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吞併六國,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後,多次到全國各地大巡遊。公元前211年10月,秦始皇在丞相李斯、管理中央政府內部事務的正卿蒙毅、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宮門守衛宦官兼御印管理官)趙高、小兒子胡亥等人的陪同下,從鹹陽出發,首先到達位於今湖北省安陸市南的雲夢大澤遙祭死在九疑山的舜帝,然後乘船順江而下經過丹陽(安徽省當塗縣西北),抵達錢塘(浙江省杭州市),渡富春江登會稽山(浙江省紹興市南)祭祀禹帝。返京途中,經過吳縣(江蘇省蘇州市),從江乘(江蘇省南京市東北)渡長江而北,沿大海到琅邪 (山東省膠南市),再到之罘(山東省煙臺市北芝罘島),再由之罘沿海西行,走到平原津,秦始皇忽然得病,臥床不起。為使病體儘快康復,他委派蒙毅代表自己返回會稽山,沿途再度祭祀山川神靈以祈福。
相關詞條
-
津
1. 渡水的地方:津渡。關津。津要。問津。2. 口液,唾液:津液。津津有味。3. 汗:遍體生津。4. 滋潤,補:津潤。津貼。5. 中國天津市的簡稱。天津...
漢字釋義 天津市簡稱 古津 -
漳州平原
漳州平原位於閩南沿海地區,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也是福建第一大平原,其面積為566平方公里。漳州平原氣候溫暖溫潤,地勢平坦,河網密布,土地肥沃,農耕條件優...
河口沉積平原 濱海平原 河谷平原 -
霸州益津書院
霸州市益津書院始建於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改建為高國小堂,地處河北省冀中平原東部。2006年初,霸州市投資1750萬元恢復重建益津...
基礎建設 前身及創建者 第一次易地重建 第二次易地重建 益津書院今貌 -
龍津鎮
龍津鎮江西省南昌市龍津鎮位於安義縣西部,全鎮狀如一朵含苞欲放的山茶花,東與東陽鎮北山村相連,南與鼎湖鎮隔河相望,西與靖安仁首鄉山水相連,北與新民鄉白田村...
概況 工業發展 鄉鎮建設 文教科衛 新農村建設 -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又稱三江低地,即東北平原東北部,中國最大的沼澤分布區,在三江盆地的西南部。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三條大江浩浩蕩蕩,匯流...
形成原因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民族分布 南北部分 -
渭河平原
關中平原(Guanzhong Plain),又稱渭河平原(Weihe Plain),渭河盆地、關中盆地,是由斷層陷落地帶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河流沖...
地理環境 地貌特徵 氣候特徵 平原四關 水系狀況 -
益津書院
益津書院始建於元朝至順二年(1331年),宮家莊(宮崗村,今屬河北省雄縣)當為書院之搖籃,而宮君祺當為益津書院之鼻祖。宮家莊位於霸州城西十五里,坐落在大清河北岸。
書院歷史 發展 -
中國四大平原
中國四大平原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關中平原。其中,面積最大的平原為東北平原(35萬平方公里)、最小的平原為關中平原(約4萬平方公里),...
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關中平原 -
平原省
平原省,舊省名,面積約50000 平方千米,平原省大致是春秋時期諸侯國衛國的舊地。中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3月29日,河南新淪陷區被日軍劃為“平原...
歷史 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