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利履帶式裝甲戰車

布拉德利履帶式裝甲戰車是美國用於在戰場上和“艾布拉姆斯”M1A1/A2主戰坦克協同作戰,兩者在世界武器排行榜都名列前茅。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履帶式步兵戰車,美國陸軍不斷改進來提升性能,使其能應付戰場上不斷出現,眾多新的威脅。

概述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陸軍第三步兵師出動了40輛“布拉德利”戰車和主戰坦克配合,一舉拿下巴格達市中心的總統府和新聞大樓。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履帶式步兵戰車,“布拉德利”戰車無論是火力、機動性、裝甲防護和車載作戰系統都非常出色。美國陸軍不斷改進來提升性能,使其能應付戰場上不斷出現,眾多新的威脅

簡介

“布拉德利”戰車系統由聯合防衛有限合資公司(UDLP)生產,主要包括M2步兵戰車和M3騎兵(機械化部隊)戰車兩大類。“布拉德利”戰車系列產品用於替換M113戰車系列產品,但不僅是“戰爭出租汽車”(M113戰車的綽號)來運載步兵,“布拉德利”戰車將會是一種最新的平台,用於一種廣泛範圍的支援車輛;還將是一種複雜的武器平台,能夠提供巨大火力直接支援它攜帶的步兵。 “布拉德利”M2/M3履帶式裝甲戰車主要在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軍隊中服役,沙烏地阿拉伯在1990年採購400輛M2/M3型戰車。“布拉德利”戰車的可靠性、生存性和殺傷力已經超過最初的期待。在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2,200輛“布拉德利”戰車參戰,只有12輛喪失作戰能力。事實上,比較起來“布拉德利”戰車摧毀的伊方裝甲車輛數量甚至超過了“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第三步兵師的幾百輛M2A2步兵戰車參加了戰鬥。由於伊軍的實力與海灣戰爭時相差甚遠,因此美軍進攻非常順利。在2003年4月初,美軍“布拉德利”和“艾布拉姆斯”作戰車隊兩次“晝闖巴格達”的驚人之舉,成為最大亮點。

發展歷史

美國陸軍“布拉德利”(Bradley)戰車的名稱由來和“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一樣,是記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名將,戰車的同名人是奧馬爾·布拉德利(Omar Bradley)將軍。 1972年4月,由於當時現役的M113戰車已經不能符合需求,美國陸軍推出新的步兵戰車發展計畫,主要有克萊斯勒集團、FMC集團(後由聯合防衛公司購併)和太平洋汽車製造廠三家製造商競爭。最終FMC集團獲勝,並於1975年夏天生產出第一輛 XM-732步兵戰車原型。在原型基礎上,根據美國陸軍要求進行修改,發展出XM-2步兵戰車與XM-3騎兵(機械化部隊)戰車。1980年,美國陸軍正式命名為“布拉德利” M2/M3戰車,1981年正式量產,取代美國陸軍大部分的M-113型步兵戰車。
1994年底之前軍隊已經生產總數為6,724輛“布拉德利”戰車,M2步兵戰車4,641和M3騎兵戰車2,083輛。

性能特點

“布拉德利”M2/M3戰車採用全裝甲、全履帶設計,擁有足夠的越野靈活性去跟上“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強大的中距和遠距火力(車載反坦克飛彈)能夠擊敗在戰場上的任何敵方車輛,自身裝備足夠地裝甲去保護全體乘員免於火炮和輕武器威脅,集眾多優點於一身,自然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布拉德利” M2/M3戰車的任務主要用於:提供機動保護運輸能力給一個步兵班到戰場上危急的、具有重要價值的地點;執行偵察任務;提供掩護射擊火力去支援下車徒步作戰的步兵;壓制或擊敗敵人的坦克和其他的戰車。“布拉德利”戰車系列產品現在由二類車輛所組成:M2步兵戰車和M3騎兵(機械化部隊)戰車。 M2步兵戰車[IFV]擁有強大動力和先進懸掛系統,具有較高的越野速度和優異的加速能力。M2步兵戰車的任務是在戰場上運送步兵,提供掩護給使下車的軍隊壓制敵人的坦克和戰車,攜帶三名全體乘員,指揮官炮手和駕駛員,加上六名全副武裝步兵。車後有一個跳板式車艙門,採用液壓裝置操縱,左側還開有小艙門,以備應急出入。
M3騎兵戰車[CFV]同M2步兵戰車[IFV]具有完全相同的底盤,但存在一些較小的內部差別。M3是騎兵/偵察車輛,攜帶三名全體乘員加上二名偵察兵。增加無線電接收裝置,彈藥和TOW、龍式或標槍反坦克飛彈。事實上,M2和M3之間的唯一引人注目的差別是外面的射擊孔,因為在M3上不裝備班級M16步槍,所以M3上沒有射擊孔。

車載系統

1、射擊控制和觀測
炮手裝備一套雷聲公司生產的綜合瞄準組件(ISU),包括一個放大倍率x4和x12晝/熱瞄準器,因此由有極佳的夜戰能力。一套光學中繼顯示裝置給指揮官提供炮手的視力圖像。炮手也裝備潛望鏡用於前方和側方觀測。炮手或指揮官也被提供一套晝間瞄準系統,是對於主要的瞄準裝置的備用系統。駕駛員配備三個位於車輛前方的潛望鏡和一個裝於左側的潛望鏡。中央的潛望鏡可使用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生產的AN/VVS-2駕駛員夜視觀察儀來代替,使用25毫米第二代圖像增強器。“布拉德利”M2戰車從2005年裝備DRS技術公司生產的駕駛員視覺增強裝置(DVE)。   2、武器。
“布拉德利”戰車主要的武器是一門由ATK彈藥系統公司(原為波音軍火公司)生產的25毫米M242“毒蛇”電動鏈式供彈機關炮,俯仰範圍為-10°~+60°。為便於炮塔鏇轉、武器俯仰與操作,採用通用電氣公司的炮塔驅動和穩定系統,該系統能使武器在越野時行進間射擊。整套火炮系統由炮塔定位和控制用的鏇轉驅動系統、武器定位和控制用的武器俯仰驅動系統組成。M242採用單炮管使用一套綜合雙重供彈和遙控彈藥選擇系統,彈種主要有曳光脫殼穿甲彈、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曳光燃燒榴彈和曳光訓練彈。炮手能選擇單一或複式射擊模式。單發、100發/分、200發/分、475發/分等射速可供選擇,有效射程在2,000米以上,廢彈殼可自動拋出炮塔外。彈藥基數:待發彈300發,備用彈600發。有能力擊敗世界上多數裝甲車輛,甚至包括一些主戰坦克。一挺M240C 7.62毫米機槍同軸安裝到“毒蛇”火炮的右側。
實戰中顯示“布拉德利”戰車25毫米M242機關炮的強大威力,在伊拉克戰爭中,曾發生誤擊事件。在激戰中,一輛“布拉德利”戰車M2/A2戰車向伊軍步兵還擊時,誤擊中前方一輛“艾布拉姆斯”M-1A1主戰坦克,雖然未將裝甲擊穿,但卻將坦克後部發動機擊毀,使這輛坦克暫時失去行動能力。
當面對敵人重裝甲戰車時,“布拉德利”戰車裝備雷聲公司生產的TOW BGM-71反坦克飛彈系統,整套系統由發射架定位和控制用的俯仰驅動系統、飛彈發射架升降裝置、電子控制系統。可摺疊收放雙管箱式TOW飛彈發射裝置安裝在轉塔的左側,內裝2枚待發飛彈,彈翼和尾翼摺疊到彈體內,俯仰範圍為-20°~+30°。但早期設計存在缺陷,“布拉德利”戰車必須停下來發射飛彈。再裝填由後面車載步兵完成,裝甲戰車提供一個專用艙口來操作。車載飛彈使用光學瞄準器,在飛彈發射後飛行中使用飛彈紅外導引頭來探測目標的紅外信號,飛彈和炮手之間的使用一個雙重-線控數據連線系統,在飛彈的後部從二個卷線軸分發。發射者的命令通過數據連線系統傳送修正飛行數據給在飛彈上的制導系統。M2型車內備彈5枚,M3型備彈10枚。TOW飛彈的射程是3.75公里,採用高性能聚能裝藥彈頭,二級固體推進劑發動機推進。發射後,飛彈將會在攻擊目標的飛行途中達到接近1馬赫的飛行速度。車載TOW飛彈可穿透500毫米裝甲,能夠有效摧毀當今任何種類重型裝甲戰車,具有致命的精確性。   3、“布拉德利”戰車的車體裝甲結構和自動保護措施。
“布拉德利”戰車裝備二套M257煙榴彈釋放裝置,每套裝載四顆煙榴彈。它也配備使用一個發動機煙幕發生系統,將燃油噴到排氣管內來產生煙霧。M2型戰車殼體採用焊接鋁合金構造和間隔覆蓋薄裝甲鋼板。除此之外,“布拉德利”M2/M3 A2型可採用外掛裝甲增強防禦能力,可附加被動裝甲或爆炸反應裝甲(ERA)。通用動力武器和技術公司已經為“布拉德利”戰車發展一種增強性能爆炸反應裝甲(ERA)標準部件。605套標準部件已經被美國陸軍定購,將在2005年之前交付。以色列拉菲爾武器發展局軍火系統公司,分擔50%的生產。爆炸反應裝甲(ERA)增強防護對抗多種反裝甲彈藥,包括攜帶型肩發射火箭推進榴彈(RPG)。一輛“布拉德利”戰車的標準外掛反應裝甲塊,設定由下列各項105塊所組成:26塊M3A1,9塊M4A1,55塊M5A,17塊6A1和8塊M7A1。
4、推進。
“布拉德利”戰車安裝“康明斯”(Cummins)發動機有限公司的600馬力VTA-903T型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HMPT-500液壓傳動系統,有2個液壓泵和馬達總成。利用徑向球形活塞和獨特的齒輪排列保證所需要的轉向比和傳動比。HMPT-500提供三檔速度範圍,在此範圍內均能無級變速。發動機提供的最大速度66公里/小時。所有的“布拉德利”戰車均是水陸兩棲型。較早的型號裝備一套摺疊式圍帳附屬檔案,在下水之前由乘員安裝,操作時間30分鐘。A3型有一種安裝在車輛前面和側面的膨脹浮筒,採用類似水密艙分段設計,在大約15分鐘時間完成,在水中行進期間沒於水下並不間斷的保持壓力。水中推進是由履帶提供,而且“布拉德利”戰車在水面最大速度能達7.2公里/小時。

升級和改進

美國陸軍“布拉德利”M2/M3戰車從正式服役後一直不斷進行升級和改進。推出新的型號,將一些舊型號升級到新型號標準,長期保持世界上最先進的履帶式裝甲戰車地位。   1、“布拉德利”戰車M2/M3 A1改進型
“布拉德利”戰車正式生產後一直不斷進行改進。1985年開始生產M2/M3 A1改進型,1986年中交付使用。改進項目主要有能發射各種型號的TOW反坦克飛彈;採用核、生、化集體防護裝置,並為車載步兵配備防護服;為提高夜戰能力,加裝柯爾斯曼(Kollsman)公司的AN/TAS-5夜間瞄準鏡;增加煙幕彈的數量,減少照明彈的數量;加裝一個水箱;改進了火災報警、滅火裝置和燃料系統等。從1986-1988年M2/M3 A1型總共生產1371輛。
2、“布拉德利”戰車M2/M3 A2“高生存性”改進型
1988年開始生產M2/M3 A2“高生存性”改進型。主要改進項目有炮塔和車體外部披掛附加裝甲,使該車能承受30毫米炮彈;車體表面有能安裝反應式裝甲的連線點,可在作戰時加裝;戰鬥艙周圍有芳綸襯層,改變車內25毫米炮彈和TOW坦克飛彈的存放位置與方式,避免和減少二次爆炸效應;取消車載步兵射擊口。由於防護能力的提高,M2/M3 A2的戰車全重增到29.5噸,但最大速度由66公里/小時降到57.6公里/小時。為此,該車動力系統改用康明斯(Cummins)公司VTA-903改進型柴油機,功率由原來的500馬力提高到600馬力。傳動裝置、空氣濾清器和排氣管也相應改進。傳動部分則採用高強度扭桿。到1996年,生產了3053輛A2型“高生存性”戰車。所有的A1型都升級為A2型,此外另有2300輛第一代M2/M3型升級為A2型。
3、“布拉德利”戰車M2/M3 A2 ODS改進型
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陸軍將參戰的1423輛M2/M3 A2型升級為“沙漠風暴”(Operation Desert Storm,ODS)改進型,炮塔上方加裝一具採用第二代FLIR技術、可以360度鏇轉的新型車長獨立熱成像儀(CITV)。此外加裝“視力保護”雷射測距儀、全球定位系統(GPS)/數字羅盤、簡易敵我識別器(IFF)、飛彈警告器等,並增加駕駛艙視野與車內儲物空間。在車輛兩側外部和後部,還安裝戰鬥識別面板(CIP),用於敵我識別。在戰爭期間還將9具美國休斯公司開發的AN/VAS-3駕駛員熱成像儀(DTV)安裝到M2/M3上進行測試,實戰中證明其效果非常出色,在不利的環境中提供24小時全天候作戰能力,觀察和搜尋能力甚至優於“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另外,在結構配置上,也根據戰場實戰經驗作了改進和變動,如變動排氣口位置設計等等。   4、“布拉德利”戰車數位化M2/M3 A3型
M2/M3 A3型“布拉德利戰車系統”(BFVS)是M2A2和M3A2 BFVS的數位化改進型,同時也是美國陸軍第一種全數位化戰車。在1994年3月,美國陸軍授予一份承包契約給聯合防衛公司,開始工程和製造發展階段。在1998年11月第一批低速率初始生產“布拉德利”M2/M3 A3型戰車交付,並且在2000年4月進入美國陸軍服役。2001年5月經核准開始全速率生產。大約1602輛“布拉德利”戰車將升級改進到A3型,包括火力支援型和防空型等諸多派生改型。
BFVS-A3包括增強需要改良的指揮控制、殺傷力、機動性、生存性和防護承受能力,還使車載反坦克飛彈系統具有多目標同時作戰能力。但主要增加信息優勢,提供必需的環境察覺和數字指令和控制能力。附加地,這些增強預計提供增加信息優勢所必需的環境察覺、數字指令和控制能力。BFVS-A3和“艾布拉姆斯”M1A2 SEP主戰坦克以數位化為核心來構築強大的戰鬥力去適應戰場上新的作戰需要,兩者互補構成美國陸軍數位化主要的地面進攻作戰力量。
M2/M3 A3型採用數位化電子體系結構,整合車上監視、診斷/預測子系統和陸軍技術體系結構(ATA)指揮控制軟體程式組,完全能同“艾布拉姆斯”M1A1 D型和M1A2 SEP型主戰坦克,以及其它的軍事力量“XXI數位化平台”共同操作。“布拉德利”戰車機械化步兵單位將會能夠和“艾布拉姆斯”M1A2 SEP主戰坦克裝甲單位共享戰場數據。數位化升級將會通過自動化的故障報告和診斷來改良環境察覺和維持能力。A3型升級包括增加一套改良的射擊控制系統和一套指揮官獨立的熱成像儀來增加“布拉德利”戰車的殺傷力。
BFVS-A3增強主要包括:一套車輛控制和作業系統,去控制和自動化許多乘員功能,通過傳送、接收、存儲和顯示數字信息提高環境察覺能力。這種數位化能力與組合的武器系統所有的部件兼容。 “改良布拉德利探測系統”(IBAS)和指揮官的獨立熱成像儀(CITV),兩者都採用第二代前視紅外(FLIR)系統,提高目標發現和目標截獲能力。由雷聲公司生產的第二代熱像儀來源於“陸軍水準技術集成紅外成像系統”,以480x4掃描紅外焦平面陣列為基礎。“改良布拉德利探測系統”也提供晝間電視和直接觀察光學裝置;自動雙目標跟蹤系統;視力安全雷射測距儀和雙軸穩定頂部反射器。
將安裝DRS技術公司生產的AN\VAS-5駕駛員“視覺增強裝置”(DVE),採用320x240非冷卻鐵電體掃描陣列。安裝戰鬥辨識系統,電子系統包括一套1553B數據鏈、中央處理機。為指揮官駕駛員和車載步兵的班指揮官提供數字信息顯示裝置。
一套使用GPS接收機的位置導航系統,提高環境察覺能力。世界各國發展一批型號眾多的輪式裝甲車輛來增強機動部署能力,輪式裝甲車輛的優點是重量輕,使空載運輸部署能力加強。但任何優點都是不能兼得的,勢必降低防護能力。鑒於外掛裝甲的發展,強化履帶式戰車的模組化設計和車輛主動防護系統,將是一種兼得的發展路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