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吉[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

巴吉[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

巴戟天,粵語叫巴吉、又名:三蔓草(《唐本草》),不雕草(《日華子本草》),雞眼藤、黑藤鑽、糠藤、三角藤。纏繞或攀緣藤本。根莖肉質肥厚,圓柱形,支根多少呈念珠狀,鮮時外皮白色,乾時暗褐色。有蜿蜒狀條紋,斷面呈紫紅色。巴吉有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等作用。

形態特徵

巴吉 巴吉

巴戟天,粵語叫巴吉、又名:三蔓草(《唐本草》),不雕草(《日華子本草》),雞眼藤、黑藤鑽、糠藤、三角藤。纏繞或攀緣藤本。根莖肉質肥厚,圓柱形,支根多少呈念珠狀,鮮時外皮白色,乾時暗褐色。有蜿蜒狀條紋,斷面呈紫紅色。莖圓柱狀,有縱條棱,小枝幼時有褐色粗毛,老時毛脫落後表面粗糙。葉對生,長橢圓形,長3~13厘米,寬1.5~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全緣,下面沿中脈上被短粗毛,葉緣常有稀疏的短睫毛;葉柄有褐色粗毛;托葉鞘狀。花序頭狀,花2~10朵,生於小枝頂端,罕為腋生;花萼倒圓錐狀,長3~4毫米,先端有不規則的齒裂或近平截;花冠肉質白色,花冠管的喉部收縮,內面密生短毛,通常4深裂;雄蕊4枚,花絲極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2深裂。漿果近球形,直徑5~9毫米,成熟後紅色,頂端有宿存的筒狀萼管。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範圍

野生於山谷、溪邊或山林下,亦有栽培。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主要價值

【藥 名】:巴戟天

【拼 音】:BAJITIAN

【英文名】:Medicinal Indianmulberry Root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巴吉圖譜 巴吉圖譜

【功 效】: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

【主 治】:治陽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宮虛冷,風寒濕痹,腰膝酸痛。

【性味歸經】:辛甘,溫。 ①《本經》:“味辛,微溫。” ②《別錄》:“甘,無毒。” ③《日華子本草》:“味苦。”

入肝、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腎二經。” ②《本草新編》:“入心、腎二經。” ③《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入丸、散、浸酒或熬膏。

【用藥忌宜】:陰虛火旺者忌服。 《本草經疏》:“凡病相火熾盛,便赤,口苦,目赤目痛,煩躁口渴,大便燥秘,法鹹忌之。” 《得配本草》:“火旺泄精,陰虛水乏,小便不利,口舌乾 燥,四者禁用。”

【藥物配伍】:①《本草經集注》:“覆盆子為之使,惡朝生、雷丸、丹 參。”配杜仲,溫補腎陽;配菟絲子,溫暖胞宮。

【別 名】:巴戟(《本草圖經》)、雞腸風(《中藥志》)、兔子腸 (《中藥材手冊》)、三蔓草《本草綱目》、不凋草《日華子本草》

【處方名】:巴戟、巴吉、巴戟天、巴吉天、肥巴戟、巴戟肉、鹽巴戟、炙巴戟、酒巴戟等

處方中寫巴戟、巴吉、巴戟天、巴吉天、肥巴戟均指巴戟肉,為原藥材去雜質,洗淨,放籠內蒸,趁熱抽去木心,切片,曬乾入藥者。

鹽巴戟為巴戟肉用鹽水拌勻,待吸盡,用文火炒乾入藥者。引藥入腎,以壯腎陽。

炙巴戟為巴戟肉與甘草水同煮後曬乾入藥者。緩解毒性,壯陽而不燥。

酒巴戟為巴戟肉用黃酒噴淋,拌勻微悶,晾乾入藥者。

採收與儲藏

冬、春季採挖,洗淨泥土,除去鬚根, 曬至6~7成乾,用木槌輕輕捶扁,曬乾;或先蒸過,曬至半乾後,捶扁,曬乾。

炮製方法

巴戟天:揀去雜質,用熱水泡透後,趁熱抽去木心,切段,曬乾。炙巴戟:取甘草,搗碎,置鍋內加水煎湯,撈去甘草渣,加入揀淨的巴戟天,煮至鬆軟能抽出木心時 (此時余湯不宜多),取出,趁熱抽去木心,曬乾。(每巴戟天 100斤,用甘草6斤4兩)鹽巴戟:取揀淨的巴戟天,用鹽水拌勻,入籠蒸透,抽去木心,曬乾。(每巴戟天100斤,用鹽2斤,加適量開水化開澄清)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巴戟天,須用拘杞子湯浸一宿,持稍軟漉出,卻用酒浸一伏時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黃,去菊花,布拭令乾用。”②《綱目》:“以酒浸一宿,銼焙入藥,若急用,只以溫水浸 軟去心用。”

生藥材鑑定

巴戟天的圖片 巴戟天的圖片

乾燥的根呈彎曲扁圓柱形或圓柱形,長度不等,直徑約1~2厘米。表面灰黃色。 有粗而不深的縱皺紋及深陷的橫紋,甚至皮部 斷裂而露出木部,形成長約1~3厘米的節,形如雞腸,故土名“雞腸風”。折斷面不平,橫切面多裂紋;皮部呈鮮明的淡紫色,木部黃棕色,皮部寬度為木部的兩倍。氣無,味甜而略澀。以條大、肥壯、連珠狀、肉厚、色紫者為佳。條細瘦、肉薄、色灰者質次。顯微鑑定: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皮層菲薄,散有石細胞,斷續排列成環,有的薄壁細胞含切向分布的草酸鈣針晶束。韌皮部寬廣,有的薄壁細胞含軸向分布的草酸鈣針晶束,尤以內側為多。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個或2-3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導管單個或2-3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導管周圍有木纖維與木化的木薄壁細胞,偶有非木化的木薄壁細胞群;木射線寬1-2列細胞。木品不含澱粉粒。粉末:灰紅棕色。①石細胞成群或單個散在,細胞形狀不一,類方形、類多角形、類圓形或紡錘形,有的一連較尖,個別似纖維狀,直徑20-96(-128)μm,長約至211μm,壁厚 3-39μm,有的層紋隱約可見,紋孔明顯,孔溝有分叉,胞腔較明顯。②木纖維主為纖維管胞,較細長,末端漸尖、鈍圓或傾斜,直徑13-32μm,壁稍厚,具緣紋孔較大,紋孔口斜縫狀或相交成人字形、十字形;韌型纖維具單紋孔。③草酸鈣針晶束多不規則充塞於薄壁細胞中,針晶長26-184μm。④具緣紋孔導管直徑32-83μm,具緣紋孔較密,壁具三生增厚。此外,木栓細胞常與石細胞或含晶細胞連線。

中藥化學成分

根含維生素C和糖類。同屬植物 Morindacitrifulia 和 M·tictoria 的根皮含檄樹素甙(Morindin)。預試根含蒽醌、黃酮類化合物。從根中分得3個單體,為β-谷甾醇,水晶藍甙(monotropein)及四乙醯車葉草甙(asperuloside te-traacetate)。又分得棕櫚酸、十九烷、大黃素-甲醚、甲基異茜草素-1-甲醚、甲基異茜草素及2-羥素-3-羥甲基蒽醌。另含11種游離基酸、17種水解胺基酸,糖和多糖等成分尚含2-甲基蒽醌及24-乙基膽甾醇。

巴吉 巴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