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澤多

J.B.巴澤多(1723~1790)。巴澤多生於德國漢堡,幼年到霍爾斯坦為一位醫生當僕人。1743年後,入漢堡文科中學和萊比錫大學學習。 1748年,他在霍爾斯坦任貴族家庭教師時,採用自由遊戲和實物教學法,使10歲的兒童達到相當文科中學畢業生的水平。因此,受到貴族推崇而名揚德國。1752年,他獲得基爾大學的碩士學位。次年,被丹麥索勒文科中學聘為教授。1761年轉任阿爾托納文科中學校長。因寫了許多關於自然神教的小冊子,被視為異端邪說,被迫辭職。從此他潛心考慮教育...

個人簡介

泛愛主義教育的主要代表人和創始人,J.B.巴澤多(1723~1790)。巴澤多生於德國漢堡,幼年到霍爾斯坦為一位醫生當僕人。

人物生平

1743年後,入漢堡文科中學和萊比錫大學學習。

1748年,他在霍爾斯坦任貴族家庭教師時,採用自由遊戲和實物教學法,使10歲的兒童達到相當文科中學畢業生的水平。因此,受到貴族推崇而名揚德國。

1752年,他獲得基爾大學的碩士學位。次年,被丹麥索勒文科中學聘為教授。

1761年轉任阿爾托納文科中學校長。因寫了許多關於自然神教的小冊子,被視為異端邪說,被迫辭職。從此他潛心考慮教育、教學改革和編寫新教材等問題。當時盧梭的《愛彌兒》正轟動歐洲上等階層,巴澤多在此影響下,於1768年發表了一篇《為學校、學科及其對於公眾福利之影響,敬向志士仁人呼籲書》。呼籲書除陳述德國的初等學校教育應由國家管理而不能由教會控制的意見外,著重說明編寫出版包羅各種學科基礎知識、適於教學的初級課本的重要意義。呼籲書深受王侯大臣的嘉許,特別得到名人學者G.E.萊辛、I.康德、J.W.von歌德等人的大力贊助,獲得捐款45000馬克。

1770年先發行了《父母、教師用書》。

1774年,附有100幅插圖的4卷本的初級課本問世。當時,該書被譽為18世紀的J.A.夸美紐斯式的《世界圖解》。該書出版後,巴澤多又多方尋找創辦新學校的機會。由於得到歌德等人的推薦,在侯爵利奧波德第一監督下,

1774年在安哈特-德紹建立了一所新型的、示範性的學校,命名為泛愛學校(Philanthropium)又稱“一視同仁”學校。 泛愛學校試圖以人類互愛的精神和人文主義世界觀教育兒童,使其成為幸福的、身體健康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所收兒童不分貧富、不管宗教派別。學校設有 1個寄宿兒童班、2個年幼兒童班和1個較大年齡的兒童班。各班均有詳細的作息時間表。課程重自然科學、實用技術、語言課和體育。教學採用夸美紐斯、盧梭的直觀原則(儘可能利用實物教學或者看圖教學)以及對話、遊戲和參觀等方式。在教學中注意啟發兒童學習的主動性,提倡理解記憶,發展兒童的智力。在訓育方面,注意培養兒童溫良、謙遜的態度,互助互愛的精神,以獎勵代替懲罰,嚴禁體罰。學校的教師多是泛愛主義的擁護者或忠實信徒,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J.H.卡姆佩、C.G.扎爾茨曼、E.C.特拉普和 F.E.von羅霍。他們在協助巴澤多實施泛愛教育方面作出了貢獻,並且繼承和發展了泛愛主義的教育事業。

1777年,卡姆佩仿照泛愛學校的模式,在特里頓創辦了又一所新型學校。

1784年,薩爾茨曼在哥達附近的斯內普芬塔爾開辦第三所泛愛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