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山西塔
位於浙江省臨海市巾山。
西塔在巾山西峰,與東大塔比肩而立。其始建年代亦無載,但與東大塔一樣,至遲於南宋嘉定年(1208—1224年)以前已經存在。車若水《塔燈記》記:“台之巾山有塔焉,朔望之夕,群燈環之,光閃半空,問之僧,云:‘檀越祈福,一夕銅鏹三萬’”。桑世昌有《夜對巾山塔燈呈史君李孟達寺簿》詩:“光明台畔舊曾逢,何自飛來碧海東。未問眼根齊等級,要先心地證圓通。八還究竟千光合,四面迴旋一視同。坐想玉霄風月夕,超然清對一詩翁”。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台州知府張聯元曾作修繕,刑部侍郎馮甦為作《募修巾子山雙塔疏》。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天寧寺僧苾蒭又予督修。嘉慶四年(1799年),塔頂毀於大風,復重修。道光中(1821—1850年),塔開始出現傾斜。同治五年(1886年),台州知府劉璈重修。1983年與千佛塔、巾山東塔、南山殿塔一起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千佛塔公布為浙江省文化保護單位。200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將巾山東塔、南山殿塔與千佛塔合併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名為巾山群塔,但不包括巾山西塔。2006年12月4日,臨海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該塔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為六邊五層,磚砌實心樓閣式,高17·95米。塔體逐層收分、遞減,外輪廓基本呈一直線。各層均有腰檐和平座,以菱角牙子疊澀出跳。二層以上每層中間辟壼門形佛龕,龕內設佛像。壼門兩邊隱出槏柱,轉角作八角形倚柱,並隱出地栿和闌額,出檐無起翹及升出。構造簡單,樸實無華。由於塔基不均勻的沉降,導致塔體呈三折向東南方向傾斜。塔壁部分凸肚鬆散,腰檐除頂層外,已全部倒塌。筒瓦面層亦嚴重殘破,檐脊滴水、勾頭等大多跌落,塔剎鐵件也已毀壞。塔體呈繼續傾斜的動狀,隨時有倒塌的危險。根據這一情況,臨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89年報請浙江省文物局同意,對塔進行落架大修。維修時,發現該塔外表雖系清式,而塔體實為宋物,遂按宋式予以恢復。修塔過程中先後在塔頂天宮發現“明萬曆(1573—1620年)刻本《瑜伽焰口集要》一冊、清康熙(1662—1722年)抄本《妙法蓮花經》一冊”等文物,在塔之中宮發現的有石雕佛象6軀、恭塔3座(內殘1座)、佛像磚印模二塊、“宋大中祥符元年九月二日造記”塔磚2塊,以及唐開元、宋太平、鹹平等銅錢。此外,還發現大量的宋代題名磚和清代銘文磚一塊,銘文磚上有銘文“募修西塔紳首天寧彤霞院比丘善普敬助菩薩一尊福有所歸,康熙已亥(1719年)仲夏吉旦”。由塔中出土的銘文磚可知,西小塔的始建年代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引用信息]:臨海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