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戈巴迪

巴赫曼·戈巴迪

巴赫曼·戈巴迪(Bahman Ghobadi)於1969年2月1日出生於伊朗班納,位於伊朗西北部的庫德人自治區,他自己是也是一名庫德人。12歲時他的家庭搬遷到庫德人自治區的省會,戈巴迪在那裡學習並最終在伊朗廣播大學獲得電影導演藝術學士學位。

基本信息

巴赫曼·戈巴迪

簡介

畢業後在一家大型電影製片廠工作過一段時間,戈巴迪轉而開始拍攝8毫米的短片。他拍攝的紀錄片《霧中生活》(Life In Fog)獲得了無數的獎項與讚譽,還參與了伊朗大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Kiarostami)的《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拍攝工作。2000年他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醉馬時刻》,這也是第一部伊朗庫德人拍攝的電影,獲得過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他的下一部長片《Nimeh Mah or N?wemang》則講述了庫德人區的一支樂隊的故事。影片的陣容匯集了伊朗電影界的許多大牌人物。他的最新作品《會飛的烏龜》(Turtles Can Fly)講述了一個庫爾德村莊為了確定美軍結束伊拉克戰爭而努力尋找一個衛星電視天線的故事。獲得了2004年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高榮譽金貝殼獎。除了執導電影以外,戈巴迪還在伊朗著名女導演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的名作《黑板》(Blackboards)中主演教師角色。

1969年生於伊朗西部的庫德族地區巴內(Baneh),童年和青少年期在十份困苦的環境長大,見證了伊朗、 伊拉克戰爭的殘酷歷史。11歲時巴曼的父母離異,從此他必須外出工作,賺取學費並養活家人。1993年輟學開始拍攝自己的短片作品。從'95年到'99年,他執導了十部短片,榮獲了伊朗本地和國際上許多影展的獎項肯定,包括讓他一舉成名的【霧中人生】Life In Fog獲得了全球最大的短片影展-法國「克雷 蒙-菲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該片正是【醉馬時刻】的前身。

拍完【霧中人生】後,巴曼戈巴第得知當代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要在庫德族區拍攝新片【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 (1999),便自告奮勇打電話給他,希望能跟他一起工作,即使是幫忙打雜也無所謂,最後阿巴斯看了巴曼拍的短片之後,很喜歡他的風格,遂決定讓他擔任該片副導演,讓巴曼的資歷變得水漲船高。不久之後,巴曼戈巴第也和伊朗另一個重要的電影導演家族︰馬克馬巴夫 (Mohsen Makhmalbaf)產生了淵源。馬克馬巴夫看了巴曼的短片後,對他讚譽有加,當時馬克馬巴夫正在撰寫【黑板】The Blackboard的劇本,這部片也是以庫德族區為背景,【黑板】由馬克馬巴夫的女兒莎米拉馬克馬巴夫(Samira Makhmalbaf)執導,並由巴曼戈巴第主演片中背著黑板翻山越嶺、立志教育鄉間失學兒童的老師,本片榮獲2000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巴曼的電影裡里外外都是現實世界中的人,他期望在電影裡呈現庫德族多年來遭遇到的苦難,因為正是目睹這些經驗才讓他成為一位導演。所幸他執導的第一部長片【醉馬時刻】,一舉獲得了坎城影展最佳 新片金攝影機獎和影評人費比西獎,加上他跟伊朗兩大導演的合作資歷,讓巴曼戈巴第不僅是第一位庫德族導演,也沒讓他的族人失望地成為伊朗最頂尖的新導演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