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峽口外東岸七拱山上,有十餘穴墓,那是南朝至隋唐時期的古代僚人的墓葬。峽口西岸為悅來場,正處金流河口之南,是一處重要的關口。元代設峰門水站,明代設峰門水驛,其意均指為三峽之門戶。平羌三峽曲折逶迤約十二公里,順流而上分上、中、下峽,首先進入的上峽名梨頭峽,峽兩岸丹崖翠壁,奇險雄峻。右岸天公山臨江壁立,名觀音岩,岩上有觀音龕,龕上對聯頗佳,大字楷書:“芙蓉關江,嘉陽風水”,高度概括了青神、樂山風物,與觀音岩相對,江左岸是十八羅漢山,山崖上有不少突出於崖壁的石包,形似羅漢,故名。並因之有了“十八羅漢拜觀音”一景。峽內有沱名“魚窩”,是聞名遐邇的江團魚產地。 一座長達近30米的巨型“石棺材”順江平擱,一尊尚未鑿完的“平羌大佛”和彼岸的“雞公石”,更是峽中引人入勝的奇景。
歷來墨客騷人泛舟平羌,大多攬勝抒懷,賦詩作文,詩仙李白“使劍去國,辭親遠遊”至此,也留下了千古絕唱《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氣候
平均氣溫:6.9~27.6
最高氣溫:31.2
最低氣溫:4.1
風速:1~2級
降水量:7.3~173.4
平羌大佛
海通當年路過平羌小三峽,選中此山造佛,由於未能給土地神“管理費”,土地神便只給海通一個晚上的時間,以雞叫為準。不料海通神通廣大,率領眾弟子不到一個時辰就把佛頭完成了。土地神一見慌了神,於是趕緊“勾兌”河對岸的石公雞,要它提前開叫。石公雞見錢眼開,便叫了起來,引得其它公雞也跟著亂叫,使海通不得不停工而去。海通下山時,越走越覺得時間不對,猛然發現河對岸還在叫的石雞公,才明白了是土地神在搗鬼,便一鑿子甩過去,打掉了雞冠子。大佛隔江東岸有一天然獨石,形同無冠的雞公,那就是見錢眼開的“石雞公”。
歷史演變
府河流過廣袤的川西平原,便進入青神縣漢陽壩與樂山接壤的平羌小三峽,這裡有“蜀江第一峽”的美譽。《蜀中名勝記》說:“蜀江至此,始有峽之稱。”
漢代稱熊耳峽,即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所記:“江水又東南徑南安縣西,有熊耳峽,連山競險,接嶺爭高。”南安曾是漢代樂山的縣名,此文準確標明了熊耳峽所在的地域方位,正是今天的平羌小三峽;
到唐代時,熊耳峽又被稱為外江三峽。這有杜甫詩句:“外江三峽且相接”為證‘
熊耳峽在宋代一度成為湖峽;
至明代才開始叫平羌三峽。因峽谷由犁頭、背峨、平羌三峽相連,曲折蜿蜒,幽邃奇險,故以此為名。
另一平羌江說法
古人又把 從三峽至樂山城東這段四十多里的岷江也叫做平羌江,這恐怕和隋唐時期在今關廟附近江岸邊設立過平羌縣城有關,江因地而得名,但當地老百姓口頭上仍習慣府河這通用的稱呼。作為岷江航線的重要港口碼頭,平羌三峽下游出口附近,從唐代開始就設定了水上驛站,配備船隻接送客貨。唐代叫清溪驛,宋代改為平羌驛,李白詩:“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陸游詩:“淡煙疏雨平羌路,便恐從今入夢魂。”都和這裡有關。
旅遊路線
乘坐眉山的班車(流水發車)RMB:24,然後到達眉山後轉乘到青神的班車RMB:7。到達青神,
乘坐樂山經過悅來鄉的班車,在樂山聯運車站乘車(流水)RMB:4.5 . 到達悅來鄉。
有直達平羌小三峽的車,在樂山聯運車站乘車 RMB:4. 到達小三峽景區
PS: 提醒大家的是:由於到悅來鄉和到小三峽的車很早收車,大概是下午6點,而渡口的船收的也很早,大概是下午5點,而到平羌小三峽的直達車班次較少。所以最好是能在下午5點之前 到達悅來鄉,若是船沒有坐到,要返回青神或者到樂山就可能連車也耽誤了。滯留在悅來鄉就只能睡在青青稻 田中了。
遊記
一大早起來,嫂就打來電話,讓我晚上到她家過中秋。我說。不才十四嗎?她說你看今天天有多好,明天就不一定了。我抬眼看天,被窗檐和對面樓房遮檔得只剩下一小塊不等四邊形的天,藍得透亮,對面的房屋的玻璃窗也被陽光照得金光閃閃。也是,成都哪一年中秋有月亮都記不起來了,常常過的都是沒月的中秋。嫂家有一個屋頂花園,賞月還是可以的。可是每年中秋不管有月無月都是在那頂上過的。於是隨口說道,乾脆到外面去看月亮。於是,就得到哥嫂的回響 天擦黑才出發。同車的還有嫂的同學—— 一對下午才從樂山趕過來會同學看月亮的夫婦。當然還有我的女兒。哥說:去哪兒?嫂子說:到平羌小三峽。——呵呵,那在成都以外幾十公里的青神縣。嫂耍心大,說到玩,腳板如同抹了油,四川的山山水水都讓她逛遍了。女兒哭腔著說媽,明天要月考,我沒時間複習了。女兒本來就是讓我連威逼帶哄騙拖出來。我沒吱聲。哥對嫂說你就知道玩,又問我到哪兒?我說近點吧,只要避開城裡的燈。嫂說,還要有水的地方。車就往西北走。 出城就看見月——天上一絲雲也沒有。它低低地掛在東面遠樹的枝稍上。同車的老馬說:明日好打穀。我們笑。他夫人解釋說,從前有個書生,娶了一個農村的老婆,一個十五的夜,書生說:今晚月亮好大,老婆說明日好打穀。樂山人,把“谷”讀成“鍋”。於是我們大笑:笑書生,笑農婦,笑“鍋”,更笑我們。嫂想起了,笑著對哥喝道:不準笑,好好開車。我們又笑。 天黑盡,車行至府河上游的一個農家樂。裡面寥無人跡,我們大聲吆喝,才從暗地裡出來一個赤膊男人,哥問營業不,男人慌連不疊地說:要,要。哥又問有煮花生沒——天才知道他怎么想到煮花生去了。那男人又慌忙不疊地答:有,有。哥來過,徑直把我們帶到河邊的亭子上。他們真是來過中秋節的,帶來一大堆吃食,那樂山的老馬們還帶著當天烤的樂山的甜皮鴨——呵呵,興致真高啊。我不知道若有一個同學召喚,我會不會在數個小時以內,帶著現烤的鴨子,從百十公里以外巴巴地到這荒郊野地里來看月亮。 虧哥想到這個地方,這兒是府河的源頭——也是成都的錦江的源。河水在這兒轉了一個彎,形成很大的一個回水灣。河的對岸是一大遍竹林。這裡離公路遠,東面月亮升起的地方有些暗紅,我知道,那是成都市的燈火。而越往上天越乾淨,純純的墨藍,還有星星在閃爍。 哥他們是要打牌的,他和那個赤膊的人搬來一座活動的雙人鞦韆椅,擺在亭下最底的石灘上,說是讓我和女兒看月的。女兒說要她看書,又讓那人擺了一套桌椅,就著燈光在亭子旁。 ——呵呵,真是各得其所啊。 這幾天都在做一個關於月的FLASH,下載的圖片本來象素就低,再經剪裁,修改,那月亮比個蛋黃還不如。看著東邊升起的月亮,——那種對比太強烈了,似乎感到它是一種有溫度,有生命,有靈性的物類。確實是,樹稍上的月,在澄淨的天宇上,靜靜地閃爍著美麗的淡黃色的光華,雍容華美,超凡脫俗。竹林房舍,田野河流,處處籠罩在這月的淡黃里。人們都說觀月應在高山上,深潭邊。山高是看月小,潭深觀月圓。其實在流水畔觀月也不賴,月影伴著流水的響動跳躍,河水光影交輝,粼粼有致,月儘管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卻更似神異附著的精靈,生動而輕巧,靈異而空澄。這是一副多么生動而至美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