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丹姆規劃

"5世紀希臘建築師希波丹姆規劃的一種以棋盤式道路網為骨架的城市布局形式。 在此之前,古希臘城市多為自發形成的,沒有統一的規劃;自此以後,這種城市布局形式被奉為典範。 從那以後

公元前 5世紀希臘建築師希波丹姆規劃的一種以棋盤式道路網為骨架的城市布局形式。這種布局形式在公元前2000多年埃及的卡洪城、美索不達米亞的許多城市以及印度的摩亨朱-達羅城等的城市規劃中已經套用,並在重建希波戰爭中被毀的許多城市中付之實踐,形成體系。在此之前,古希臘城市多為自發形成的,沒有統一的規劃;自此以後,這種城市布局形式被奉為典範。
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臘哲理,探求幾何圖象和數的和諧,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典型平面為兩條廣闊並相互垂直的大街從城市中心通過,大街的一側布置中心廣場。街坊面積一般較小,以他主持規劃興建的城市米利都為例,最大的街坊僅寬30米,長52米。
希波丹姆根據古希臘社會體制、宗教和城市公共生活要求,提出把城市分為三個主要部分:聖地、主要公共建築區、住宅區。住宅區分三種:工匠住宅區、農民住宅區、城邦衛士和公職人員住宅區。
希波丹姆的規劃形式主要體現在他本人的實踐中,如:公元前475年左右他主持米利都城的重建工作;公元前446年左右規劃了雅典附近海港城市庇拉優斯;公元前433年規劃了塞利伊城(在今義大利)。從那以後,古希臘城市,特別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臘殖民城市,大都按希波丹姆規劃形式建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普南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