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周南中學

湖南長沙周南中學

湖南長沙周南中學創辦於1905年年,是一所公立高中。

基本信息

校長致辭

1905年,朱劍凡老先生毀家興學創辦了周南中學。近百年來,周南中學名師薈萃、人才輩出。周南中學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為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為長沙、湖南及至全中國的科技進步、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研究中國的學校不研究女校是不行的,研究女校不研究周南是不行的。蔡暢、向警予、帥孟奇、楊開慧……等都是周南培養的傑出英才,歷史上的周南,曾經是婦女精英的襁褓、婦女解放運動的搖籃。
近百年來,周南中學秉承“誠樸、健美、篤學、奮進”的校訓,形成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的校風、學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周南精神,即朱劍凡老先生的愛國精神,一大批婦女運動領袖的革命精神,抗戰時期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和周南人的淡泊名利、清貧為師的奉獻精神。這些優良傳統和精神在這塊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新中國誕生以來,各級政府對周南中學歷來寄予厚望。國家、省、市領導多次視察學校,為學校題詞,十分關心和重視周南中學的發展。現任市長譚仲池讚譽學校為“名校之花”。周南中學作為一所三湘歷史名校,湖南省級重點中學,在辦學管理、社會效益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信譽。幾十年來,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屆弘揚朱劍凡老先生毀家興學的崇高精神,不斷為周南中學捐資捐物,設立各種基金、獎學金、獎教金等,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改革開放20年來,周南中學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辦學成績。學校人才培養規模日益擴大,目前,學校分南北校區,84個教學班級,5000多名學生,尤其是北校區占地415畝,校園建築恢弘大氣,為全省乃至全國一流。學校通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師能高超、師風高潔、結構最佳化的師資隊伍。學校通過強化課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倡文明好學之風,走博學多才之路”的辦學特色更加凸現,教育質量不斷攀升。除了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取得優異成績以外,近幾年聯考、中考,學校穩定保持在全市前茅的水平。“不讓學生僅擁有一間教室”的課程改革理念,保證了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諧發展、個性發展和各方面素質明顯提高。今日周南,已成為長沙市基礎教育的一個新的亮點。
輝煌的昨天展示百年名校風采,創業的今天再譜新的樂章。目前,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三湘名校正以嶄新的姿態面對機遇和挑戰。朝著學校確定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新世紀、新階段的目標而快速邁進,迎接更加輝煌的明天。

校史沿革

晚清末造,世亂時艱。內則民生塗炭國事蜩螗,外則烽火綿連,虎狼踵接。亡國滅種之禍,迫在眉睫矣。然朝廷之歌舞昇平,市井之醉生夢死,依然不改其故態。究其原委,無外乎政治制度之黑暗及文化科學之落後,然兩者又皆與中國教育之積弱相牽。中國教育體制之僵化,教育觀念之陳腐,教育手段之簡單,可謂由來已久,其所施於中國社會之影響,不啻釜底抽薪,雪上加霜。於是,有心有識之士,多倡教育救國之說,辦學育才,一時蔚為風氣。然可喜可慰之餘,亦有未免於可惜者,是基礎教育之薄弱及女子教育之偏廢也。
寧鄉朱劍凡,明室後裔,陝甘提督、名將周達武之子,素懷教育救國之情,長抱啟迪民智之念,而於男女平權尤具深切之關注。遊學日本歸來,乃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一九零五年)毀家興學,創辦周南女學於長沙“蛻園”,初名“周氏家塾”,以避朝廷女禁之鋒。光緒三十三年,朝廷格於形勢,允開女學,乃取《詩經·周南》之女性象徵意義,改名周南女學堂,周南之名,自茲芳馨遠播,歷久彌香。自晚清迄於民國,雖屢經時局動亂、風雲熙攘,周南仍以其弦歌不輟為社會培育英才,奇功大勛,當銘青史。
一九四九年後,江山鼎革,弦管重調,周南於一九五一年由省廳改編為省立中學,學校之私立性質,從此轉換。一九六八年,學校男女兼招,女校風情,遂成陳跡矣。改革開放時期,學校銳意進取,社會聲望日隆,招生規模遽擴,乃於一九九八年設立周南實驗學校於湘江西岸之望月湖,同年更增建劍凡中學,以便生源分流。一校三址,弦歌互答,星城傳為美談。而周南管理之有方,以簡馭繁、政通人和之績效,更為時流所推許。
星移斗轉,河山共日月同新,世易時遷,觀念與市場並進。新世紀以來,國家改革開放之勢,已成拍岸之驚濤,周南科研課改之題,每結累枝之碩果。兼以新老交替,帷幄重開。學校奉以人為本之宗旨、行做大做強之方針,全校師生,意氣風發,以焚膏繼晷之勤,勵追日拿雲之志,文、理、體、藝,並駕齊驅,每動征鞍,錦標盡握。是以萬家子弟,皆以負笈周南為榮,三湘父老,爭以交譽周南為樂。周南師資陣營之強大,生源質量之擴增及社會對周南之需求,已非昔日之蛻園所堪承納,遂有拓展之思。幸蒙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大力扶持鼎助,得以擇地於城北經濟開發區芙蓉北路拓建新校,占地415畝,斥資2.4億,三易寒暑之後,新校之芙蓉,終告出水。漫步校園,游目之處,每令人騁懷,建築或典雅或雄奇,設施既先進亦完備;周邊青山環繞,草木蔥蘢,朝霞影里,國旗勁拂,夕照光中,鐘樓矗挺;書聲鳥語,萬籟和鳴,大自然之蓬勃生機與校園人文之深厚底蘊交相輝映,誠乃讀書養心、洗塵遠俗之勝境,亦必為臥虎藏龍、騰蛟起鳳之淵藪也。

領導班子

黃水寧
校長、黨委副書記
中學物理特級教師
耿桂榮
黨委書記
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毛捧南:
副校長、黨委委員
中學政治特級教師
吳光益:
副校長、黨委委員
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王月林
副校長、黨委委員
中學政治高級教師

校訓釋義

校訓:誠樸、健美、篤學、奮進
“誠樸、健美、篤學、奮進”的校訓表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周南學子的殷切期望,應當成為每個周南學生的座右銘。
誠樸,坦誠而樸實。我們心地坦蕩,待人誠摯。不斤斤計較私利,不孜孜追逐虛名。以滿腔的熱忱對待他人,以務實的態度探求學問。力戒虛浮的外表,崇尚真理的質樸。
健美,健壯而美麗。我們有健康強壯的體魄,經得起風吹雨打;我們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受得住生命旅程的顛簸。憂國憂民的情操,文明禮貌的語言,端莊大方的儀表,是心靈美與外在美的統一,形成了周南學子的風貌。
篤學,專心好學。為中華之崛起,為理想的實現,我們潛心攻讀,相互切磋。鑽研科學的理念,學習廣博的知識,發展實踐的技能。善思考,能創新。不因環境優裕而懈怠,不為外界干擾而分心,把握青春寶貴的時光,鑄就畢生事業的基礎。
奮進,奮發進取。我們朝氣蓬勃,永葆青春。勝不驕,敗不餒,在困難之中不怨天、不尤人;受到挫折不悲觀、不停頓。集合在黨的旗幟下,為著祖國的富強,奮進終生。

周南校歌

朱劍凡簡介

【朱劍凡】(1883—1932)
著名革命教育家,曾名家純,長沙府寧鄉人,王稼祥岳父。
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於1905年毀家興學,以私家園林“蛻園”改辦周南女子學堂,即現在的湖南省長沙市周南中學
1919年投入五四運動,創立健學會,參加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鬥爭,資助毛澤東創辦文化書社
1920年選為省議員,參加國民黨“一大”,歷任國民黨長沙市黨部常委、湖南省政府委員、長沙市政籌備處主任等職。
“馬日事變”後被國民黨當局抄家和通緝。
1930年隨宋慶齡、魯迅等發起組織自由運動大同盟。後病逝。
朱劍凡,湖南省著名革命教育家,長沙市周南中學創辦人。
1883年出生於湖南寧鄉。
1900年與魏湘若結婚。
1902年東渡日本,人弘文學院學師範。留學期間,結識黃興、陳天華等,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
1904年回國,到湖南長沙,在寧鄉速成師範擔任教員。
1905年5月1日,捐私宅辦女校,命名“周氏家塾”。
1907年將女校正式命名為周南女學堂。同年,帶領學生參加反對滿清所謂“鐵路國有” 的鬥爭,舉行罷課。
1908年毀家興學,捐獻總值達11萬1千銀元的私宅園林等資產,擴建周南校舍。
1910年將女校改名為周南女子師範學堂,任校長。
1911年帶領學生參加革命活動,鼓動湖南新軍回響武昌起義。
1912--1913年先後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長沙師範校長和長沙市國小校董會會長,後因反對湯薌銘擁袁稱帝被迫辭去一女師校長職務。女學改名為私立周南女子學校。
1916年周南改辦普通中學,正式定名為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學,仍任校長。
1918年與徐特立等組成“健學會”,又支持學生辦雜誌《女界鍾》。
1919年團結教育界開展“驅張”(敬堯)鬥爭。支持學生成立“救國十人團”、“國貨維持會”開展活動。同年還擔任湖南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籌款組織負責人。曾被省當局以“過激黨”罪名下令通緝。
1920年邀請毛澤東同志住校,討論社會問題,並資助他辦文化書社。
1923年兼任長沙師範校長,後赴廣東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於北閥準備工作。在廣州任中央政治訓練班教務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顧問。
1926年返長沙,任國民黨長沙市黨部常務委員,並擔任長沙市市政籌備處處長兼長沙市公安局局長,市政府成立後任市長。“四一二”後,組織省城聲討蔣介石反革命罪行大會,擔任大會主席。
1928年東渡日本。
1929年回上海,簽名於魯迅、宋慶齡關於成立自由大同盟的倡議,作為發起人之一。參加地下工作,以寓所作為黨組織秘密接頭和會談地點。
1932年夏,因胃癌逝世,葬於上海公墓(1953年遷葬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張唯一為朱劍凡題寫墓志銘曰:樹植女權,肇公之業。擁護革命,竟公之節。全公業者有夫人之懿德;成公志者公己寄期望於嗣哲。物化歇墟,魂縈新國。公之精神其不滅。

學校地址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