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51到1865年,2萬華工橫跨大洋,成為巴拿馬鐵路修築的主力軍。1854年,700餘名華工搭乘一艘船抵達巴拿馬,《巴拿馬明星報》刊登了他們抵達巴拿馬的訊息:
“海巫”號帆船運載705名華工從汕頭出發,經過61天的航行,於3月1日中午抵達港岸。“海巫”號此行順利,船程中僅11名華工死亡,安全抵達巴拿馬港口的有694人,其中4人傷殘,全部是男性華工,看來身體狀況良好。
從1881年到1914年,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歷時30年,法國人和美國人先後掌握了運河的主導權,從事挖土方開鑿等工作的,依然是來自中國的華工。先後有近萬名華工參與到開鑿這條黃金水道的浩大工程中,數百人喪生。
在漫長的歷史中,華工參與開鑿巴拿馬運河的事實被刻意淡化和遺忘,現在,當地華人依然在努力推動官方正式認可華人參與修建運河的歷史。
20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100周年紀念期間,巴拿馬的華人向運河管理局捐贈了一艘“海巫”號的帆船模型,對華友好的巴拿馬巴雷拉應邀出席剪彩儀式。
通過賣苦力修鐵路和運河賺得第一桶金的華人,很快在巴拿馬站穩腳跟,從小本生意開始打拚,依靠吃苦耐勞的精神,逐漸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1909年12月6日,清廷和碩親王在關於擬設巴拿馬總領事館的奏摺中稱,“(在巴拿馬)我國僑商數千,投資千萬,幾握其全國商務權之半”。
2017年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在巴拿馬300多萬人口中,華人占5%,大約有15萬人,而具有華人血統的則至少有30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0%。
巴拿馬的超市基本都是華人開的,華人現在還開始涉足政治領域,許多華人都在巴拿馬政商界居於高位。巴拿馬前總統吉列爾莫·達拉夫人安娜·梅·馮就是華人。
2004年,巴拿馬政府宣布,每年3月30日是華人日。這大概是唯一一個專門為華人設立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