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氣候
![常氏靜園](/img/0/a75/nBnauM3X3gjN1IDO1UzM3Ez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1M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時數2662小時,無霜期158天,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小。
景區介紹
常家莊園宅院區之北是園林區,包括靜園及遐園、獅園兩個園中園。街道南側沿街開有各種商鋪,是族人生活消費的供應設施,也是莊園的南封閉線。
常氏靜園占地120餘畝(8萬多平方米)的靜園,是常氏家人休閒、遊樂和陶冶情操的場所。常氏將其冠名為“靜園”,非常清楚地表達了主人修建這座園林的追求和目的。“靜”是一種對大自然的回歸,是一種“出世”的追求,表達了一種超然世外的心態。
規模布局
![常氏靜園](/img/1/6af/nBnauM3X3AjM3kDNzMDO1IDN0MTM2MTOzIjMwADMwAjMxAzLzg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匾:靜園——源於《道德經.歸根第十六》:“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萬物紛紜生息,最終回復各自的根本,就叫做“靜”;而靜中又孕育著新的生命,這就是自然的常規。知道並尊重這種常規,才是明智和高明的。
聯:漁躍龍翔瀛海新波添夜雨,鸞棲鳳噦南山喬木長春陰。
清楊二酋書。瀛,湖澤;噦,鳥鳴聲。大意為:在大自然中的飛禽走獸、江河湖山、魚蝦植物、風雨變化都能各得其所,這才是人類理想的家園。靜園始建於乾隆、嘉慶年間,完成於光緒初年。在全部建園過程中,正值我國造園藝術水準的高峰時期,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園林均體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具有雄厚經濟實力和深刻文化底蘊的常氏家族自然會不惜重金、傾力而為。
由於常氏族人歷代不息、來往於大漠與江南之間,也就決定了靜園所具有的精緻、肅穆、空靈、通透的文人寫意山水般的高雅格調,和其融北派的質樸大方與南派的小巧細膩於一體的不同特色。在此前提下,讓南北迥然不同的園林風格得以融匯貫通,使其更具備人性化特點,達到一園一境界、一景一畫圖的效果,就成為靜園最令人感到獨具魅力的看點。
靜園水系
![常氏靜園](/img/8/8f4/nBnauM3X0gTNxAjN0UzM3EzNwUTMwcTOykzMyQTNwAzMxAzL1M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潭的北岸連線著一條曲折蜿蜒的溪流,叫曲溪。取兩晉文士厭惡喧囂繁鬧,喜愛自然山水,常常以曲水流觴自娛之意。
與曲溪的西端相通的這片十餘畝大小的湖面,就是靜園水系的主景——昭余湖。昭余湖雖然不算大,但它的歷史卻非常悠久。相傳在大禹治水時,山西晉中一帶有“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的典故。其實在大禹時期,還沒有“晉陽”這個地名;而當時的晉中盆地也還是一片汪洋,名字叫“沼余祁澤”;中心在現在的祁縣一帶。
大禹退水後,晉中大地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湖泊,後來有的成了良田,有的成了窪地,有的仍為湖泊。(如太原市西南的晉陽湖)而常家莊園的中心地帶原來就長年積水,長滿了蘆葦水草,因為它同屬沼余祁澤殘留的為數不多的水域,所以人們仍習慣地稱之為“昭余湖”。
在靜園水系中,除了自成體系的小石潭、曲溪、昭余湖外,還有三處獨立鑲嵌於園中的小池,那就是位於遐園中的洗筆池、石雲軒書院中的方正池和遐園外的小荷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