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庫車地震台建台於 1971年2月、1971年開始在庫車縣北部崇山峻岭區駐在離縣城32Km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醫院內架設臨時測震台,用573型短周期地震儀進行觀測。17醫院地處秋立塔格構造斷裂,擺房就設在整體岩石上,岩性是砂岩。
發展歷程
由於交通、通訊、生活以及工作等條件的限制, 1975年6月台站從17醫院遷址縣城黨校內。因黨校內工作條件達不到要求儀器未能架起來,至1976年4月遷址縣委幹部招待所內,利用當時的防空洞進行觀測,擺房設在院內深十米左右的防空洞內,因為周圍都是街道馬路,干擾大,因此儀器的放大倍數無法提高,也只有5千倍左右 ,台基是鬆散沉積,使用的押運式維開克。
測震的首要條件是工作條件必須達到要求,放大倍數要達到指標,這樣不得不搬台,於是 1977年8月底台站從縣委幹部執行所搬遷到距離縣城25公里以北崇山峻岭的軍區某部進行觀測,這裡首先工作條件比較好,所處的位置正是秋立塔格大斷裂,擺房設在山體上,岩性是砂岩,放大倍數達3萬倍,使用的是573三分向熏煙微震儀,在北山部隊里從1977年8月一直監測到1979年10月17日。
這裡雖然工作條件達到了要求,但生活、交通、通訊等很多方面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於是 1979年10月17日又從北山部隊遷址到距離縣城1.5Km的城南郊的縣畜牧獸醫站內,擺房設在該單位深度為8m的地下疫苗庫內進行觀測,這裡的岩性全是黃土層、儀器的實用放大倍數達一萬倍,擺房離鄉村公路只有200m,干擾源主要是車輛干擾和周圍人員活動干擾,這裡從1979年10月18日至1982年12月26日工作了三年多的時間。
基本建設
從 1971年至1981年10月間新疆地震局組織選台人員多次選台,但台址一直未能選定,1981年3、4月間又進行選台,4月台址選定開始施工建台,分兩年施工,第一年(1981年)完成了一棟辦公室,第二年(1982年)完成了住宅房、圍牆,進深38米的地下室擺房、廁所等建築。1982年12月現台址全部建成,12月26日台從縣獸醫站內遷入了新台,從1983年1月1日起在現台址投入觀測至今。
觀測項目
1983年1月1日至1993年6月一直使用573地震儀記錄地震。573儀現址的擺房就設在院內,是按設計要求開挖後被覆的土洞地下室進深38m,垂直深度12m,台基是第四紀黃土層,實用放大倍數5 000倍左右,主要干擾源是車輛干擾和人員活動干擾。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為在本台架設無線遙測地震儀, 1988年4月進行了選點(擺房),台址選定,當年施工修建,1989年4月架設MYD-3型三分向三路無線遙測地震儀觀測,2001年11月更換成了CDM-1型。
遙測儀的擺房建在台站西北約 20Km的山溝里,擺房的地理坐標:北緯41°51′11",東經82°51′26",海拔高程1245m,占地建築面積9m 2 ,台基為砂岩,實用放大倍數可達10萬倍,主要干擾源是風乾擾。
1971年2月第一次臨時架台至1983年1月遷入現台址為止,由於工作、生活、交通、通訊等多方面原因本台多次搬台,遷入現址之前均租房,供水供電基本正常,電話通訊都是通過所住單位的總機轉接。
1984年3月曾在573擺房架設了金屬水平擺式傾斜儀進行過半年多的短期觀測,因觀測環境和條件不好而於當年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