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廈門之戰
第一次廈門之戰發生於1840年7月3日,是鴉片戰爭的初戰。對於這次戰鬥,不少史學著作稱,英軍由廣東北上,遣軍艦5艘攻廈門,由於閩浙總督鄧廷楨加強了廈門的防禦,清軍擊退了英軍的進攻,英軍見廈門不能得手,遂北上舟山肆虐。其依據主要是《道光洋艘征撫記》和《中西紀事》的記載。但據茅海建考證,1840年7月2日,英國全權代表、遠征軍總司令懿律與全權代表義律率第二批艦隊北上(第一批艦隊由英國駐印艦隊司令伯麥少將先期北上舟山,並於7月5日進攻定海)經過廈門時,根據外相巴麥尊的訓令,派出軍艦“布朗底”號(Blonde)前往廈門,向當地官員送交巴麥尊致中國宰相書的副本。懿律所率艦隊在廈門根本沒有停留,而是直接北上。“布朗底”號艦長胞詛受領任務後,當日駛入廈門南水道。鄧廷楨在戰後的奏摺中也說:“六月初四日(即7月2日),有英夷兵船一艘,由清嶼洋闌入嶼仔尾海面。……該船懸掛白旗,並無動靜……初五日,夷船開放杉板船一隻,內載三十餘人,衝過對岸,船頭一人,口操官音,稱欲求和,語多狂悖。該文武等(指駐守廈門官員)併力斥阻,不許上岸。該兵船換掛紅旗,聲言開炮……”(《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1冊,第340頁)由此可見,第一次廈門之戰是在清軍完全沒有準備,英軍只派出一艘軍艦前往送交檔案的前提條件下發生的。這次戰鬥只不過是一次小規模的軍事衝突,而不是一次真正的攻防戰鬥。
據英方翻譯官羅伯聃稱,當其小船距岸僅兩碼時,清軍衝上來企圖抓住他,小船隨即後退,清軍射箭、開槍。遠處的“布朗底”號艦長胞詛見此,立即以艦炮轟擊島上清軍和清軍水師戰船。而據前述鄧廷楨的奏摺,是英軍先“聲言開炮”,於是清軍搶先開槍、射箭,戰鬥打響。至下午4時,“布朗底”號起錨,北去舟山。
這次交戰的結果,羅伯聃稱大敗清軍,擊斃清軍約10至12人,其餘清軍潰散,英軍無一傷亡;鄧奏稱擊斃英軍4人,傷甚眾,清軍戰死9人,傷14人。
第二次廈門之戰
1840年7月7日,鄧廷楨接到廈門開戰的報告,立即由福州啟程,趕往泉州。他此時尚不知道鴉片戰爭已經開始,仍認為這是“賣煙夷船”的舉動。直到7月17日,他才知道這是英國“兵船一隻”。18日,他又接到浙江定海鎮總兵張朝發的報告,英國軍艦20多艘進逼定海,局勢危急。鄧立即意識到,戰爭已經開始。他命令加強廈門的防禦。
就在鄧廷楨的籌防措施基本落實之際,1840年8月,第二次廈門之戰爆發了。
根據鄧廷楨、祁寯藻的奏摺,8月21日,英三桅船、二桅船和1艘在廈門外圍島鏈青嶼以外游弋。次日,英船懸掛紅旗直撲廈門島南岸,清軍師船迎戰,南岸火炮亦開火夾擊,疊中英船,英艦不支退出戰鬥,但仍留在青嶼之內。清軍此日戰死6人。23日,英艦再次逼近廈門島南岸,清軍當即回擊,打中英艦多次。英艦被迫再次退出戰鬥。該日清軍戰死1人。24日,英艦派舢板3隻追趕入口的中國商船,清方水勇駕劃龍船4艘相救,將英舢板逼至嶼仔尾後的小灣內,擊中英軍5人,救出被追商船,水勇受傷2人。25日,英艦仍逗留在青嶼一帶,清軍晝夜巡防。26日,英艦起錨離去,留有書信一封,交漁船帶回。
但據英方和《中國叢報》1840年9月號的有關記載,這次參戰的英艦是三桅的“鱷魚”號(Alligator)五級軍艦和二桅的“布里瑪”號(Braemar)武裝運輸船,它們執行的是封鎖廈門港的任務。由於當時英國侵華艦隊主力正在大沽口外,準備與清政府進行談判;而侵華陸軍主力正駐在舟山。英國企圖通過派軍艦封鎖珠江口、廈門港、寧波港和長江口,迫使清政府屈服。因此,英軍未下令攻取廈門。
在這次戰鬥中,開始英艦對清師船時,英軍占了上風;而後期英艦對清岸炮時,清軍占了上風。
第三次廈門之戰
1841年2月,新任閩浙總督顏伯燾抵達福州任所。他決定親自駐守廈門督辦防務,並於3月2日抵達廈門。在顏伯燾、興泉永道劉耀椿及新任福建水師提督竇振彪的督率下,廈門進行了大規模的防禦建設。
1841年5月,英國政府否定《穿鼻草約》,改派璞鼎查來華,擴大侵略。8月11日,璞鼎查到達澳門,決計引兵北上,先行攻占廈門。8月21日,英國艦隊離開香港。這支艦隊共有軍艦10艘,載炮共310門;武裝輪船4艘,共載炮16門;運輸船22艘,載運陸軍總計約2500人。(《中國叢報》第524頁)
1841年8月25日傍晚,英國艦隊到達廈門口外,在“布朗底”號艦長胞詛的引導下,艦隊當晚穿過外圍島鏈,順利地駛入廈門南水道。8月26日下午1時15分,英軍各艦船起錨扯帆開動,按其計畫,駛向指定的攻擊位置。顏伯燾坐鎮廈門島,指揮廈門南水道的廈門島南岸、鼓浪嶼、嶼仔尾守軍開炮,“三面兜擊”英軍。英艦隊以輪船“西索斯梯斯”號(Secostris)、“皇后”號(Queen)為先導,風帆動力的各戰艦和部分運輸船隨從其後。“布朗底”號、“都魯壹”號(Druide)和“摩底士”(Modeste)號冒著廈門島南岸等處清軍的炮火,一面開進,一面還擊,直趨鼓浪嶼,與鼓浪嶼的清軍炮台展開了激烈的炮戰。“威厘士厘”號(Wellesley)和“伯蘭漢”號(Blenheim)跟隨“班廷克”號(Bentink)於下午2時半到達清軍最主要的防禦陣地——石壁正面,與先期到達的輪船“西索斯梯斯”號、“皇后”號一起同石壁清軍進行炮戰。戰艦“巡洋”號(Crriser)、“卑拉底士”號(Pylades)、“哥倫拜恩”號(Columbine)、“阿爾吉林”號(Algerine)繼續跟進,與石壁及石壁以東的清軍炮台進行炮戰。由於雙方在火炮性能、彈藥質量、射擊技術等方面的差距,清軍在炮戰中處於劣勢。
下午3時左右,“布朗底”號等3艦打啞了鼓浪嶼上清軍3座炮台,英軍海軍陸戰人員即在該島最東處炮台的右翼沙灘登入,其它步、炮分隊亦隨後登入。英軍很快占領了鼓浪嶼。英艦“摩底士”號、“布朗底”號又強行突入廈門西水道(即內港),打啞了沿途清軍各炮兵陣地,俘獲該處停泊的已經基本完工的26艘清軍戰船。
下午3時45分,輪船“復仇神”號、“弗萊吉森”號拖帶一些小船,載運第18團、第49團,航至廈門島南岸。在“巡洋”號等4艘軍艦的炮火掩護下,英陸軍在石壁東側的沙灘上登入。守壁清軍見勢大部潰逃,部分將士與之肉搏。金門鎮總兵江繼芸見勢不可挽回,跳海自殺。約4時,石壁失守,廈門島南岸的炮台等陣地隨之亦陷。
登入英軍在占據廈門島南岸防禦工事後,向西北方向攻擊前進,其目標是廈門城。各處清軍多次與之交戰,均被擊潰。顏伯燾見此局勢,率領文武官員逃往同安縣城。島上清軍失去指揮,陷入混亂,紛紛潰逃。英軍在占領廈門城東北的高地後,因天色已晚,便停止進攻。
8月27日清晨,英軍攻擊廈門城,當攻至城牆時,發現守軍已於夜間撤走,遂順利占領該城。
此戰,清軍亡總兵1名,副將1名,守備等軍官6名。據後來調查該戰的清方官員稱:廈門島南岸各陣地戰死兵丁40餘名,鼓浪嶼島戰死兵丁33名,受傷37名。但從清方官員奏摺中的戰前派防、戰後回營的數字相比較,廈門清軍總計減員324名。英方的報告稱,英軍在此戰中共戰死1名,受傷16名。
英軍的目的並不是長期占領廈門島,而是通過不斷地打擊清軍,造成軍事壓力,迫使清政府屈服。為此,他們放棄了廈門島,留下軍艦3艘、運輸船3艘、陸軍550人駐守鼓浪嶼,主力繼續北犯浙江,擴大侵略戰爭。
鴉片戰爭結束後,鼓浪嶼仍是英軍手中的抵押物,直至1845年3月,清政府付清絕大部分戰爭賠款,英軍才撤離鼓浪嶼。
第三次廈門之戰失敗的原因,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主要是:
一、火炮技術落後。
二、輕視英軍陸戰能力,無防敵登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