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幼年息肉(juvenilepolyp)又稱簡單息肉(simplepolyps),或稱瀦留性息肉,多發生於2~10歲,發病率較高,約占小兒息肉中的80%,為良性含腺體的肉芽腫,多能自愈,尚未見有惡性變的病例,男孩多見。
病因
(一)發病原因
幼年息肉85%為單發,14%為2,3個並發,90%以上發生在直腸或乙狀結腸,多位於直腸內距肛門3~4cm到7~8cm處,少數也可發生於右半結腸,其發生原因可能在過敏的基礎上,由於硬便的損傷,慢性炎症引起,開始腸黏膜呈慢性炎變而有局限性肉芽增生,漸漸增大形成1cm左右直徑的息肉,多呈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結節狀紅色,隨腸蠕動的牽拉息肉根部逐漸形成黏膜蒂,最後隨腫物的增大而蒂變細,直至血運供應不足或蒂扭轉,息肉糜爛,壞死,脫落而自愈(常需1年以上)。
(二)發病機制
幼年性息肉的肉眼形態多是有蒂的,只有很小的息肉無蒂,蒂多細長,不含肌肉成分,息肉大小多為1~3cm,少數小於1cm,息肉頭部多呈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結節狀,也可有分葉現象,多呈紅色,常伴有糜爛或淺潰瘍,組織脆,易出血,組織學上息肉是黏膜病變,包括擴張的充滿黏液的彎曲的囊腺和在突起的固有層中的炎性細胞,腺體含有分化良好的黏液細胞,間質明顯增寬,內有豐富的結締組織,其中含大量的血管和炎性細胞,有時也含少量平滑肌細胞,偶然可發現由於擴張的腺體破裂為基質而引起的異物巨細胞反應,多數病理學家認為幼年性息肉是錯構瘤,由於部分腺體擴張形成囊狀,內有大量黏液瀦留,故又稱瀦留性息肉,一般認為其不屬於腫瘤性息肉,因而不發生癌變,但近期的報導表明,幼年性息肉中可在部分區域出現腺瘤的改變,這些腺瘤成分和上皮的增生可能引起癌變,息肉受糞便的損傷,刺激,經常發炎及小量出血,病理切片可見黏膜上皮細胞及纖維組織增生,同時有慢性炎症浸潤。
治療
(一)治療
低位息肉直腸指檢能觸及者一般均在門診手法摘除。即用手指在直腸內壓迫息肉蒂部,使其在蒂和息肉相接部離斷,一般出血不多。如息肉大而蒂長者可以手指將息肉鉤出肛門外,用絲線結紮蒂部,然後將息肉送還直腸內,俟其自行脫落。息肉摘除後休息1h,如排便或直腸指檢無再出血則可令患兒返家。高位息肉可在乙狀結腸鏡檢或纖維結腸鏡檢下,摘除息肉,以上方法不能摘除時,需考慮開腹切腸摘除息肉,但很少有此需要。
(二)預後
本病對小兒健康影響不大。個別病兒因息肉脫落,可引起大量便血100~200ml,出血均可自停。罕見發生休克而需緊急輸血治療者。多數病兒於10歲內息肉脫落自愈,北京兒童醫院曾連續作過500例病例切片,無一例有惡性變。且臨床觀察也未見過惡性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