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介紹
常銀喜
性別:男
出生:1957年生
感人事跡
1976年,19歲的常銀喜成為一名民辦教師,每月工資6塊錢。6塊錢太少了,他經常餓著肚子站在教室里給學生們講課。
1985年,常銀喜開始自掏腰包資助貧困學生,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有一次,他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個撿破爛掙錢的故事後,決定在學校里發起撿破爛活動,號召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撿破爛,換來的錢用來資助貧困生。他擔任郎中集國小校長後就確立了兩個工作中心:勤儉辦學,改善學校的貧困落後面貌;愛心助學,不讓一個貧困學生流失。為此,他四處奔波,籌措資金。有時為了給學校節省路費,他要騎車往返200多里路程。不僅如此,常銀喜還將多年來積攢下的一萬餘元獎金全部拿出來支援學校建設。他的付出得到可喜回報,前來郎中鄉扶貧的河南省電視台為學校籌資10萬元,與此同時,學校又爭取到危改項目資金20萬元。於是,郎中集國小徹底結束了破房、破院、破桌的辦學歷史,16間嶄新的教室拔地而起,學生們喜氣洋洋搬進新教室。
1989年,常銀喜在鄉村教育工作中成績斐然,濮陽縣教育局決定將他調入縣第二實驗國小,但他毅然放棄了調入縣城的機會。
2002年,河水洶湧,出現洪澇災害,郎中鄉許多農戶家莊稼絕收,近50名學生瀕臨輟學危險。“不能讓一個孩子從學校流失!”他在全校大會上發出倡議。郎中集國小掀起一場“不讓一個孩子從學校流失”的愛心助學活動。常銀喜奔波在愛心助學的路途上。他帶領老師們到每一個學生家中走訪,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他跑遍了郎中鄉的所有村莊。
2004年,由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自發組成的民間公益性團體“濮陽慈善三月愛心社”正式成立。常銀喜馬上就與愛心社取得聯繫,並成為愛心社助學小組的組長。愛心社遵照“聚沙成塔,幫助他人”的志願服務方針,以弘揚中華民族助殘、濟困的傳統美德為宗旨,不斷對黃河灘區的貧困學生進行公益救助,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雷鋒社”,而常銀喜則被鄉親們稱為“愛心大使”。
2005年,在國家關於農村貧困地區學生免費上學的政策激勵下,郎中集國小的愛心助學活動取得顯著成效:有50名貧困學生得到捐助,重回課堂,其中包括9名孤兒。
2009年,24年來,郎中鄉中心國小無一名學生因貧困輟學。常銀喜實現了他在1985年當校長時許下的諾言:愛心助學,不讓一個貧困學生流失。
獎項榮譽
(不完全統計)
濮陽縣“中國小教師特殊貢獻獎”
濮陽市五一勞動獎章
濮陽市勞動模範
2009年河南省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候選人
在常銀喜的帶領下,郎中鄉中心國小先後獲得濮陽縣、濮陽市文明單位
愛心來源
"是父親成就了我這30多年!"這是常銀喜給我們的答案。
常增海老人1961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同年,他放棄了到城市學校教學的機會,站在了教育狀況還十分貧窮落後的故鄉濮陽的講台上;由於教學成績優異,恢復高考後,他被特聘為河南省高考評卷教師和高中招生出題人員,同時,被推選為濮陽市第一、二屆人大代表、濮陽市職稱改革第一、二屆高級評審。
“父親有3件事給我的一生帶來影響。”常銀喜說。
一是,在父親的帶領下,1976年,19歲的常銀喜成為一名民辦教師,每月工資6塊錢。6塊錢太少了,他經常餓著肚子站在教室里給學生們講課。他不想再當老師了,哪怕回家種地也能吃飽肚子。這時,機會來了。一個親戚家自己開辦了農產品加工作坊,生意興隆,急需人手,於是,就選中了樸實肯乾的常銀喜。每月工資30元啊,比在學校的工資多了5倍。他決定辭職前去,父親卻斷然拒絕了親戚家的好意。父親對他說:“教師這個職業的價值不是工資多少可以衡量的,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做一名讓學生滿意的好老師!”
從此,父親每個月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6塊錢來給他,讓他不餓肚子;常銀喜打消了辭職不乾的念頭,一心撲在了教學上。
二是,1989年,由於常銀喜在鄉村教育工作中成績斐然,濮陽縣教育局決定將他調入縣第二實驗國小。常銀喜非常高興:與鄉下相比,縣城裡的環境自然是更優越了。當時,調令已經下達,但是,父親再次出面將調令擋了回去。父親說:“最需要你的地方是農村,你最需要的地方也是農村課堂,你到了縣城,村裡的孩子們怎么辦?”
常銀喜聽從了父親的安排,放棄了調入縣城的機會。
三是,一天,常銀喜到父親所在學校看望老人。吃過午飯,父子倆正在宿舍說話,這時,門被推開,一個男生走進屋裡“撲通”一聲跪在了父親面前,哭著說:“謝謝恩師,讓我考上了大學……”
這個名叫王宏亮的男生是濮陽縣黃河灘區白罡鄉一個因家境貧困輟學的孩子。
“年初,父親在上課期間發現窗外站著一個男孩子。當時,漫天飛雪,天氣很冷。下課後,父親來到他面前。他告訴父親,自己家裡姊妹多,年齡又屬他大,父母身體都有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他只有輟學在家;但是,他不想放棄高考,祈求父親能幫助他,父親答應了他的請求。當天,父親就找到校領導說明了情況,隨後,將王宏亮安排進教室。父親和同學們一起出錢捐款解決了王宏亮的吃飯、住宿問題,直到高考。”常銀喜回憶說。
王宏亮同學的“一跪”給常銀喜帶來極大震撼。父親,僅僅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但他卻以自己的責任心和愛心改變了一個農村孩子的命運。從此他以父親為榜樣,為改變貧困農村地區的教育現狀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父必有其女。常銀喜在父親的引領下走上了國小代課教師的崗位,2002年常銀喜的女兒常瑞芳也成為一名代課教師,每月工資80元。80元工資意味著清貧,也意味著付出。
“爺爺和爸爸是我心中敬佩的人,所以,教師這個職業是我從小就嚮往的。”常瑞芳說:“爺爺、爸爸並沒有強迫我選擇教育,他們尊重我自己的選擇。雖然有很多次機會我可以離開講台,但我和學生們結下了情緣,離開學生我的心裡就沒有寄託。”
在年收入不到1000元的鄉村學校講台上,常瑞芳老師一站就是5年。為此付出5年的青春,值得嗎?
“我既然選擇了,就不會抱怨,”常瑞芳平靜地回答:“爺爺44年的教學生涯對我來說是一個奇蹟。他沒有給我們晚輩留下物質財富,只給我們留下了教師這個沉甸甸的稱號。對於我們農村教師來說,甘於清貧、勇於奉獻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現實的寫照。”
常瑞芳老師又高興地說:“2007年我們濮陽縣公開招聘正式教師,我被錄取了!爺爺和爸爸都誇我有志氣有本領。”
常瑞芳說:“爺爺、爸爸的愛心教育是一個需要傳承發揚的教育方法,一些傳統、保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需要改革。尤其是鄉村學生,有著與城裡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徵,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據學生們不同的特徵狀況展開教學。”她的學生常瑞娜在“全國小學生讀書寫作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她被大賽組委會評為“優秀輔導老師”;她的學生張亞楠在《小學生學習報》舉辦的徵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她自己也奪得本次大賽“優秀輔導老師”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