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黃昏:大清帝國最後的一抹笑容和悲愴

帝國黃昏:大清帝國最後的一抹笑容和悲愴

《帝國黃昏:大清帝國最後的一抹笑容和悲愴(1840-1911)》分為四輯:“睜開眼看”,是帝國黃昏思想文化的一大特徵,也是帝國難以應對的真正危機所在。於是,醒者與睡者,喚醒與催眠,就形成了帝國黃昏有趣的思想文化景觀。第一輯所展示的,就是它的點滴。第二輯的歷史跨度是從百日維新失敗到革命高潮形成。第三輯是帝國崩潰之際的一些局部和細節。第四輯稱作“末日的權貴”。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帝國黃昏:大清帝國最後的一抹笑容和悲愴(1840-1911)》是一本關於晚清政治思想和學術文化的書,作者李新宇用了隨筆的寫法,以清末幾十年為考察時間段,通過不同的側面疊加成清帝國崩潰之前的風景圖,重新解讀歷史的細節。通過對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的敘述,重現了風雨飄搖的晚清帝國最後的努力和無法避免的崩潰。

作者簡介

李新宇,男,山東青州人,生於1955年2月,1978年考入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後任教於曲阜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現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和研究,同時涉及20世紀中國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大夢誰先覺》、《愧對魯迅》、《走過荒原》、《魯迅的選擇》、《吶喊點評》、《愛神的重塑》、《中國當代詩歌藝術演變史》、《中國當代詩歌潮流》、與人合作出版有《新時期小說的文化選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批判》、《水滸傳》《三國演義》批判,主編有《新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中國當代小說發展史》、《新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這是一本關於晚清政治思想和學術文化的書,用了隨筆的寫法,可當一本晚清小史來讀。關於晚清的著作極多,但作者能在常見的史實中別有發現,特別是能把當下生活的感受與歷史相聯,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穫和聯想。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謝泳
收集在《帝國黃昏》中的文字,我曾先後在李新宇先生的“學者莊園”讀過,常有會心之處。我所讀到的,不僅是對那段歷史明晰的描述和新鮮的見解,更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面對帝國黃昏的感受和內心私語。
——著名學者、自由撰稿人傅國涌
為文從容,敘事清晰,是新宇師一貫的風格。史家眼光與文人情懷兼具,念茲在茲者,惟國運與人心。
——詩人朵漁
我們在一起吃飯、聊天,新宇所談最多的是知識分子百年史,他的文學研究和歷史研究都圍繞這一主題。“穿越遮蔽”、“回到現場”、“走出精神疫區”是他的常用詞。每當談話深入的時候,他的臉上就會失去笑容,浮上一層深深的憂鬱。
——《文藝爭鳴》編審朱競
作者對歷史材料的分析甚為精湛,角度特別,落筆有神,表面冷靜,裡面卻是火熱的激情。我喜歡兩類文字,一類如高爾泰,滄桑歷盡後的真誠和深刻;一類如李老師,洞察歷史後的冷靜熱情。他們都是懂愛的。
——天津人民出版社編輯伍紹東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關於晚清政治思想和學術文化的書,用了隨筆的寫法,可當一本晚清小史來讀。關於晚清的著作極多,但作者能在常見的史實中別有發現。特別是能把當下生活的感受與歷史相聯,讓人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穫和聯想。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謝泳
收集在《帝國黃昏》中的文字,我曾先後在李新宇先生的“學者莊園”讀過,常有會心之處。我所讀到的,不僅是對那段歷史明晰的描述和新鮮的見解,更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面對帝國黃昏的感受和內心私語。
——著名學者、自由撰稿人 傅國涌
為文從容,敘事清晰,是新宇師一貫的風格。史家眼光與文人情懷兼具,念茲在茲者,惟國運與人心。
——詩人 朵漁
我們在一起吃飯、聊天,新宇所談最多的是知識分子百年史,他的文學研究和歷史研究都圍繞這一主題。“穿越遮蔽”、“回到現場”、“走出精神疫區”是他的常用詞。每當談話深入的時候,他的臉上就會失去笑容,浮上一層深深的憂鬱。
——《文藝爭鳴》編審 朱競
作者對歷史材料的分析甚為精湛,角度特別,落筆有神,表面冷靜,裡面卻是火熱的激情。我喜歡兩類文字,一類如高爾泰。滄桑歷盡後的真誠和深刻;一類如李老師,洞察歷史後的冷靜熱情。他們都是懂愛的。
——天津人民出版社編輯 伍紹東

圖書目錄

醒者與睡者
最先醒來的人們
容閎的事業
1881:留美少年的遭遇
醒者郭嵩燾
嚴復與郭嵩燾
鐵路史“趣事”
皇宮生活點滴
教案為什麼那樣多
國人眼裡的洋人
甲午硝煙深處
康有為的理想
振聾發聵的《仁學》
通往崩潰之路
1900年夏日的北京
慈禧和她的“義民”
毓賢的忠心
大學士徐桐
關於“中國國會”
廢科舉之後的讀書人
嚴復與一份學生考卷
海外成長的留學生
章太炎的“亡國紀念”
理想與熱血
誰是帝制終結者
新軍:帝國永遠的痛
是誰領導了辛亥革命
10月10日那一天
開國都督黎元洪
革命前後的咨議局
改良與革命的賽跑
立憲派的一個問題
保路:百姓的維權運動
嚴復給莫里循的一封信
勿忘隆裕太后
袁世凱:“竊國大盜”還是“共和元勛”
末日的權貴
載灃這個人
慶親王怎么了
善耆的開明與頑固
可愛的蔭昌
倒霉的端方
良弼:末日忠臣的命運

序言

本書收入的,是我近幾年陸續寫下的一些關於清末歷史的隨筆,內容則是帝國黃昏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情景碎片。
因為是碎片,不同的排列組合顯示的意義自然略有不同。所以,在編輯成書的過程中曾幾經反覆,最後才確定了現在的結構。然而,缺陷仍然是存在的:一是每輯一個大標題,題內之義,應該是方方面面都顧到,但一些問題我在別的著作中已有論述,不宜在此重複,這就造成了某些殘缺。二是各篇關注的只是具體的問題,而作為大背景,卻沒有合適的地方作整體的交代。
所以,借序言的篇幅,我想多說幾句,也算對碎片做些連綴,以期對整體有所補益。
眾所周知,1840年那場中英之戰是一件大事。其重要後果之一,就是開啟了這個古老帝國的現代化進程。對於帝國統治者來說,全面的現代化自然是不情願的,所以必然要有所抵制,即使被迫無奈,也只能在絕對控制之下進行有選擇的現代化。所以,自嗚鍾、望遠鏡之類的玩藝兒是不拒絕的,洋槍洋炮也不拒絕;技術雖然被視為“奇技淫巧”,最終卻是主動派人前去學習;修鐵路、開礦山雖幾經周折,但最後還是接受了……原因眾所周知,因為它對帝國的確有益。統治者並不愚蠢,所以不難明白:器物層面的現代化,技術層面的現代化,經濟領域的現代化,軍事裝備的現代化,都是必需的。要鞏固帝國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倫理秩序,要有效地抵抗外來壓力和維護皇家的尊嚴,這一切都不能拒絕。只有政治制度和倫理原則的現代化是可怕的,危及皇家對大好河山的所有權和統治權。祖宗千辛萬苦打來的江山,豈能輕易拱手讓於草民?所以,面對外來的東西,絕不能全盤照收,而是要根據特殊國情而有所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拿來西方現代的科學技術、武器裝備和經濟發展成果鞏固大清固有的統治秩序。
然而,這樣的如意算盤卻只是皇家及其家奴的一廂情願,直到最終也未能實現。帝國統治者一直把“西夷”當作敵人,但這敵人的最大威脅並不在於戰場上的力量和戰後的割地賠款,而是在於國門打開之後形成的對比,以及臣民在這對比之下產生的覺醒、叛離和反抗。所謂國門的打開,必然是逐步的、有限的,並非所有臣民都能及時看到門外事。所以,最初的覺醒者數量和程度都必然有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山擋不住,畢竟東流去,一群又一群的人陸續睜開了眼睛。
“睜開眼看”,是帝國黃昏思想文化的一大特徵,也是帝國難以應對的真正危機所在。原因眾所周知:只要沒有對比,生下來就被套上鎖鏈的孩子也許並不覺得帶一條鎖鏈跪爬而行有什麼不適,但是,一旦看到自由人奔跑跳躍的姿態,情況就不同了,無論“皇恩浩蕩”的教育多么有效,都難免會羨慕另一種生活。由羨慕而生嚮往,由嚮往而生追求,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而不能醒來、不願醒來,甚而害怕醒來的現象,也是常見的;為民眾的醒來而頭疼、而費盡心機的現象也是常見。
於是,醒者與睡者,喚醒與催眠,就形成了帝國黃昏有趣的思想文化景觀。第一輯所展示的,就是它的點滴。
第二輯的歷史跨度是從百日維新失敗到革命高潮形成。無論哪一個王朝,在其面臨危機之際,最先出場的總是“補天派”。對於清帝國而言,真正嚴重的危機到來,不是鴉片戰爭,也不是太平軍起義,而是甲午中日戰爭。因為在此之前,對內平叛的力量還是有的,對外老大帝國的餘威外人難以估摸。尤其是太平軍被平息之後,國家經濟迅速發展,軍事力量明顯增強,海軍進入了強國之列。然而,日本人毫不留情地把紙老虎捅破了,敗絮狼藉,帝國的虛弱暴露無遺。
正是在這個背景上,一代補天者登場了。嚴復痛陳時弊,康有為公車上書,一大群官員和士人被打動,要找出問題,修復帝國大廈。被稱作維新派的這群人很幸運,也很不幸。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一個有志改革的皇帝,得以登台表演。不幸的是他們所要進行的改革已經不是像洋務派那樣為帝國進補,而是要為帝國動手術,嚴格說來,實屬與虎謀皮。因為改革一旦成功,國家的性質就變了。維新的榜樣是英國和日本,但眾所周知,英國和日本名義上雖是“帝國”,而實質上卻並非“帝國”,而是“民國”,主權不屬於皇家,而是屬於國民。以此為藍本進行政治改革,最終必然涉及國家主權的轉讓。在迫使皇家就範的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這樣的改革失敗是必然的。所以,六君子被殺,光緒帝被禁,康梁逃亡,維新無果而終,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事情並未終結。慈禧太后能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垮維新派,卻不能打垮支持維新的西方列強。現實讓她很不高興:大清帝國殺大臣、廢皇帝都是內政,外人憑什麼說三道四?外來的壓力讓她忍無可忍,可惜沒有足夠的實力。於是,民間力量被發現了:義和團。發動民眾,利用民眾,顯示的是政治家的高明。從某種意義上說,義和團運動就是一場最高統治者發動底層民眾抵抗政治改革的運動,也是一場依靠底層民眾對付外來壓力的運動。慈禧太后有足夠的聰明,但她的估計還是不準:義和團有能力把信洋教、用洋貨的百姓殺掉,卻最終打不過洋人。燒教堂、殺教士、攻打使館,只能帶來更大的麻煩。
太后親自發動和領導的這場民眾運動的失敗,是大清帝國的一次大潰敗。“兩宮西巡”不說,只是“中國國會”和“東南互保”的現象,就已暴露了帝國統治的體。議和成功,太后和皇帝回宮,拒絕改革已是不可能,所以要實行新政,但統治者面對的是真正的兩難局面:拒絕政治改革,是崩潰;進行政治改革,最終勢必要把國家主權拱手讓給國民,帝國統治還是崩潰。這是愛新覺羅家族和朝廷權貴不情願的。不情願的情況下進行改革,必然要盡力拖延。可惜的是,拖延又助長了革命。章太炎等革命者和留學生不再承認自己是清國子民,意義不只是一種態度。廢科舉、興學堂、派遣留學生,本是為了帝國的復興,結果卻適得其反:培養維修工,造就了掘墓人。
第三輯是帝國崩潰之際的一些局部和細節。談及辛亥革命,教科書一般都要從孫中山和同盟會講起,但考察武昌起義和各省獨立中的事實,卻常常與他們關係不大。辛亥革命的偉大功勳是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帝制,那么,誰是帝制終結者?歷史的事實告訴人們,包括方方面面,包括許多人。率領士兵打響首義第一槍並成功拿下武昌城的下級軍官,起義爆發後出任都督的黎元洪,費盡心機促成清帝退位的袁世凱,最後做出退位決定的隆裕太后,都是不該被忽視的。正是他們,與革命鼓動家、刺客、烈士一起完成了終結帝制、創建共和的偉業。黎元洪、袁世凱、隆裕太后,在終結帝制、創建共和中的貢獻別人無法取代的。他們當時被廣為傳頌,而後來的歷史敘述卻遮掩和塗抹了他們的身影。這一輯所做的,就是揭示那些常被忽略和掩蓋的史實。
第四輯稱作“末日的權貴”。在其開始,打算寫的是“末日的王爺們”,但王爺沒有寫完,卻覺得並非王爺的幾個人更值得一寫,於是只好改標題,王爺成了權貴。權貴的範圍更大,應該寫更多的人物,我卻不想為湊數而多寫,所以很不完整。這裡所寫的,只是一些有特色的人物。他們在歷史的大事件中所作的選擇,以及最終的命運,包含著豐富的時代文化密碼。帝國大廈崩潰之際,同樣是朝廷權貴,不同的選擇顯示著不同的性格,也顯示著智愚不等,卻無不由此決定了自己以及家人的命運。
除此之外,需要說明的還有兩點:
首先,面對歷史,少數專業人士當然可以通過原始資料得以了解,但對一般讀者而言,主要知識來源卻是教科書。但眾所周知,教科書常常並不能客觀公正地面對歷史。為了某種政治需要,遮蔽和改寫是難免的。帝國黃昏的那段歷史,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呈現於人們面前的,已經更多的是積塵與污泥、油漆與金粉。若要認識其本來面目,需要艱難的拂拭和剔除。本書所致力的,不過是努力走近歷史現場,揭示某些細節,以求貼近歷史真相。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關於這段歷史,尤其是與辛亥革命相關的人和事,遮蔽和改寫並不始於當代,而是早在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了。只要認真考察我們走過的路,就不難看到,民國初年的歷史敘述雖然紛亂,但眾說紛紜在相互抵消之後的結果還比較客觀。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後,關於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敘述就完全不同了。包括黎元洪、袁世凱等人的淡化和醜化,包括孫中山等人的強化和神化,其實都是為適應國民黨人重構革命史和否定“北洋軍閥政府”而進行的。隨著北伐之後的“民國”變為“黨國”,教科書的編寫必須“符合黨義”,歷史敘述就承載了濃重的黨國意識形態。時至今日,如果我們仍然不能超越國民黨的意識形態,真是有負清末民初的歷史,有負參與終結帝制、創立共和的人們。
其次,流行的歷史敘述常常為了奔向某種主題而忽略了歷史的多層面,而且即使面對事實,也不能做出公正的評判。究其原因,常常是因為學者被某些觀念上的原則所左右,而忘記了常情和常理。所以,面對歷史,除了穿越遮蔽、回到現場之外,還應回到常情和常理。所謂歷史,說到底是由生活於其中的那些活生生的個體構成的。他們有愛、有恨、有私情、有偏好,有七情六慾,有偉大和渺小。正是這樣一些人的所作所為構成了一系列事件,從而構成了歷史的基本內容。面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是讓自己囿於流行的概念,還是設身處地,從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的角度,去體會和理解他們?我的選擇是後者。因此,在對人物和事件進行分析和評價時,就不想受流行視角和標準限制,而更多地回到人的立場,從人的角度看問題。比如,人們大多認為隆裕太后軟弱無能,但換一個角度,那軟弱和無能是否也體現了她的英明和偉大?她所缺少的,是為保衛大清江山不惜血戰到底的氣概,但正因為如此,結束帝制的事業少流了許多血。為什麼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珍惜別人的生命,就偉大?避免了血流成河,並且讓皇室和滿蒙貴族在改朝換代的大動盪中平安活下來,就不偉大?其實,只要多一點人情和人性,多一點人道關懷,多為普通的生命個體想一想,就可以看到,軟弱與妥協,有時比血戰到底更偉大。只用某種英雄的模式去衡量人,忘記了人之所以為人、英雄之所以為英雄的諸多重要層面,暴露的是時代造就的精神偏枯。這正是我們這個改革開放的時代需要努力克服的。
由於水平所限,本書肯定有不少失誤,還望專家和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作者
2012年4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