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瓦[俄羅斯SS-N-30潛射洲際飛彈綽號]

布拉瓦[俄羅斯SS-N-30潛射洲際飛彈綽號]
布拉瓦[俄羅斯SS-N-30潛射洲際飛彈綽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RSM-56彈道飛彈(俄文:Р-30«Булава́»,英文:R-30«Bulava»,英文綽號:Mace,中文:圓錘、布拉瓦;SALT:RSM-56,GRAU:3M30;北約代號:SS-NX-30/SS-N-32)是俄羅斯的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 該飛彈是RT-2PM2彈道飛彈的潛射版,外形相似,但為配合潛艇的設計及發射,射程略有縮減。 2013年1月10日,RSM-56彈道飛彈隨955型戰略核潛艇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的服役,正式列裝俄海軍。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98年,俄羅斯海軍著手為941型戰略核潛艇研製新一代的潛射彈道飛彈RSM-54彈道飛彈。根據設計方案要求,飛彈發射重量為100噸,可以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射程為8000~10000公里,裝備先進的制導系統以便突破敵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但是,最初的三次試射均以失敗而告終,因而遭到了俄國防工業委員會的嚴厲斥責。俄國防工業委員會認為,負責研製飛彈的馬克耶夫設計局是在拿國家的經費開玩笑。

RSM-56彈道飛彈 RSM-56彈道飛彈

當時的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立即對此事做出了反應:決定撤銷RSM-54彈道飛彈研製計畫,以公開競標的形式啟動研製RSM-56彈道飛彈的計畫。隨後,有兩個單位參加了競標活動:一個是馬克耶夫設計局,另外一個則是專門為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研製RT-2PM彈道飛彈和RT-2PM2彈道飛彈的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

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首先拿出了自己的競標方案:在借鑑研製RT-2PM2的經驗基礎上,RSM-56彈頭的重量將比RSM-54的輕1/3,射程將與其基本相同,但是,分導式核彈頭的制導性能將超過RSM-54,能夠突破敵任何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更具有吸引力是,RSM-56具備通用性,即同一種型號發動機既可以用於陸基,又可以用於海基不同型號的飛彈,從而縮短了研製周期和節省研製經費。並且,由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研製的RT-2PM和RT-2PM2試射時的成功率極高,在13次試驗過程中,僅僅失敗了1次。
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俄國防部委託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研製RSM-56。同時,國防部向紅寶石設計局下達了按照RSM-56的設計方案重新設計955型戰略核潛艇的任務。

技術試驗

發射 次數日期結果發射 方式發射載具備註
 2000年以前


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沒有獲得任何研製經費
2001年3月


普京擔任俄總統之後獲充足經費
2004年6月24日失敗地面
固體推進劑發動機在試驗過程中發生爆炸
2003年12月11日不詳水面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從白海發射,水面拋射模型試驗
12004年9月23日成功水面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水面和水下拋射模型試驗
22005年9月27日成功水面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首次飛行試驗,第三階段失敗
32005年12月21日成功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首次潛射,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42006年9月7日失敗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 因第一階段點火裝置出現故障, 飛彈發射後不久便偏離了預定軌道並墜入海中
52006年10月25日失敗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起飛後約200秒失敗偏離預定軌道後自毀
62006年12月24日失敗水面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第三階段偏離了預定軌道並啟動了自毀裝置
72007年6月29日成功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82007年11月11日失敗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升空23秒後啟動自毀
92008年9月18日成功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18:45發射,19:05擊中目標
102008年11月28日成功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112008年12月23日失敗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第三階段偏離了預定軌道並啟動了自毀裝置
122009年7月15日失敗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升空28秒後由於偏離軌道而自毀
2009年7月22日 

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所長Yuri Solomonov辭職
132009年12月9日失敗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第三階段偏離了預定軌道並啟動了自毀裝置
142010年10月7日成功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152010年10月29日成功潛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162011年6月28日成功潛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172011年8月27日成功潛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擊中9100公里外的目標
182011年10月28日成功潛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192011年12月23日成功潛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兩彈齊射,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202013年9月6日失敗潛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飛行過程中發生系統故障
212014年9月9日成功潛射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222014年10月29日成功潛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首次從巴倫支海發射,擊中庫拉靶場的目標
232014年11月28日成功潛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242015年11月15日 失敗 潛射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 兩彈齊射,一枚擊中勘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的目標, 另一枚未能擊中目標,剩餘所有飛彈返廠檢修

技術試驗參考資料

技術特點

基礎設計

RSM-56試射年表 RSM-56試射年表

RSM-56彈道飛彈完全借鑑了RT-2PM2彈道飛彈的研製經驗,具有突防能力強和圓機率誤差較小等特點,與RT-2PM彈道飛彈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為10000公里。RSM-56仍然採用三級火箭助推,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與液體燃料火箭飛彈相比,RSM-56具有更長的待命時間,在接到發射命令後數分鐘之內便可以發射。RSM-56的發射重量可能略低於RT-2PM,後者的發射重量為47噸,估計RSM-56的發射重量接近40噸。

彈頭技術

潛射RSM-56彈道飛彈 潛射RSM-56彈道飛彈

RSM-56彈道飛彈的載荷為一枚5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為了能夠突破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俄羅斯在設計彈頭時採取了多項措施,如加裝防輻射及電磁干擾的防護罩,增加誘餌裝置等。俄羅斯還為RSM-56研製了分導式彈頭,一般可攜帶6枚,如果減少誘餌數量的話,攜帶分導式彈頭的數量可以達10枚,分別攻擊不同的目標,突防能力極強。彈頭段安裝有 PBV(post-boost vehicle)助推系統,由它負責控制投放彈頭,這些彈頭通過自帶的慣性導航系統和“格洛納斯”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定位。據俄方稱,彈頭的命中精度達到350米。RSM-56可在海下發射,隱蔽性好,生存能力強,射程不穩定,能夠對美國本土的重要城市構成威脅,具有極大威力。

性能數據

參數數據
飛彈發射箱長度12.1米
飛彈無彈頭長度11.5米
彈體重量36.8噸
彈體直徑2米
飛彈發射箱直徑2.1米
可攜帶彈頭數量6枚
改裝後可攜帶彈頭數量 10枚
射程8000-10000公里

性能數據參考資料

服役事件

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 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

2013年1月10日,RSM-56彈道飛彈隨955型戰略核潛艇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的服役,正式列裝俄海軍。

總體評價

RSM-56夜間發射 RSM-56夜間發射

RSM-56彈道飛彈的研製成功,使俄羅斯的戰略核打擊力量大大增強,它克服了RT-2PM2彈道飛彈在發射的初始階段易被美國衛星探測並遭受打擊的缺陷,可以在大洋的任何位置發射,利用潛艇的隱蔽性能,實現突然的攻擊。飛彈的研製進度要比前幾代飛彈快了2~3年,這對於俄國內洲際彈道飛彈製造業來說應該是個不小的奇蹟。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稱將使俄海軍戰略遏制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俄海軍裝備的固體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約占海軍整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6%。隨著RSM-56彈道飛彈陸續服役,俄海軍裝備的固體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約占海軍整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35%。如果說955型戰略核潛艇是俄海軍戰略核力量棟樑的話,那么,RSM-56彈道飛彈將是俄海軍戰略核力量的基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