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相當於小腦半球在頭皮上的投影部位,在枕外粗隆頂端旁開3.5厘米處,向後引平行於前後正中線的長4厘米的直線。
解剖
有斜方肌、頭夾肌和頭半棘肌等;有枕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布有枕大神經、第3枕神經和枕小神經分支等。
主治
小腦後下動脈血栓形成,小腦疾病引起的共濟失調、平衡障礙,頭暈等。
操作
針法:平刺,針尖從上向下刺至皮下帽狀腱膜下方後,每分鐘捻轉達到240-260次,針感頭部痛脹時,有發熱感,持續捻針2-3分鐘,留針5-10分鐘;再捻針1-2分鐘,留針5-10分鐘;第3次捻針1-2分鐘後即起針。
附註
本穴針法與“枕下旁線平行刺”有類似之處,故也可治療針後頭痛,枕骨病等症。
相關論述
《頭針療法》:“平衡區 部位:在枕外粗隆水平線上,旁開3.5厘米,向下引平行於前後正中線之4厘米長線即是。作用:主要治療小腦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