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德拉瑪

巴爾德拉瑪1987年成名,在1990年我第一次看清他的能力,並且知道了為什麼他是那樣的出眾,以至於在1987年取得的個人成就能夠把顛峰的馬拉多納都給比下。

基本資料

巴爾德拉瑪1987年成名,在1990年我第一次看清他的能力,並且知道了為什麼他是那樣的出眾,以至於在1 987年取得的個人成就能夠把顛峰的馬拉多納都給比下。雖然巴爾德拉瑪的缺點明顯,但我仍然願意看到球場上有象他一樣的球星來控制大局,巴爾德拉瑪曾經在很多俱樂部都踢過比賽,他的足跡甚至踏入過中國大陸,如此緊湊的足球生活似乎並未影響他的狀態,標誌為爆炸似金黃色髮型的傑出球員巴爾德拉瑪到任何地方都是隊中的佼佼者,不過這位看上去好象有著用之不竭的能量的球員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在球場上總是不能像球迷們所期待的那樣迅速地跑動。
直到現在,我仍然很想知道巴爾德拉瑪的頭髮是不是假的,聽起來很滑稽,因為我手頭一張他年輕時在聖坦.馬它隊的照片裡,他的頭髮並不是黃色的。我總好奇這樣的頭髮是不是人工精心烹調而成,如果哪個人上去大膽地抓一下,會不會把頭髮給抓下來。但後來在他來中國後,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那個頭髮應該不是假的,因為這個人採訪他的時候專門看了他的頭髮有無套上去的嫌疑,雖然如此,我仍然是半信半疑。
不可否認,如果巴爾德拉瑪的頭髮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他的第一印象絕對一般,當時的哥倫比亞隊人手充沛,守門員自由鬥神伊基塔也是風雲人物,確切說因為1989豐田杯的關係,他是當時的國內媒體言哥倫比亞必談的人物。此外,有著和巴爾德拉瑪一個概念的14號阿爾瓦雷斯也是不錯,他和巴爾德拉瑪一個在中場打突前,一個打拖後,都有那么個小鬍子,而且都是爆炸式髮飾,如果把阿爾瓦雷斯的頭髮染成黃色,基本從遠看是很難分清楚他們誰是誰的,當時我還覺得足球怎么有那么多巧合的位置,因為1988年看到荷蘭的古利特和里傑卡爾德的時候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在1990年,當時的國內媒介對哥倫比亞的報導很少,可以堪稱國內第一權威的介紹世界盃的書是足球報出的《羅馬決戰》,因為是從國外收集資料,所以內容肯定沒什麼紕漏。但在很多地方報紙上,則發現牛頭不對馬嘴的事情,例如長期把巴爾德拉瑪和阿爾瓦雷斯搞混淆,更有大談巴爾德拉瑪作為球隊後防主力和伊基塔以及10號阿爾瓦雷斯組成核心的笑話。由於都是黑白配圖,所以猛然一看,象我當時的年齡還真的被他們的錯誤報導給騙了。因為在1990年之前,有關哥倫比亞的報導幾乎沒有,那么一點新聞還沒看清楚過程呢就換成其他新聞了。所以常常為嘻嘻踢V電視台沒有早早設立體育頻道而遺憾(想如今,這個頻道居然都成立5 年了,但在1990年而言,對我們球迷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巴爾德拉瑪的傳球很有創意,就和魔術師約翰勛一樣,傳球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多時候,都是當巴爾德拉瑪把球傳到了那個位置,你才會猛想想到“原來足球還可以這樣踢!”巴爾德拉瑪的優勢就是出類拔萃的控球技巧、開闊的視野、優秀的分球意識和閱讀比賽的能力。他是一個天生的領袖型球員,他本人也對此極為自豪,他說:“人們喜歡我踢球的方式,而我也不會改變。”
時下總有人看到某箇中場球員稍微能夠傳出一個美妙好球就把他形容為球隊的“創作大腦”,而在我看來,能夠真正有創作大腦的中場大師里,巴爾德拉瑪反而是最出色的。在1990年世界盃,當時被輿論形容為喜歡用手術刀式精準傳球而博取觀眾一致叫好的球星里,我記得最有印象的幾個是馬拉多納、哈吉、希福、斯托伊科維奇、馬特烏斯、古利特、弗郎西斯科利、加斯科因、岡薩雷斯、巴雷西、赫爾左格等,但真正符合這一形容的確實沒幾個,首先是一些球星是剛成名,還沒有完全挑起大梁,另外一些還喜歡衝鋒陷陣,把進球當成主要目標。但巴爾德拉瑪好象和這些人都有區別,他似乎對進球沒明顯的興趣,頻繁通過傳球發動立體攻勢,讓足球從左中右三方向,高空和地面兩個方維,長傳、短傳等多種形式,錯綜複雜,交換運用,幾乎面面俱到地發動不間歇進攻。那次的世界盃若不是被伊基塔給耽誤了,哥倫比亞隊應該不會輸給喀麥隆的,當然,這是沒意義的假設。
可能馬拉多納比巴爾德拉瑪更會傳球,但必須看到馬拉多納只要一拿球,他更願意使用他的另外一個殺手鐧,那就是讓對手犯規來解決問題。而巴爾德拉瑪則不同,他很少使用這個計謀來誘發對手犯規,更擅長在這個時候將皮球傳出,巴爾德拉瑪傳球動作和幅度都不大,非常隱蔽,另外,他的眼神從來都不會告訴你他要將球往什麼地方傳,他只會老老實實地將球送出,力量好象都集中在腳腕和足部的腳趾上,皮球看上去好象可以輕鬆地截獲,但那種不緊不慢的速度卻總讓對手慢那么半拍,就好象計算好了運行的時間和速度的頻率一樣,恰倒好處地落到隊友的腳下,我覺得這才應該算是手術刀作品。如果在一個球員10次傳球里能夠有一半都能體貼地到了隊友的腳下,那就應該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大腦了, 但巴爾德拉瑪應該比這個數值要高很多,我很少見他傳球失誤。不過他也很狡猾,往往是在中場和後場和隊友倒來倒去,等對手不耐煩了,他也看到了對方的那個不起眼的漏洞了。人家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巴爾德拉瑪傳的球有時候連旁觀者都感到是那么的匪夷所思和詭秘。在那個年代,有幾個球星經常通過出類拔萃的技術將對手重心給騙倒,這往往贏得一片讚譽,但不知道各位有否見過一個球星能夠用傳球來把對手重心騙倒的。我就經常看到巴爾德拉瑪一傳球,對手中的很多防守隊員往往摔倒在地的滑稽場面出現。現在在來回味,我想應該是這個原理:當巴爾德拉瑪帶球的過程中,他已經看到了左路的兩個對手的後面有一個自己的隊友了,而這個兩個對手自以為巴爾德拉瑪不會往這裡傳球,所以都隨時打算往右路去看防,恰恰是這個時間差的瞬間,巴爾德拉瑪發動了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但結局卻出人意料的進攻。此時的對手一看到巴爾德拉瑪出球,腦袋裡的第一反應是往右路移動,但當皮球的路線恰恰是到自己的左路的時候,他們一時沒辦法領悟是什麼道理,再扭轉重心防守左路的, 重心不穩,一個趔趄,呵呵,這樣的精彩瞬間,雖然不是進球,但仍然很讓人回味無窮。不過以目前的世界足壇,真正有巴爾德拉瑪這樣怪異的人才真的沒看到過。
卡洛斯.巴爾德拉瑪是世界上第34位參加了100場國際比賽的球員,他用去了12年的時間完成這一里程碑的壯舉,與那位曾經因為參加了147場國際比賽而成為當時世界上出場次數最多的沙特球員馬吉德.阿普杜拉赫不同,對於巴爾德拉瑪而言,除了世界盃和美洲杯,他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比賽可以踢,該國販毒勢力的猖獗使得其他洲的球隊很少與他們踢比賽,此外,在1994年世界盃之後,巴爾德拉瑪還曾退出過國家隊一年,這些因素導致了他到1997年才成為“國際比賽 100的俱樂部成員”。
巴爾德拉瑪在哥倫比亞的百萬富翁隊時被當時的哥倫比亞足壇吹噓的非常厲害,但我感到最納悶的是,論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巴爾德拉瑪應該比古利特成名的更早,要知道古利特是1988年的歐洲冠軍,但巴爾德拉瑪是1987年就已經讓世界矚目了,可為什麼後來會說巴爾德拉瑪有“白古利特”的稱號?雖然在巴爾德拉瑪和古利特里我更青睞後者,但我覺得巴爾德拉瑪應該和古利特屬於平級關係,換句話說,如果兩個同時代的人里,讓古利特的綽號為“黑巴爾德拉瑪”,你一定不會接受。所以我一直喜歡香港的《足球世界》雜誌黃乾給巴爾德拉瑪下的綽號“金毛獅王”,儘管這個主編是我見過的若乾報刊主編里最沒道德的。
巴爾德拉瑪首次代表國家隊出場是在1985年10月27日的世界盃預賽上,當時他們客場以0:3負於巴拉圭隊,令人吃驚的是,他參加的極具意義的第100場比賽也是以0:1客場敗給牙買加隊,只有8000個球迷到場助威。巴爾德拉瑪最近的一場比賽,也就是第103場比賽是在1998世界盃外圍賽1:1逼和阿根廷隊,他本人射入一球,在巴爾德拉瑪參加的103場比賽中,哥倫比亞隊贏50場、平33場、輸掉20場,其中有36場是世界盃比賽(包括外圍賽)、2 7場是美洲杯比賽、40場是友誼賽或其他性質的商業比賽。他與33個國家踢過比賽,和巴拉圭隊踢過11場,和阿根廷的踢過10場,他是哥倫比亞足球史上最為優秀的球員,他創造的連續五次成功地參加1987至1995美洲杯的成績是哥倫比亞的一個紀錄,記得1993年的那次美洲杯很精彩,當時的廣東台轉播了這些比賽,王泰興解說的,巴爾德拉瑪在一個很小的縫隙里用一個外腳跟後磕,讓皮球在非常細小的只能容納半個人的空間(否則皮球就會出邊線)傳到了隊友的腳下,這場比賽,王泰興和旁邊那個已經忘記了是誰的評論員大談巴爾德拉瑪,讓人感覺非常愜意。巴爾德拉瑪沒能參加1997美洲杯,像絕大部分南美洲足球明星一樣,巴爾德拉瑪需要在這期間保持狀態參加於同一時間舉行的世界盃外圍賽。在參加完第10 3場國際大賽後,巴爾德拉瑪又為國家隊參加了10場比賽,包括後來的1998法國世界盃,隨後才淡出國家隊。
美洲人對巴爾德拉瑪的綽號是叫“佩皮”,當年在他來中國訪問的時候,有人採訪他時,他自己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不過他反而也覺得金毛獅王的綽號很有水準。那年和國家隊的比賽我們雖然勝利了,但我並沒把那場比賽看的那么重要,我其實主要就是看巴爾德拉瑪去了,那之前,本來會以為有伊基塔來的,但遺憾的是沒有他參加,所以巴爾德拉瑪成了唯一的主角,後來才得知伊基塔被國家隊除名了,原因是他的守門員風格不適合在哥倫比亞隊踢球,經過了1994年世界盃的埃斯科巴的事情後,很多國家隊的隊員膽寒了,所以當伊基塔在代表國家隊和英格蘭隊的比賽里用不可思議的“蠍子擺尾”的動作,將皮球撲出而贏得全場鼓動的時候,哥倫比亞隊教練以伊基塔踢球不認真為由將他開趕。官方的報導是這樣,但在一些喜歡揭露內幕的報導里,我看到〈阿斯報〉的報導是最有能耐的的,他們明顯支持伊基塔,認為國家隊內有不少年輕隊員對伊基塔不服氣,“他除了譁眾取寵,就會在世界盃讓39歲的老頭戲弄”,這顯然是說米拉在1990年的那幕,再加上出了個埃斯科巴的事情,隊里的隊員都擔心對自己的生命不安全。因為伊基塔和黑社會關係很好,所以毒品老大肯定在伊基塔失敗後把對足球隊失敗的問題歸結於哥倫比亞隊的後防球員,這就會導致生命安全,可伊基塔卻會高枕無憂。
結果是哥倫比亞隊在中國的比賽並沒什麼大的反應。但我仍然建議如果什麼時候體育頻道能夠有機會重新把那場比賽給播放一變,這場比賽,巴爾德拉瑪絕對發揮一般,但可以看到全隊圍繞巴爾德拉瑪而進行的戰術設計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以他作為輸送口,由他來進行組織,全場比賽,我肯定他觸球是最多的,他傳球也同樣是最多的,這是他的一個品牌,如果看不到這些商標,我會以為那是偽劣產品。縱使巴爾德拉瑪在這場比賽表現一般,但只要對得起他的這個品牌,我仍然覺得以他當時的年齡和經過離開國家隊一年的半退休狀態,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象巴爾德拉瑪這樣的球員,自然也到過歐洲鍍金,他曾一度在法國的蒙彼利埃隊,當時情況已經不大記得了,南美中場球員在歐洲的表現以阿根廷和巴西的好,其他美洲國家的球星在歐洲往往適得其反,例如弗郎西斯科利和巴爾德拉瑪就是典型。好象歐洲人不喜歡巴爾德拉瑪的那種慢半拍的節奏,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比利時的希福在蒙彼利埃隊好象取代了巴爾德拉瑪。巴爾德拉瑪後來又去了和西班牙的瓦拉度利德隊踢球,但仍然是差強人意,所以他基本是在國內哥倫比亞的聯賽里過完他最顛峰的時光的。1994年世界盃後,巴爾德拉瑪才開始了他的第二春,在美國大聯盟踢球好象很適合巴爾德拉瑪的節奏,他還奪取了那裡的最有價值獎,過去在巴爾德拉瑪顛峰的時候,當時沒有一個最佳助攻獎,假如有的話,我想巴爾德拉瑪應該長期在這個獎勵中享受樂趣。他的唯一特點就是傳球,但正是傳球,才創造了一個哥倫比亞的王朝,從1987年到19 97年,整整10年時間,經歷了5:0在1993世界盃預選賽血洗阿根廷的最高峰,面對過埃斯科巴被槍殺的慘痛日記里,可以說,巴爾德拉瑪讓哥倫比亞隊在世界馳名了10年,如果沒有他,哥倫比亞隊很難造就出人才,他的核心領導力能夠讓那些桀驁不遜的球星都乖乖聽話,即使阿斯普里拉都說過:“我真希望在我的旁邊永遠有一個知道如何讓我進球的巴爾德拉瑪!”
阿斯普里拉已此解釋他為什麼總進不了球,原因就是他缺少和他合拍的巴爾德拉瑪的傳球。但巴爾德拉瑪則更喜歡和林孔配合,林孔對巴爾德拉瑪也是一樣的推崇,他把巴爾德拉瑪的傳球看成了是哥倫比亞隊的成功的重要源泉,並說如果不是巴爾德拉瑪,自己仍然是一個廢物。巴爾德拉瑪在美國很愜意,現在仍然享受足球而不是把足球當成爾漁我詐的商業利益。這可能可以解釋人們一直總認為他並沒有發揮出100%全力的原因吧,但巴爾德拉瑪其實才是真正在踢足球本來面目的球星,他事實上比任何人都更熱愛足球,因為美國大聯盟和哥倫比亞聯賽正好是錯開的,所以當大聯盟的比賽結束後, 正好哥倫比亞的聯賽還沒結束,於是,當時已經年老體邁的巴爾德拉瑪居然又外借給哥倫比亞巴蘭圭拉競技青年隊,他對足球的持之以恆讓人從另外一種角度看到了足球的本來面目。哥倫比亞隊也許永不能奪取什麼冠軍,因為他們缺少奪取冠軍的那種必勝要素,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是娛樂性足球,所以在這個商業化濃厚的足球場,不為人喜歡,甚至被人恥笑,但僅僅從一場純足球的角度以及和“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角度去看,又或者是去當作欣賞一場全明星的友誼表演賽,你會覺得反到是另外一種吸引人的足球!
1998年世界盃是老一批球員告別國際足球舞台的時刻,如果巴爾德拉瑪退役了,整個哥倫比亞都會想念他,巴爾德拉瑪的弟弟也在競技隊踢球,後來還去過日本,很出人意料的是,他和他的兄長同是一樣的頭髮,可惜兩兄弟的球技則不是一個等級了,不過如果哥倫比亞隊想狐假虎威的話,讓這個年輕的弟弟去國家隊充當門面,仍然可以讓對手心虛好一陣 :)但巴爾德拉瑪卻辯解著說:“我退役了,哥倫比亞足球不會退步,這兒有許多的優秀球員有能力取代我的地位。”
但是現在,有資格代替他的球員還沒有出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