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歷史文化
陽城鎮歷史文化淵源據史料記載:原後劉鄉新集村周莊一帶古為陽城,春秋戰國所置,前 506年,蔡滅沈屬楚。因南臨一條發育古老的水道——荊河,取“山南水北為陽”之意,故名“陽城”。
汝南境秦代置陽城縣,既見於《史記》中的唐代人註疏,又見於明、清的方誌資料。《明一統志》卷三十一《古蹟》:“陽城故城在(汝寧)府界,漢置縣屬汝南郡,東漢省入汝陽”。明李本固《汝南志》、清嘉慶《汝寧府志》對陽城故城位置的記載亦同。康熙二十九年《上蔡縣誌》卷之一《輿地誌》記曰:陽城在上蔡縣東南,汝陽、平輿之間。“曹魏(應為東漢)廢入汝陽”。民國年間由藏勵龢先生主編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道:漢代陽城侯國(又稱陽城縣)“在今河南汝南縣界”。所謂“界”,即“境”也。“汝寧府界”、“汝南縣界”即汝寧府境,或汝南縣境。
《史記》和《漢書》,均載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鄉里在陽城。不僅如此,《明一統志》和汝南諸志的纂修者還在《人物誌》中聲明陳勝為汝南人,並為其著重立傳。如《明一統志》卷三十一《人物》:“陳勝汝南陽城(人),少時嘗與人庸耕,秦二世發閭左戌漁陽,勝與陽夏人吳廣,度失期法當斬,謀舉事。”
據上述文獻資料所載(參閱《呂氏春秋·上德篇》“墨者,子孟勝,善荊之陽城君”條、《漢書·外戚恩澤侯表》汝南“陽城繆侯劉德”條以及《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輿地廣記》的記載),汝南陽城名稱的歷史沿革大致輪廓是:“春秋屬沈蔡,戰國屬楚”。在春秋戰國時期原後劉新集村委一帶是楚悼王王族陽城君封國,著名楚辭作家宋玉賦有“惑陽城、迷下蔡”之語。楚悼王去世時,陽城君在喪所圍攻吳起,誤射中王屍,按律治罪當斬,陽城君避難出走,楚收回封地。以後魏不斷聯合韓、齊等伐楚,魏、韓先後占領了楚國上蔡、安城等大片領土。原為楚國領土的汝南一帶成為楚魏二國之境,汝東形成一道楚、魏邊疆線——魏長城(鴻溝)。距魏長城不足8公里的陽城,成為楚國的軍事重鎮。
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置陽城縣,屬陳郡;西漢陽城改屬汝南郡,地節四年(前66年)封宗正劉德為陽城侯。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劉向是劉德之子,王莽尊崇的國師劉歆是其孫。西漢末年王莽攝政,天下大亂,劉德曾孫劉颯(讀sà)嗣位後“敗絕”。東漢光武帝劉秀為削減官僚機構,減輕庶民負擔,去武官進文吏,省並郡縣,陽城併入汝陽。為平輿、宜春、汝陽三縣之地,後宜春、平輿縣裁,盡歸汝陽。1913年汝陽更名“汝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51年4月26日決定,析汝南置平輿縣,汝東八個區劃歸平輿縣,陽城故城也劃入平輿縣境。
經考察,陽城故城位於汝南縣城東北29華里,上蔡縣城東南50華里,平輿縣城西北40華里的原後劉鎮周莊。東漢時因此處地脈高凸,水患不浸,成為世家大族袁安的莊宅。唐代建設陽城寺院,現存有袁氏墓群和陽城遺址及黃鷺殿遺址等。
“陽城”一名不但有文獻記載,也有史實見證。
陽城鎮境內現有陽城故城遺址、戰國魏長城(鴻溝)遺址、戰國楚國的軍事城堡遺址、韓古城、袁家冢、商王廟、洪山廟遺址。從人文淵源上看,自殷商至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為主流,兼容東方齊魯文化、南方荊楚文化、北方燕趙文化和西方秦晉文化等周邊多種文化內涵。西漢末年,佛教東漸,“陽城”之地成了各派宗教勢力競相匯聚之處,境內道觀、塔寺遍布,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並出現了一廟拜三佛的陽城寺院奇特文化景觀。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陽城”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哺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冊的文化名人。陽城是“四世三公”袁安的故里,同時也是袁氏的發祥地。有為反抗秦二世的暴政,發動了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陳勝。洪山廟,遠古名曰“穀神廟”,據考證是殷紂王之子殷洪大難餘生,自號“洪山隱居”(又稱洪山道人)隱遁處,殷洪發明了馬佩嚼,為我國提供馴馬技術,後拜師於原始天尊。傳說《洪範》即撰著於此。洪山廟創修於殷周,歷代重修,今存殘碑斷碣十餘塊。著名的有響石玄武座的“太子千秋”碑。主要殿閣為:洪君殿、先王殿、穀神殿、玉皇閣、牛王宮、馬王殿、龍王殿、奶奶殿、閻王殿等殿宇。
革命鬥爭史略述
1937年秋,原在武漢、開封等地的汝南、平輿籍共產黨員和青年學生劉德勤(劉運福)、馬鴻謨、游志昆(游雲峰)、章振州、張子明、趙文衡(趙風藻)、商毅、左風崗(左明)、萬宗海、詹才華等先後返回家鄉。這批熱血青年,深受“一二?九”運動的影響,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他們大多是汝南六中畢業的學生,經過相互聯繫,發起成立了“汝南青年抗日救國團”。在團章中明確提出:本團是愛國青年的群體團體,宗旨為聯絡各界青年,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凡是具有正義感,主張抗日的人就進行聯合,對破壞抗戰著則無情鬥爭。在國共合作的抗日形勢下,他們取得了當地駐軍的支持,並呈請國民黨汝南縣政府備案批准。
1937年10月,青年抗日救國團在汝南城內後龍庭隆重舉行成立大會,各界代表知名人士近300人應邀參加。大會通了團章,民主推選游志昆為主任委員,趙文衡為副主任委員。團部辦公地點設在後龍庭,下設組織、宣傳、總務三個股。青年抗日救國團建立後,汝東各地紛紛回響,相繼建立 14個分團。陽城鎮的新集、張萬寨分團,負責人劉德勤(劉運福),他們以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為宗旨,以宣傳抗日組織青年、進行募捐、動員參軍、優撫抗日家屬和鍛鍊培養抗日骨幹,原後劉青年抗日救國團在劉德勤的領導下,一直堅持到1939年春,為革命事業作出了極大貢獻。
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南下到達汝東地區,因前有情敵阻攔,後有重兵追擊,為了按上級命令疾行,準時到達大別山區,保障一部分重型武器、軍需設備、被服等,不致途中丟失,甚至落入敵手,經劉鄧首長同意,劉鄧大軍後勤部門留一個營的兵力,以張萬寨北有南馬腸河,東有洪河、茅河,南有荊河,河流繞抱,此寨高壘深溝,固若金湯,河流遮蔽,區位偏僻的特點,出敵不意,建張萬寨兵站,因四周皆敵占區,守軍指揮員反覆走訪寨中各戶民眾,進行保密宣傳,並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與民眾共處,操練亦不出寨門,日夜站崗放哨,使當地土匪望而生畏。秘密從事供應、運轉、收發、保管各種軍用物資的工作。時稱“百裏白區一寨紅”。因駐軍宣傳工作到位,軍民關係融洽,該寨民眾覺悟高,保密工作做得萬無一失,張萬寨兵站一直堅持到汝南解放。
1949年2月,汝南全境解放,為使汝東的區級組織分布趨於合理,中共汝南縣委決定撤銷雙廟、東龍王廟、萬寨3個區,建立廟灣、西洋店、城東(李屯),將射橋更名寺平埠口。汝東設楊埠、平輿、寺平埠口、廟灣、西洋店、城東6個區。各區委領導成員亦進行調整,中共寺平埠口區委書記王登甲,區長郝石清,副區長王心法。
1948年夏,中共射橋區委、區政府在陽城鎮境建鄉村政權。胡志高,原後劉鄉胡嶺村人,胡嶺行政村長,同年被國民黨反動派網羅的土匪武裝殺害於胡嶺村一帶。朱合計,原後劉丁營人,1918年生,1947年參加革命,1948年在萬冢大劉莊犧牲。張文景,原後劉鄉魏莊人,1918年生,濱海軍區戰士,1948年,同張榮耀區長並肩戰鬥,壯烈犧牲於十字路鄉的魏莊一帶。
領導介紹
陳擁華:陽城鎮黨委書記,
田建中:陽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楊文高:鎮黨委副書記 分管城建
王 明:鎮人大主席、分管民政、政法
陳海軍:鎮紀委書記、武裝部長、分管紀檢、武裝
王忠輝: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農業
賀若軍:正科級幹部、分管項目建設
王 玲:副鎮長、分管文教衛生
黃三虎:副鎮長、協助搞好城建
楊 鋒:黨委委員、黨委秘書、宣統委員、分管黨政辦
劉銀松:鎮綜治辦主任、分管計畫生育
黨政機構
陽城鎮黨政機構設“四個中心、兩個所”:
民政所:陳華威 所長
財政所:盛德龍 所長
農業服務中心:王忠輝 主任
計生服務中心 徐小占 所長
文化中心 餘威 主任
村鎮建設中心:徐權 主任
特色產業
全鎮以“農業增效,農民增富,財政增長,農村穩定”為目標,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和特色農業。在穩定58000畝優質小麥種植的基礎上,在張萬寨、孫鮑兩個村委示範種植“鄭麥98”優質品種2500畝。畜牧養殖業迅速發展,今年新上200頭以上的養豬場32個,新建馬李坡、洪山廟、寺埠口3個養殖小區,新增養殖專業戶360戶,全鎮能繁母豬總計4000頭,補貼金額40萬元。全鎮發展專業養殖村6個,現存欄生豬40000頭,年出欄70000頭,大牲畜2700頭,富有豫南最大養鴨基地之稱的陽城現有養殖禽35萬隻,全鎮畜牧業總產值達82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