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波樓
波樓舊日的正式名稱是“粵海關俱樂部”,位於海珠區南華西街洲咀大街上。因為樓旁有一座懸掛颱風信號風球的瞭望台,廣州人習慣用“球”的英語音譯(BALL),稱它為“波樓”。100年前,這座恢宏的建築是珠江南岸地標,卻背負了近代喪失海關主權的沉痛歷史。
海天四望來歷
在同福西路相連的洲咀大街,穿過一排排宿舍樓,會見到一幢紅色西式建築,寫著“波樓”的老牌坊還屹立著,波樓紅黃相間的外牆在綠樹掩映下很洋氣,別具滄桑的韻味。牆角被風化的麻石奠基石用英文寫著“November 28,1908”。從老照片上可知,100年前,波樓北面就是珠江岸邊的灘涂。它當時是珠江南岸最壯觀的建築物。底層做驗貨廠,樓上為俱樂部,其餘為宿舍格局,當初供單身外籍官員居住。
西南角就是令波樓得名的百年氣象信號台,被稱為“波台”。這座預報台是粵海關為來往商船而建的天氣預報信號台,因要在信號台上懸掛風球而得名。信號台原為木結構,建於1885年以前,1908年遭颱風破壞,1910年重建時改用鋼架結構。建造此台耗銀8000兩,成為海關史研究的重要資料之一。
塔頂的平台只有幾平方米,顯得十分簡陋,昔日信號員們就是在此指揮江中的船舶和發布天氣信號。據記載,當時沒有其他建築的遮擋,從這裡用高倍望遠鏡最遠可以眺望到珠江口的虎門!廣州人慣稱江為海,因為這裡登高望遠,所以波樓所在的這條小街也以“海天四望”得名。
肩負作用
這個信號台肩負著兩個任務:一是通訊指揮。通過瞭望平台上的摩斯符號燈光和信號旗,指揮過往珠江船舶的航行和停泊即是燈塔的作用;二是風暴預警,在暴風來臨之前,會依據不同級別的颱風升起不同顏色的信號,通知人們強風或颱風的級數,這裡也是廣州最早懸掛風球信號的氣象台。
歷史屈辱
為什麼在當時的洲頭咀修建這么一幢恢宏的西洋建築?這背後是清政府喪失了海關主權的屈辱往事。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5),中國政府在開放海禁的同時,設立了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和江海關,作為國家徵收進出口關稅的機關。粵海關之下設有省城(廣州)大關。
道光二十三年(1843),清政府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失敗,被迫與英國政府簽訂了屈辱的《中英南京條約》。事隔一年後,英國又強迫清政府補簽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英政府憑藉這些不平等條約,將輸華貨品關稅壓為“值百抽五”(5%)。以極低的關稅對華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材料。
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對海關管理權完全喪失。清政府以中國海關收入作擔保,向英國和德國借款,借款償還期間,由英國人擔任中國海關的最高領導職務——總稅務司。這樣,中國海關的領導權,便被英國人奪去,從此完全喪失了對海關的管理權。
當年,英國人李泰國把總稅務司職位攫取到手後,立即來到廣州行使其領導權,把清政府原先設於五仙門(今海珠廣場西側)的粵海關監督署衙門撤銷,另建新關於長堤(今沿江西路),並交由其稅務司管理,關內主要職務都由英國人擔任,從而全面控制了粵海關。
一度被英國控制 後成海關宿舍樓
當年,英國人李泰國把總稅務司職位攫取到手後,立即來到廣州行使其領導權,把清政府原先設於五仙門(今海珠廣場西側)的粵海關監督署衙門撤銷,另建新關於長堤(今沿江西路),並交由其稅務司管理,關內主要職務都由英國人擔任,從而全面控制了粵海關。
其後,由於關內洋人眾多,需要設定一處供他們玩樂的場所,於是便看中了珠江南岸的洲頭咀,並於1910年在此建成裝飾豪華、設施完善,俗稱“波樓”的俱樂部。
建造費用由中國負擔
基督教河南堂譚洲齡牧師曾在《海珠文史》撰文,指波樓“裡面有客廳、壁爐、餐廳、舞廳、圖書室、戲台、彈子房等……建造此樓,費用當然是中國負擔,即使一釘一木,均由英國運來,折以高價,由中國承受”,並不計入借款的償還數額內。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接管了粵海關,並更名為“廣州海關”,從而結束了外國人五十多年來主宰中國海關的歷史。與此同時,那座“波樓”也成為了海關職工宿舍。
背負近代喪失海關主權沉痛歷史
不幸拆除
現在的波樓其實等於名存實亡,由於政府的疏忽保護,如今的波樓暸望台被拆除一半,只剩鐵架,而且鐵架沒有收到保護,銹跡斑斑,幾乎成為危塔,根據訊息,當日有一班工程隊伍拆除暸望台,在此時有好心街坊看見打電話報料給當地媒體報導,才停止了拆除,但如今只剩下一半的波樓暸望台,沒有復原也沒有收到保護,以此得名的波樓其實也就名存實亡!
波樓結構信息
波樓位於洪德路洲咀大街波樓大院3號。鴉片戰爭後,粵海關由英國人掌權,英國人在此設粵海關辦公點,建有一座西式洋樓和一座鐵塔,該大樓共占地4815平方米,分為四部分:
(1)信號台。原建於1885年前,位於大院東北角,為本質結構。1908年遭颱風破壞,1910年在大院西南角重建鋼架信號台。此塔占地面積30多平方米,高33米,造價8000銀兩,上有測風設備,颱風將至即掛風球(俗稱波),故人稱“波台”。於塔上可望到白鵝潭一帶船舶往來,據說當時用高倍度望遠鏡還可以眺望到虎門,故此地有“海天四望”之稱。(摘于海珠區環保局出版的《物華天寶》—海珠區歷史人文遺蹟。)1954年8月,根據海關總署轉發交通部及外貿部通知,將該信號台連同附屬房一小間移交廣州港務局管理。
(2)倉庫。位於大院東南部,建於1889年前。曾作為鴉片私貨倉庫,該倉庫占地面積812平方米,為雙料磚木結構平房,外牆加厚,頂高4-5米,窗也特高。1948年曾遭火災,由於屋高牆厚,救護及時,未遭重大損失。1974年拆除後改建為宿舍,1975年建成六層及五層各一幢樓,1981年在兩樓之間加建4套宿舍,使兩樓聯結,起到加固作用,該兩幢樓建築面積4267平方米。
(3)3號樓,即英式建築。位於大院中部,建於1910年,為一字形混合結構樓房,建築面積面積3857平方米,是當時珠江江南岸邊最壯觀的建築物之一。內部自東向西分為2、4、6、8、10、12、14七個門牌,其中2號門牌較大,超過總面積1/5,底層做驗貨廠,曾為俱樂部,其餘4-14號均為宿舍格局,當初供單身外籍官員居住。1915年海關驗貨工作全部移到西堤驗貨廠,該樓逐步改為海關幹部、職工宿舍。建國後經多次維修,外貌基本未變,仍作為海關幹部、職工宿舍。
(4)1號樓。位於大院最北面,初為3號樓北面臨江空地,1979年底奠基建造一字形七層樓房,與3號樓平行,為框架結構,建築面積3856平方米,1982建成用作幹部、職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