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標準(ii):德國的 建築師 密斯·范·德·羅厄成功地把“近代運動”中的全新的 建築基本理念套用到圖根德哈特別墅的住宅設計上;標準(iv):20世紀20年代建築學在“近代運動”的推動下得到了徹底的革命,圖根德哈特別墅的房屋建築作為密斯·范·德·羅厄的代表作品對新的建築理念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捷克共有十二處地點進入世界遺產名單,其中,最令全球文化學者感到詫異、值得台灣研究參考者,就是既“小”且“新”的“布爾諾圖根哈特別墅”TugendhatVillainBrno,區區一幢不到八十坪、新的現代建築,究竟為什麼能夠符合世界遺產—文化遺產第二、第四項標準(CⅡ、CⅣ)?歸根究底,是因為建築肇造者—德國建築師密斯凡德諾(一八八七~一九六九年,卒於美國芝加哥)成功地把二十世紀“近代運動”中的全新的建築基本理念套用到圖根哈特別墅的住宅設計上,對於“新建築”理念傳播與發展居功厥偉,當然也被載入了現代建築史史冊,刁鑽的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認定它具有“國際風格的優秀建築例;獨特價值體現在利用現代工業新產品來滿足新型生活方式的空間創新套用和美學觀念革新上”。
1929年一個獨特的別墅設計方案出爐了,這一創意作為不容忽視的紀念物載入了現代建築史的史冊。這一作品的設計者就是鮑豪斯建築學派的創始人密斯·范·德·羅厄,他後來定居在美國。在歐洲,他的作品——圖根德哈特別墅就是最具權威的。這一建築物在 戰爭期間被破壞了,直到最近才作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1995年這別墅成為國家的 紀念館和 博物館。歷史簡介
最初的家具只有衣櫥保留了下來。 圖根德哈特先生和夫人來自於 猶太人的家庭,是紡織品工業的企業家。他們只在這別墅中居住了八年時間。1938年他們去了委內瑞拉,從此永遠離開了這棟別墅。1939年10月,這棟別墅被蓋世太保接管。在1944年別墅被 爆炸在花園的炸彈毀壞了。這被炸毀的房子直到戰爭末期仍保留在那裡,被破壞的家具是再也無法挽回的了。1945年4月底,紅軍部隊來到這裡,後來這裡被當作了 體育場。在1985年9月別墅開始開放,但是沒有面向大眾,而是一直被作為“布爾諾城市的唯一標誌”。這別墅被轉讓給布爾諾城市的博物館管理,現在面對公眾開放。1995年末,這城市決定按照原樣用複製品裝修一層地面。這為整個房子的重建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捷克斯洛伐克一九九零年脫離共產體制,一九九三年分為 捷克、 斯洛伐克二國,二年後,捷克布爾諾市政府決定以一年時間、用原室內設計複製品裝修一樓,四十九件家具中,如今只剩下四件是密斯凡德諾的真品,一九九六才正式開放大眾參觀。雖然該建築物已經失真,違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評選標準,但是,基於“圖根哈特別墅”是建築史上標竿、現代建築權威,以及密斯凡德諾個人對現代 建築設計學的貢獻,世界遺產委員會也只好睜隻眼閉隻眼了。外觀
圖根德哈特別墅 革命化的觀念改變了住宅內部的傳統安排而提倡外部的簡單設定。坐落在面朝南的斜坡上並能觀賞到城市美麗外景的這棟房子,從街道的高處看上去象是個低陷著的、標準的矩形。其最初的設計觀念是“自由移動的空間”。所謂的自由可以假設為這房子面向 花園而沒有邊界,可以逐步改變空間覆蓋著大約230平方米的遮蓋物,並且兩邊的玻璃牆是完全開放的。外表通風,和裡面成為一體。建築的基礎是交叉於地面的、規則的柵欄中的 細鋼柱。它們的表面是一層鉻,從而隱藏了結合處的接口。建築風格
別墅的建築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獨特的技術創新,比如兩扇 窗戶設定於地面,獨特的加熱裝置和空氣流通系統都是創作中的新鮮事物。這一建築另一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內 裝飾。毫不誇張的說,設計師在室內裝飾方面投入的精力並不比在房屋結構設計方面投入的少。如果沒有密斯·范·德·羅厄提議的家具的裝飾,這一別墅的設計意義就遜色了一半。家具的訂購和擺設給他們自己留下了有限的變動空間。別墅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房間內部使用的材料是玻璃、擦亮的石頭、貴重的 木材和鍍鉻的鋼鐵。大多數家具都是特地為別墅設定的,他們的原料也傾向於房間內部的材料用品。“布爾諾圖根哈特別墅”是密斯凡德諾一九二八年的 作品,一九三零年完成建築,是他在歐洲最具權威的作品,二次大戰期間曾被破壞,一九九五年成為國家的紀念館和博物館。談起密斯凡德諾這位現代主義偉大建築師,來頭還真不小。在一九一九年德國威瑪“市立美術學校”、“市立工藝學校”合併為“公立包浩斯學校”(“包浩斯”德文為“房屋建築”之意”,截至一九三三年為止,十四年之間共培育了一千二百五十位建築師,包括全世界排名的現代建築大師,都是“ 公立包浩斯學校”畢業的。包浩斯所以成為現代設計運動起源地、現代主義建築學派代名詞,第三任校長密斯凡德諾當然功不可沒。 “圖根哈特別墅”沒有一般住宅內部傳統安排,外觀簡約大方,坐落在面南的 山坡上,俯瞰捷克東南方第二大城布爾諾。從街道仰視,“圖根哈特別墅”像位置低陷的 長方形。密斯凡德諾說,他最初的設計觀念是“自由移動的空間”。所謂“自由”就是房子與綠地合而為一沒有邊界,兩側玻璃牆是完全開放通氣,里外一體;位於室內與地基,連線的十字形細鋼柱,表層度鉻,完全隱匿鋼柱接合點,是建築基點,也顯示了密斯凡德諾既對生死觀念淡薄、又對人生要求完美。對於一九三零年代而言,密斯凡德諾運用了許多當年建築工程罕見“創新技術”,例如: 落地窗、室內暖氣設備、室內空氣循環系統,這些建築技術現在已經是大樓必備要件。除了房屋結構,室內裝璜也投入極大精力,密斯凡德諾建議室內設計師,一樓客廳有二面落地窗,磨光紅色花崗原岩、白色 大理石原石、蜜色縞瑪瑙為客廳主景,以檀木等貴重木材製作衣櫥,以鍍鉻細鋼勾勒線條,家具則是目前常見的系統鋼管家具。別墅主人圖根哈特,是一位猶太裔紡織企業家,夫婦二人在別墅中只住了八年(一九三零~一九三八年),隨後定居 中美洲委內瑞拉。二次大戰期間,別墅被德國納粹的蓋世太保們所接管,一九四四年,同盟國盟軍開始反攻,別墅因炸彈而毀損,室內家具幾乎完全毀壞,連整修的餘地都沒有;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蘇聯紅軍部隊駐紮 別墅,還將此地當作體育場;直到一九八三,建物才有機會重修主要結構,一九八五年九月完工後,並未對外開放,但已經是“布爾諾唯一市標”。文化傳承
(TugendhatVilla)。這幢別墅由著名現代派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MiesvanderRohe)設計,在1930年建成。它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一個里程碑。這幢房子目前設定了一個博物館——將在2008年10月31日關閉。歷史學家和評論家普遍認為,“圖根哈特別墅”是密斯·凡德羅在歐洲設計的最漂亮的住宅。它具有早期現代主義的特色,包括開放式布置;平屋頂;採用新技術,例如電動窗戶;以及白色的粉刷外表。建築物的寬度和家具,也使它不同於其他建築師的作品。在最近的一次修復之前,也進行了幾次保護工作,但工作的質量和歷史的準確性值得懷疑。雖然最近的一次修復是在2004年宣布的,但工程被推遲。原因是,這幢別墅最初的主人的女兒丹妮娜?哈默-圖根哈特要求將這幢別墅歸還她的家族,作為戰爭賠償。在2004年,由一些本地的建築師組成的“圖根哈特別墅修復協會”從一個不到12名的建築師聯盟手中贏得了修復工作。由於對方對競賽的公平性提起訴訟,修復工作推遲到現在。即將開始的修復工作估計用兩年到四年時間,費用大約為1,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