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破訥沙二首》

《度破訥沙二首》

詩題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訥沙”。據說唐代豐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鸊鵜泉號稱最大。唐憲宗元和初,回鶻曾以騎兵進犯,與鎮武節度使駐兵在此交戰,詩應是概括了這樣的歷史內容。“破訥沙”系沙漠譯名,亦作“普納沙”清人吳喬曾說:“七絕乃偏師,非必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圍爐詩話》)這首詩主要讚頌邊塞將士的英雄氣概,不寫戰鬥而寫戰歸。取材上即以偏師取勝,發揮了絕句特長。通篇造境獨到,聲情激越雄健,頗得盛唐神韻。

基本信息

作品信息

【名稱】《 度破訥沙二首》
【年代】 中唐
【作者】 李益
【體裁】 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度破訥沙二首
【其一】
眼見風來沙鏇移,經年不省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其二】
破訥沙頭雁正飛, 鸊鵜泉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注釋譯文

注釋

①破訥沙:系沙漠譯名,亦作“普納沙”,《新唐書·地理志七》。
②鸊鵜泉:泉水名。

翻譯

 在破訥沙沙頭大雁正在飛,在鸊鵜泉上戰勝了敵軍的將士們剛剛歸來。一輪紅日從東南方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在廣袤的平沙之上,行進的部隊蜿如游龍,戰士的盔甲銀鱗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閃閃。而整個沙原上,沙礫與霜華也閃爍光芒,鮮明奪目。

作品選析

詩題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訥沙”。據說唐代豐州有九十九泉,在 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 鸊鵜泉號稱最大。唐憲宗元和初,回鶻曾以騎兵進犯,與鎮武節度使駐兵在此交戰,詩應是概括了這樣的歷史內容。“破訥沙”系沙漠譯名,亦作“普納沙”(《新唐書·地理志七》)。
第二首詩頭兩句寫部隊凱鏇越過破訥沙的情景。從三句才寫“平明日出”可知,這時黎明還沒有到來。軍隊夜行,“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時而兵戈相撥,時而 錚鏦之鳴響。棲息在沙磧上的雁群,卻早已警覺,相呼騰空飛去。“戰初歸”是正面寫“度破訥沙”之事,“雁正飛”則是寫其影響所及。首句先寫飛雁,未見其形先聞其聲,造成先聲奪人的效果。這兩句與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異曲。不過“月黑雁飛高”用字稍刻意,烘托出單于的驚懼同工;“雁正飛”措詞較從容,顯示出凱鏇者的氣派,兩者感情色彩不同。三句寫一輪紅日從東南方的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在 廣袤的平沙之上,行進的部隊蜿如游龍,戰士的盔甲銀鱗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閃閃,而整個沙原上,沙礫與霜華也閃爍 光芒,鮮明奪目。這是一幅極有生氣的壯觀景象。風沙迷漫的大漠上,本來很難見到天清日麗的美景,而此時這樣的美景竟出現在戰士的眼前。同時,戰士的歸來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個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們的甲冑發出。這裡,境與意,客觀的美景與主觀的情感渾然一體,物我不分。
清人吳喬曾說:“七絕乃偏師,非必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圍爐詩話》)這首詩主要讚頌邊塞將士的英雄氣概,不寫戰鬥而寫戰歸。取材上即以偏師取勝,發揮了絕句特長。通篇造境獨到,聲情激越雄健,頗得盛唐神韻。

作者簡介

李益像李益像
李益 (748-829)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家居鄭州(今屬河南)。公元769年(大曆四年)舉進士,公元783年(建中四年)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趙。公元797年(貞元十三年)任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公元800年南遊揚州等地,寫了一些描繪江南風光的佳作。元和後入朝,歷秘書少監、集賢學士、左散騎常侍等職。 公元827年(大和元年)以禮部尚書致仕。他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其邊塞詩雖不乏壯詞,但偏於感傷,主要抒寫邊地士卒久戍思歸的怨望心情,不復有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樂觀情調。他擅長絕句,尤工七絕;律體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詩集》2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