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柯克,A.

希區柯克,A.

英國電影導演。1899年 8月13日生於倫敦,1980年4月 29日卒於美國洛杉磯。早年曾求學於倫敦聖伊格內修斯學院,後又進工程航行學校,學習機械、電力、動力和航海。19歲在電報公司任職,同時在倫敦大學進修藝術課程。1920年跨入電影界,在好萊塢名演員拉斯基公司新成立的倫敦分公司當字幕設計員;不久,升為主任,並指導拍攝無對白的場景。1922年,M.巴爾康開辦製片廠,讓他當助理導演,同時還兼做編劇、藝術指導。拍攝了《女人對女人》(1923)、《惡棍》(1925)等片,1925年升為導演,拍出了《快樂的花園》,但他認為他的第三部影片《房客》(1926)才是自己第一部得力作品,並從此開始拍攝使之成名的“驚險片”。他執導的《訛詐》(1929)拍了一半又改為有聲片,在運用音響的手法方面,有許多創新,為其他導演後來所採用。

希區柯克,A.

正文

希區柯克,A.英國電影導演。1899年 8月13日生於倫敦,1980年4月 29日卒於美國洛杉磯。早年曾求學於倫敦聖伊格內修斯學院,後又進工程航行學校,學習機械、電力、動力和航海。19歲在電報公司任職,同時在倫敦大學進修藝術課程。1920年跨入電影界,在好萊塢名演員拉斯基公司新成立的倫敦分公司當字幕設計員;不久,升為主任,並指導拍攝無對白的場景。1922年,M.巴爾康開辦製片廠,讓他當助理導演,同時還兼做編劇、藝術指導。拍攝了《女人對女人》(1923)、《惡棍》(1925)等片,1925年升為導演,拍出了《快樂的花園》,但他認為他的第三部影片《房客》(1926)才是自己第一部得力作品,並從此開始拍攝使之成名的“驚險片”。他執導的《訛詐》(1929)拍了一半又改為有聲片,在運用音響的手法方面,有許多創新,為其他導演後來所採用。在完成《三十九級台階》(1935)和《失蹤的女人》(1938,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兩部傳世之作以後,他去好萊塢導演《蝴蝶夢》,該片獲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後來每年都有他的新片問世,他那富於幽默、擅長製造懸念的手法風靡了世界各國。年輕一代導演如法國的F.特呂弗C.夏布羅爾,英國的L.安德森以及美國的P.波格丹諾維奇等都承認他對他們的個人風格產生的影響。希區柯克在好萊塢導演的30部影片中,《救生船》(1944)、《愛德華大夫》(1945)、《後窗》(1954)、《精神病患者》(1960)都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提名。1967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授予他撒爾伯格紀念獎;1979年美國電影研究院授予他終身成就獎。他去世那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封他為爵士。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