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34年,建校原名為廣州培桂中學,知名教育家馬君武任首任校長。1937年,該校被迫輾轉遷到廣西農村。
1945年,抗戰勝利,學校返穗,在東山現址重整旗鼓,繼續辦學。
1949年,著名語言學大師王力任董事長
1953年,改為公立,正式定名為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1960年至1964年曾一度改為中山醫學院附屬中學。
1993年,該校被為批廣東省一級學校。
2006年,該校通過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初期督導驗收。
2007年,該校被評為廣東省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優秀等級學校。
2010年,該校設南校區(原廣州市第七十九中學)。
2014年學校迎來80周年慶典。
2015年11月1日,廣州市第十六中學迎來了建校81周年校友返校日活動。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截至2014年6月,該校有紅樓、東樓、實驗樓、電教樓、體藝樓、行政樓、學生公寓、200米環形跑道(附設130米直跑道)運動場、室內體育館、閱覽室、管弦樂室、心理諮詢室、美術室、舞蹈室、有兩層圖書館面積達到532平方米,室內桌球館各1個,籃球場5個,排球場1個,羽毛球場4個,語音室3間,承擔全國普通聯考和廣州市中考英語聽說考場工作,寄宿制學校建有1000M主幹校園網,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現代辦公管理系統,所有教室、實驗室和學科功能室均配有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平台。
辦學規模
截至2014年6月,該校占地面積為31681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470平方米。有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2000餘名。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6月,該校有教職工150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90人,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89人。中級職稱教師79人。省市高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入庫評審、中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入庫評審共15人,市區教研會會長理事共8人、市學科教研中心組成員25人。
特級教師:楊霞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考試成績
2012年聯考,該校聯考本科率高達94%,聯考升學率100%。2013年聯考,該校聯考重點本科共187人,重點上線率34%;本A上線率達85.4%。
2014年聯考,該校聯考重點本科上線272人,上線率50%;本A上線489人,上線率90%,本科上線人數529人,上線率97%。
2015年聯考,該校聯考重點本科上線262人,上線率48.4%;本A上線506人,上線率92.71%,本科上線人數544人,上線率99.6%,實驗班聯考重本上線率達93%
2016年聯考,聯考重點本科上線率達53%,創學校歷史新高!聯考重點本科上線人數位居越秀區第一!聯考本科上線率達97%,本科上線人數位居越秀區第一!聯考上線率100%!聯考重點本科上線率、本科上線率、專A、專B上線率均超額完成區“跨越指標”!
學科競賽
截至2015年6月,該校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全國獎170項,省級獎90項,市級獎475項,區級獎224項,總數達到961項。
級別 | 獲獎者 | 競賽項目 | 名次 |
---|---|---|---|
國家級 | 鄭錕成 |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 一等獎 |
國家級 | 朱倩欣 | 宋慶齡獎學金全國發明金獎 | 金獎 |
國家級 | 杜宏建 |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 | 一等獎 |
國家級 | 杜宏建 |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 | 三等獎 |
國家級 | 吳嘉輝 |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三等獎 | 三等獎 |
國家級 | 田培園 | 全國國中數學競賽 | 一等獎 |
國家級 | 姚美寶、余百初 | 全國國中數學競賽 | 二等獎 |
國家級 | 孫健聰、陳哲、羅聲遠、曾鈺茗 | 全國國中數學競賽 | 三等獎 |
國家級 | 宋煒宸 | 第十二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 | 一等獎 |
國家級 | 羅煒倫、陳嘉華、張雋彬、陳熠陽 | 第十二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 | 二等獎 |
國家級 | 賀瀅天、朱涌、周婷、黃君、梁明灝、李世文、江岸 | 第十二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 | 三等獎 |
省級 | 李鴻斌 | 信息競賽 | 一等獎 |
省級 | 鄭毅帆 | 信息競賽 | 二等獎 |
省級 | 杜宏建 | 高中化學競賽 | 二等獎 |
國家級 | 魏文瑞 | 25屆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 | 一等獎 |
市級 | 龐傑 | 2012年廣州市高中化學競賽 | 一等獎 |
省級 | 徐心怡 | 廣東省中學生國中生物學聯賽 | 一等獎 |
國家級 | 何心怡、施展、何洪翰、張宗翔、張力豪、梁綽禧 | 25屆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 | 三等獎 |
市級 | 詹君正、陳衍航、李智毅、李濤、吳浩 | 2015年廣州市高中化學競賽 | 一等獎 |
截至2015年10月,該校學生在健身操比賽,大課間體育活動評比,廣州市第十屆合唱節等活動中獲得多項獎項。
年份 | 比賽項目 | 獲獎情況 |
---|---|---|
2008 | 校園秦春2008健身操大賽廣州賽區 | 一等獎 |
2008 | 廣州市中國小大課間體育活動評比 | 一等獎 |
2008 | 廣州市第十屆學校合唱節 | 總決賽獎 |
2011 | 越秀區第三屆中國小校藝術節團展演比賽舞蹈類 | 一等獎 |
2011 | 越秀區第三屆中國小校藝術節團展演比賽合唱類 | 一等獎 |
2014 | 全國青少年無線電測向錦標賽和全國無線電錦標賽 | 團體第一名、個人第一名、二、三等獎 |
2014 | 傳承陶藝文化,放飛青春夢想 | 集體一等獎 |
2014 | 第29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優秀組織獎 |
2015 | 第七屆廣州市通用技術設計與製作展評活動 | 一等獎 |
教師成績
截至2007年12月,該校幹部教師獲獎或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的論文共300多篇,正式出版的教育教學專著20餘本。截至2007年12月,該校幹部教師獲獎或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的論文共300多篇,正式出版的教育教學專著20餘本。作者 | 論文、專著題目 | 刊載、出版的刊物(省級以上) 、出版社名稱及評獎主辦單位 | 時間 | 級別 |
---|---|---|---|---|
劉國輝 | 《 電磁感應》單元複習例析 | 《教科導報》 | 發 表2004.11 | 全國級 |
劉虹 | 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張揚人文精神 | 《教育導刊》 | 發 表2005.01 | 全國級 |
李慶園 |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高中物理新課程實施教學的要求》 | 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 | 二等獎2005.01 | 全國級 |
梁曉敏 | 《以統測評價促進國中生物新課改中教與學的提高》 | 中國教育學會 | 三等獎2005.1 | 全國 |
蔡薇 | 《環境教育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影響》 | 中國教育學會 | 二等獎2005.01 | 全國級 |
姚雯 | 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樹立現代班級管理理念 |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 三等獎2005.04 | 全國級 |
黃衛紅 | 寬愛——學生心靈的感化劑 |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 三等獎2005.04 | 全國級 |
陳伏桂 | 以人的發展為本實現一流教育 | 《中國改革報》 | 發 表2005.06 | 全國級 |
姜捷 | 《單純性肥胖中學生體脂含量的初步研究》論文被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中國校醫》雜誌評為2006年度壹等優秀學術論文 | 中國校醫雜誌社 | 一等獎2006.4.20 | 全國級 |
黃衛紅、朱琳、鄧麗珍、梁秋燕等 | 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課題研究成果徵集活動中獲教育案例類 |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總課題組 | 一等獎2006.5. | 全國級 |
王勇、鄺志鵬、劉虹 | 文稿榮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的實踐與理論研究"總課題組優秀案例報告 |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引導學生自我發展的實踐與理論研究"組 | 一等獎2006.5. | 全國級 |
王敏 | 2006年中考作文衝刺 | 陝西師大教學參考雜誌社 | 發表2006.8. | 全國級 |
丘異齡 | 對“DNA分子的結構”一課概念教學的反思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發表2006.8. | 全國級 |
廖小兵 | 元認知教學探討 | 中國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 | 發表2006.9. | 全國級 |
葉敏玲 | 千奇百怪的元素命名 | 《中學化學》雜誌 | 發表2007.2. | 全國級 |
陳挺通 | 水墨畫《 曾經蒼海》 | 中國教育學會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2007年全國教師美術書法攝影作品競賽藝術評審委員會 | 一等獎2007.5 | 全國級 |
楊霞 | 《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為目的》----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校本教研的實踐 |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導刊》 | 發表2007.9 | 全國級 |
學校榮譽
截至2014年6月,學校共獲得以下榮譽:
全國示範家長學校 | 廣東省文明單位 | 廣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
廣東省綠色學校 | 廣東省文明單位標兵 | 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
廣州市先進集體 | 廣州市文明示範校園 | 廣東省一級學校 |
廣州市文明示範校園 | 廣州市先進基層團委 | 區德育示範單位 |
區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 廣州市學校民主管理三星級單位 | 廣州市巾幗文明服務崗 |
廣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 廣東省模範職工之家 | 廣東省優秀家長示範學校 |
廣東省中學共青團建設先進學校 |
文化傳統
校徽
該校校徽還經過藝術變形的“16中”三字組成。“16”兩字像一輪紅日,“中”字像破土而出的幼芽,“十六中”三字合起來又像含苞欲放的花朵。
校訓
立志、勤奮、嚴謹、尚美
學校社團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有以下社團:
勁舞社 | 跆拳道社 | 樂社 | 踆烏戲劇社 | 文學社 | 萌漫社 |
模擬聯合國 | 魔術社 | 街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