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在清代皇家教育中,對皇子學習的科目有著極為詳細嚴格的要求,練習漢字書法是其中必修的功課。眾皇子因個人性情、愛好等諸多因素,書風不盡相同,各有千秋。
康熙帝自幼怡情翰墨,喜好書法,常在退朝之後與精於書法的文臣觀摩古人墨跡,切磋書藝。他臨寫書帖並不拘於一家,由王羲之到顏真卿,從蘇軾至米芾,無不遍臨,從而形成了博採眾長、清勁剛健的書風。他酷愛董其昌的書法,曾反覆臨寫。其書跡瀟灑秀麗,蒼勁率真,頗得董書的精髓。由於康熙帝的提倡,本來已經日漸衰落的董書又左右了清代書壇百餘年。
圖中康熙帝身穿便裝,左手輕按平鋪於方桌上的宣紙,右手提筆正欲習字,身後屏風上的墨龍暗示著王者尊貴的地位。以中國傳統透視技法畫出的方桌與用歐洲焦點透視法繪製的屏風座形成了畫面中無法調和的矛盾。由此能夠推斷出,這幅作品繪製於西風東漸的早期,是一位學習過西方畫法、但又沒有徹底明了其透視原理的宮廷畫家所創作的。雖然此畫存在不協調的現象,但它依然是中西繪畫交流、碰撞下的有趣的作品,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