吳自南洋回市,再任校長。加建校舍,擴大班額,學生有千多人,成為廣州河南區最大的一所中學。
南武中學從創辦開始,就重視體育,提倡軍國民教育,學生上體操課,一律要穿著“操衣”。在清代末年,實屬創舉。廣東體育界早期的知名人士,不少是南武中學的畢業生。早期代表廣東出省外參加體育比賽的選手,和代表中國出國參加體育比賽的選手,也不少是南武中學的學生。一時曾有“南北兩南(南武和南開)”之稱。
廣州淪陷後,遷校於香港九龍,由黎德任校長。香港淪陷後,港校停辦。不久,在粵北的校友復在韶關籌辦南武中學,由范公超、郭蔭棠先後任校長。而范、郭二人都是南武早期的畢業生。
抗戰勝利後,在廣州原校複課。有高中兩個班、國中七個班。解放後,改為市立第十九中學,後改辦為廣州市實驗學校。現改為市立第五十八中學。
教學建設
國家級示範高中教育教學設施的高標準配置,為發展學生特長、拓展學生潛能提供了多彩的舞台:千兆校園網路系統、100多個電腦教學平台、600多台電腦,智慧型化用水設備、校訊通、用電控制系統、播音視頻系統,初顯“數字智慧型校園”雛形;歷史室、音樂室、心理輔導室、通用技術室、生物探究室、微格教室等專用場室的設計、裝潢、配置,領廣州學校之先;藏書15萬多冊的圖書館完全實現了信息化管理;獨有的學生活動中心,供學生課餘和周末學習、健身、休閒、閱讀用,活動中心有優質宿位(4-6人一間,空調、獨立沖涼房、衛生間),有舒心的閱讀室、自習室各90平米,有桌球室、棋藝室、書畫室、作品展覽室、形體訓練室各100平米,專業物業公司智慧型化封閉式管理;A級學生食堂,供應早晚餐,海珠區獨一無二。
師資力量
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現任校長陳祥春為兼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家書院兼職研究員、華南師範大學客席教授、廣東省人民政府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專家、廣州市首批優秀中國小校長培養對象、廣州市教育系統首批創新學術團隊負責人、海珠區首批名校長;吳仉蓉是中學物理特級教師、第二批廣東省中國小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在197名專任教師中,中高級教師共有155人,占78.7%,其中高級教師65人,占33%,有研究生學歷的33人。有39位(49人次)教師分別被吸納到市、區不同學科中心組和學科學會中,成為學科或教育科研的帶頭人。其中,有10人(14人次)分別擔任副組長、副會長以上職務。三年來,我校教科研取得多項成果,我校科研室被授予廣州市“學習型教研組”的稱號,教師共有471人次的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比武獲得區以上獎勵;有254人次獲市級獎;有34人次獲省級獎;有83人次獲國家級獎。
教學特色
學校秉承革命烈士陳天華之語——“堅忍、奉公、力學、愛國”為校訓,致力於拓潛教育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省級課題《拓潛教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科思維培養的研究》的研究,促進教學方式由以教師的教為主向以學生的學為主轉變,知識型課堂向思維型課堂轉型。
辦學成就
長期的思維課堂教學,確保了我校教學質量和高考成績呈現強勁上升態勢:學校曾培養出廣東省高考理科狀元和單科狀元,連續多年在廣州市高中畢業班綜合評比中獲一等獎;2011年高中畢業班綜合評比海珠區排名前茅,本科上線率5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