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廈門大學開辦期間,愛國華僑富商黃奕住應陳嘉庚與廈門大學校長林文慶之請,捐建大樓一座,費資十萬零九千元。本來,陳嘉庚在邀請時已應允以捐資人黃奕住之姓名命名該樓。黃奕住卻建議將該樓稱為“群賢樓”。“群賢”二字,源自晉代王羲之《蘭亭序》中的“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之句,寓對廈門大學生師生的讚譽與願望。“群賢”二字為廈門大學第二任校長林文慶所題寫。因建築精美,廈門大學用它作辦公與集會的中心。魯迅、孫伏園、張頤、羅常培、顧頡剛等著名學者的報告,及一些著名學術會議,都是在此樓舉行的。
相關詞條
-
廈門大學群賢樓群
廈門大學群賢樓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廈門市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場上。群賢樓群是廈大最早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建校之初的第一組建築。
簡介 歷史 -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XMU),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
歷史發展 辦學條件 學術科研 學校文化 學校領導 -
廈門大學校史館
廈門大學校史館設在廈門大學的發祥地——群賢樓一樓,陳嘉庚紀念堂樓下,共有六個展室。整個校史館共有展板100多個,近千張照片、圖表,配以凝練的文字,全面反...
規模 發展 -
廈門大學基金樓
廈門大學基金樓位於我校群賢教學區,共5層,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總造價206萬元,1994年10月建成。 廈門大學基金樓位於該校群賢教學區,在火車站坐...
-
廈門大學陳嘉庚紀念堂
廈門大學陳嘉庚紀念堂設在群賢樓內,總面積達400餘平方米。共展出133幅圖片,分為“南洋經商、傾資興學”,“團結華僑、抗日救亡”,“赤誠愛國、反對獨裁”...
簡介 -
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早期建築
福建省廈門市的集美學村,為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於民國二年(1913年)起回故里創辦的學校,先後創辦的國小、幼稚園、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師範、商科、水產、航...
信息 簡介 集美學村 -
我的大學[2011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我的大學》是由董銘遠編寫,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
囊螢樓
囊螢樓是廈門大學校園裡最老的建築之一。
名稱由來 歷史淵源 -
大夏大學
學校背景 大夏大學校訓 1924年6月,廈門大學發生學潮,三百餘位師...專修科:國學組、英文組、史地組、數理組;體育專修科;鹽務專修科。 群賢堂(今華東師範大學文史樓) 大夏大學當時的校董有吳稚暉、吳鐵城、葉楚傖、邵...
學校背景 建校伊始 興辦大夏 西南三遷 南遷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