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臘村

該行政村隸屬彌勒縣江邊鄉,地處江邊鄉西北邊,距江邊鄉政府所在地30.00公里,到江邊鄉的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彌勒縣50公里。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東鄰江邊村委會,南鄰乾田村委會,西鄰朋普可樂村委會,北鄰林就村委會。轄史母、團坡等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78戶,有鄉村人口1141人,其中農業人口1141人,勞動力72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75人。
全村國土面積21.89平方公里,海拔1,4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80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188.00畝,人均耕地1.03畝,林地16,452.1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01.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21.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88.00畝(其中:水田647.80畝,旱地540.20畝),人均耕地1.0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6,452.1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00畝,荒山荒地13,502.80畝,其他面積1,659.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278戶通自來水,有27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5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91.3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0戶(分別占總數的66.19%和53.96%)。
該村到江邊鄉的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7.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7.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9輛,機車148輛。全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70.00畝,有效灌溉率為5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29.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9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7戶;建有小水窖94口;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1.3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3.89萬元,畜牧業收入38.4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25頭,肉牛27頭,肉羊10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0.95萬元,工資性收入1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2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人(占勞動力的6.05%),在省內務工34人,到省外務工10人。
編輯本段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稻穀、甘蔗等,主要銷售往本縣內。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8戶,共有鄉村人口1141人,其中男性602人,女性539人。其中農業人口1141人,勞動力727人。該村以傣族和壯族為主,其中漢族315,傣族300人,壯族526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33人,參合率81.77%;享受低保5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72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距離江邊鄉中學30.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3人,其中小學生93人,中學生40人。

人文地理

布臘村委會在明末清初到民國初期屬竹園管轄之地,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彌勒置區、閭、鄰時仍為竹園區下轄的一個閭,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廢區、閭設鄉、鎮,實行保甲制時,屬楷甸鎮第十一保,1950年彌勒編為三個區時,屬三區第七鄉即東勝鄉,1959年12月隨同其它村委會由竹園公社劃入江邊公社管轄,1961年改公社為區時,布臘合併在寧舊管理區稱寧舊人民公社,1962年從寧舊劃出單獨成立一個公社至今。為傣族、壯族和漢族雜居地,傣族於清時期到此伐木墾地立戶至現在,少數於民國時期由竹園遷入。壯族於清、民國時期由邱北縣流入,該村的傣族為其支系擺衣族,壯族為其支系沙族。2007年全村279戶1147人。(其中:傣族300人,壯族290人)。
該村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不斷與漢族文化碰撞、融和、同化,創造和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現分述如下:
服飾:傣族支擺衣族,青年男女衣著發生了漢化,目前,尚有老年婦女,喜包沙帕或頭巾,頭髮籠成粑粑形,帶有耳環、手鐲。建國前,女子與漢族之別,僅有產纏足與否(傣族不纏足),其餘皆同。壯族支沙族男子衣著現已漢化,僅女子尚保存其民族特色,上著和尚領斜襟緊身衣,多為表、白、黑混合縫製而成,腰束繡花小方巾,腳穿玲瓏花鞋,下著青、黑臘染統裙,分有縐和無縐兩種,並喜佩銀手鐲,髮髻、耳環、項圈、項鍊等首飾。
宗教信仰:因佛教在江邊傳播時間長、流傳廣,建國前阿哲人大多信教,認為"萬物有靈",大凡喪葬病災便請巫師驅鬼祛災。壯族支沙族視山嶽、樹木、河流等自然諸物為神丕加以崇拜。 婚嫁:傣族婚俗基本相同。壯族支沙族婚姻有自由戀愛和媒妁兩種,自由戀愛大多男女青年以對歌披露心聲,擇其對象,建立感情,但仍須雙方父母同意。媒妁即男方請媒人說親,兩間則約期行聘,雙方還禮後及會親請庚貼,即"訂婚"。但須八字相合方能確定下來,訂婚後,男須辦酒席敬請女方父母及親友,按媒人議定彩禮數目,送給女方及其父母。婚日由男方擇定,由媒人通報女方家,徵得同意後即可。婚前男方備辦婚日之事,發請貼,敬請親朋赴宴祝賀。婚日頭天殺豬,由媒人率接親者婁人,挑雞、肉、粑粑等物至女方家招待送親者。是日,男方接回女方時,須待天黑方進行村,拜過天地入洞房。婚日頭兩晚,雙方接送親者與新郎新娘共居於洞房內,分男女共枕兩床。婚後第三日,新婚夫婦返回女家,女家準備好冷水待新郎進門進,往其身上潑水,一至二日,新郎返回家,新娘則留住娘家。到農忙或節日時,新郎攜帶禮品到岳父家,接新娘回家。通常,女方婚後留在父母家,待女方懷孕或分娩後才到男方定居。
喪葬:與當地其它民族基本相似,凡老人死後,子女圍其哭過後,派人到各處親友叩頭報喪,家中人將死者屍體洗淨,穿上新衣戴上新帽入棺,停於堂屋正中,待親屬到齊後蓋棺釘釘,家人及親屬戴孝哭祭靈前,靖道師做道場超度亡魂。發喪之日,大兒子立於棺槨之前,用抬棺槨,即背"財頭"。八名抬重的人抬著棺槨由道師開道,鼓樂隊前行,死者親子披麻戴孝於靈牌前,棺木之後為其餘親戚送喪者。抬出村外送喪者繞棺後便返回家中,抬棺繼續前行直至事先由陰陽先生瞧好的墓地安葬。次日喪家挑雞、粑粑等供果於墳前奠祭,俗稱"復山"。在喪葬習俗中,做道場是喪禮中的重要內容,當前,這要視喪家的情況而言。
傳統節日以壯族的棒粑節最有特色。每年的農曆九月十三日,壯族人民大多喜好舂糯米粑來慶賀五穀豐收。
文化發展:該村有1所中心完小設在村委會所在地團坡村小組,校舍面積720平方米,在校學生70人,教師7名,全村國中以上文化程度670人。建有1所衛生室(1名鄉醫),公廁4個。擁有電視機240台,電話(含移動)233部。
布臘村委會地處彌勒縣東南部,東與江邊鄉江邊村委會相連,西與朋普鎮、竹園鎮相鄰,北與江邊寧就村委會堅連,全村轄史母、黑雲村等8個村民小組,是一個以彝族、漢族、苗族、壯族、傣族等少數民族雜居的山區行政村。布臘村委會地處彌勒縣東南部,東與江邊鄉江邊村委會相連,西與朋普鎮、竹園鎮相鄰,北與江邊寧就村委會堅連,全村轄史母、黑雲村等8個村民小組,是一個以彝族、漢族、苗族、壯族、傣族等少數民族雜居的山區行政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