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常州近園又名靜園、惲家花園,興建於清朝的乾陵年間,坐落在常州市長生巷的常州賓館之內,是江南地區最具清初明末風格的。近園南北長80米,東西寬64米,雖只不過區區數畝的面積,然則構思奇巧,窮盡畫理,山巒花徑,楚楚可人,更似惹人喜愛的小盆景,濃縮了明清園林的精華所在。
常州近園中的山水花木,亭台樓榭,精細而雅致,處處體現了“淡語皆有味” 的意境。再看其園林的造景,格局不俗,質樸大方。近園的亭台樓闋等建築,大多環山繞水,錯落有致,非常注重比例的適度。其北面的“西野草堂”傍水而建,是主人宴請賓客之地。西南方向有“天香閣”、“安樂窩”以及臨池水的“得月軒”。再向北行便是“秋水亭”,一路下去是“虛舟”、“容膝居”、小逕往還,清幽自然,極負“遠山近水自成趣”的意境。東側廊牆內嵌有名人書條石30副。近園現已闢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時任江西提學的清順治年間進士楊兆魯,在外為官多年,終於,敵不住風雨和年事,於康熙六年(1667年)因病還鄉。龍城書院注經堂後有廢地六七畝,還鄉的楊兆魯看中了這方寶地,於是買下廢地建園築宅,鑿池堆山。歷時五年,已“近乎園”,主人故將此園謂之“近園”。
常州人在造園中歷來不肆張揚。在私家園林中,有六七畝地,數十間房,已不是“近乎園”的概念,而是確確實實擁有一園之勝,尋常百姓不可多見。主人在園內開鑿鑒池,池周環以亭、台、樓、軒,池北建有“西野草堂”,坐北朝南,備以奇草異木,這裡成為主人迎來送往的重要場所。
從造園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歸隱後的意境:園之中央為全園最高處,周圍環水,堆置假山,築亭一座,名“見一亭”;左有層樓“天香閣”,右有書齋“安樂窩”;臨池有“得月軒”,園西有“秋水亭”。迴廊匝繞,過“虛舟”可入“容膝居”;過小橋可達“三梧亭”,亭下有“垂綸洞”。西南辟有菊圃,圃前築以“四松軒”,軒左建有“欲語閣”,園內栽種樹木數百株……如此近園,給人以城中山林、會稽蘭亭之感。
楊兆魯築園,一方面是為了告老還鄉後圖個悠閒生活,另一方面是為了寄託自己的一番情懷。園成以後,楊兆魯便邀王石谷、惲南田、笪重光等書畫名家在園中雅聚,作畫題詩。楊兆魯自撰《近園記》,王石谷作《近園圖》,笪重光題跋。清初書畫巨子相聚常郡,可謂盛事,一度成為州人佳話。
世事盛極必有衰。清同治初,近園已歸士紳劉雲樵所有。至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邑人惲彥琦又以6萬兩銀從劉家購得,經惲氏修葺後改稱“靜園”,時人又稱“惲家花園”。
乘車線路
公交始發站:火車站 1. 乘12路 第一醫院下 步行至常州賓館2. 乘b22(或219) 第一醫院下 步行至常州賓館
3.乘210 常州賓館下
4.乘29路 縣直街下 步行至常州賓館
5.乘b11 人民公園下 步行至常州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