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布迪椰子單幹型,高達7-8米,直徑40-50厘米,老葉基殘存包裹於樹幹。
羽狀葉長2.6米,彎曲如弓形,有羽片25-50對,厚革質,葉端尖銳,羽片沿葉軸兩側以對生或互生的方式呈2列排列,小葉片長0.4-0.7米,灰綠色,葉柄具刺。
雌雄同株;花序腋生,長0.8-0.9米,花序梗及花瓣均為紫紅色,較鮮艷,果卵球形,高2.4厘米,直徑2.6厘米,成熟時為橙紅色;
種子圓形或近圓形,長1.5-2.0厘米,大小不均,表面粗糙,種殼堅硬,呈黃褐色。每核果有3室,內有3粒種子,果核上有與之相對的3個發芽孔,因此有時1粒“種子”能萌發2-3株幼苗。
產地生境
布迪椰子原分布於南美洲的巴西與烏拉圭,中國黃淮流域及京津地區有引種栽培。
布迪椰子適生於陽光充足、氣候溫暖的環境,耐乾熱、乾冷,耐寒性強,最低可耐-22℃的低溫,是抗凍性最強的棕櫚植物之一,可在熱帶、亞熱帶至溫帶地區種植。布迪椰子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在質地疏鬆、濕潤的壤土中生長最好。
繁殖方法
布迪椰子採用種子繁殖,其發芽類型為毗鄰型(近距帶鞘型)。當種子萌發時,子葉柄突出種皮,將子葉肢送出種皮之外便停止生長,然後子葉肢貼近種側分化出幼根及鞘。種子發芽較慢且很不整齊,一般10-11月播種到次年4-5月才發芽,第一年發芽率為40%左右。未發芽的種子留床到第三年還會出芽20%左右。因此,未發芽的種子不可輕易丟棄,因其果核含種子1-3粒,會從同一果核中長出1-3株苗。初生葉為全緣亞型。
種子的處理與播種:布迪椰子果實一般在10-11月成熟,成熟果呈黃色至橙色。採下熟透的栗實,及時脫去果皮、果肉,洗淨後將種子倒入裝有500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溶液的容器中浸泡30分鐘,再放於清水中浸種24-48小時後,再行播種。
布迪椰子種子發芽較慢,適宜集中在苗床撒播,以便於管理。播種基質以河沙、椰糠和少量黃土壤,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要求既保濕又透氣。苗床上基質鋪平後,先澆透水,再撒播種子。然後用乾淨的河沙蓋沒種子,沙的厚度以2-3厘米為宜,過薄則影響保濕效果。最後澆透水,蓋上遮光網,保濕催芽。冬天氣溫低時,加蓋薄膜保溫,有利於發芽。
栽培技術
整地做畦
種植布迪椰子應選交通方便,光照充足的,土層深厚,土壤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環境。植地四周開好排水溝,防止土壤積水;種植前,土地經深翻、曝曬後,再整畦、拉溝(畦寬100厘米,溝寬20厘米)按“品”字形列植挖穴,株行距100×100厘米,穴深30厘米,徑30厘米,穴底加腐熟農家肥0.5-1千克,或有機肥0.5千克,拌勻後再適當回土。
適時定植
布迪椰子小苗生長緩慢,在營養袋中生長一年後幼苗(即二年生小苗)僅有3-5葉,此時即可定植大田。定植季節應在4-9月,每公頃定植7500-9000株。定植時,小心除去營養袋,避免袋內土鬆散而影響成活率。定植深度以袋苗的土面剛好露出即可。定植後,澆透定根水。
田間管理
定植後要保持土壤濕潤,一個月後,小苗開始生長,此時要及時追肥,可用0.5%-1%的複合肥追施。生長季節,每月追施複合肥一次,可於施(開溝淺施)或水施。9月以後增施鉀肥。經2-3年培育,植株的基部直徑可達20-25厘米,高1.5-2米,即可用於園林綠化。
病蟲防治
布迪椰子苗期病蟲害較少,只需定期噴霧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錳鋅)500-700倍液防治即可。
主要價值
園林:布迪椰子莖幹筆直,形態優美,葉形規則整齊,適合列植,在較寬的道路兩邊用作行道樹、以展現其群體韻律美,也可叢植,與草坪、花灌木配置,形成疏密有致、視覺疏朗的植物景觀空間,孤植也是布迪椰子較適台的一種套用形式,孤植於草坪上,更能體現其個體氣勢與景觀。
食用:布迪椰子還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其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味酸甜,在南美洲被稱為凍子椰子,果肉可製成果醬,用於做果凍和蛋糕,也可與麵包色拉等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