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頜龍是1859年在德國發現始祖鳥的地方發現的小型獸腳類恐龍。成年美頜龍只有70厘米長,身體不過母雞般大小,身後拖著一條超過身體一半的尾巴。這種恐龍體形纖細,窄頜細頸,其特徵是肢骨中長,身體輕巧,後肢細長,口內長滿尖利的牙齒

中華麗羽龍長2.37米,是美頜龍科最大的一種,是德國的美頜龍以及朝陽的中華龍鳥的2-3倍大,因而以 “巨型”作為它的種名。
巨型中華麗羽龍也有長長的尾巴,有49個尾椎骨。它的頭骨後半部、頸部、臀部、尾部兩側、四肢的部分區域可見清晰的細絲狀覆蓋物,與中華龍鳥的皮膚衍生物相同,因而它的屬名為中華麗羽龍。它的手掌與肱骨和橈骨之和一樣長,相當長的手部剃骨,尺骨鉤狀突縮小。這些與東方華夏頜龍十分相似。
中華麗羽龍的發現揭示了一些美頜龍類的新的特徵,如它們都具有三個有功能的手指,而不是過去認為的兩個。
大頭、鋸齒的牙齒,短粗的前肢表明,巨型中華麗羽龍是一個兇猛的獵手。過去在美頜龍以及中華龍鳥腹中發現的未消化的蜥蜴骨骼已表明了美頜龍類的食肉類特點。而在巨型中華麗羽龍的腹中發現有一節不完整的腿骨,屬於一隻馳龍類恐龍,由此進一步證明美頜龍類屬於主動的食肉恐龍。
中華麗羽龍是在北票市上園鎮橫道子也屬於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的,距今1.25億年。
科研價值

鳥類的起源是複雜的問題,當更多證據被發現後,或許還有其他的解讀(現在普遍認為,中華龍鳥是鳥類最早的祖先)。
今天鳥類的羽毛兼有保溫和飛行的功能。雖然恐龍的羽毛結構比較簡單,還不能和鳥類的羽毛相媲美,但保溫的作用應該是有的。體表的保溫結構是熱血動物才有的,比如鳥類的羽毛,哺乳動物的毛髮都是很好的保持體溫,防止體熱散失的結構。據此,可以認為帶毛的恐龍有可能是熱血的。所以帶毛恐龍的發現為熱血恐龍的觀點再次增加了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