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一詞是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親疏遠近的人際格局,如同水面上泛開的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

基本信息

概念

“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一書中一篇文章的標題,後來它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研究中國傳統社會人際關係的本土化概念,雖然費孝通並沒有給予差序格局一個清晰的概念,但它仍是對中國社會關係具有強大概括力與解釋力的為數極少的重要概念之一。費孝通先生這樣表述差序格局概念:

“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以“己”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背景來源

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國鄉村結構時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費先生之前,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就曾用“有機團結”和“機械團結”兩個概念區分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費先生為更準確區分中國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團結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謂是費先生的獨創,並被國際社會學界所接受。

形成因素

一血緣,二地緣,三經濟水平,四政治地位、五知識文化水平。

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強弱是成正比的。血緣組織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屬性規則以倫理輩分為基礎。地緣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經濟水平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最重要因素,它象徵著權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識則是農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種因素的結果,也可能是幾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特點

費先生揭示出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這些特點是:

自我主義在這種關係格局中,自己總是這種關係的中心,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公私群己的相對性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特殊主義倫理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對象與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發生作用。人治社會所用於維持秩序時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際關係的歷史傳統。長老統治

這是一種包含著不民主的橫暴權力、民主的同意權力及教化權力等複雜內容的權力結構。整箇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制度安排和權力運作,都是以這樣的一種社會關係模式為基礎。

內涵

以“已”為中心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指出”我們的社會結構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綑紮清楚的,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的圈子中心。

為了已可以以犧牲國家的利益為代價。“中國官僚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也絕不是領袖,他只效忠給他官做的人”。即便在今天的社會中,有很多人依然守著以“已”為中心的思想,為了謀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損害他人的權益。因此,出現了瘦肉精毒奶粉等。定期的打假也似乎成為了中國的“特色”。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幾乎沒有割裂了血緣和家庭紐帶而能真正實現獨來獨往的個人。在中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現象是自古存在的。從這種意義上講,差序格局還起到了一種“資源配置”的作用。

儒家思想和禮治統治

差序格局的出現有其倫理基礎即儒家思想孔子作為儒教的祖師爺曾說過“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儒家強調“君子求諸之,小人求諸人”,並以“已”為中心克已復禮,推已及人,從而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思想強調克已復禮、敬畏禮、服從禮。費孝通認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缺乏流動性。人們似乎是粘在土地上,他們安土重遷、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再加上鄉土社會注重經驗的特點,人們逐漸形成了一種崇高重老的思想即敬畏傳統,服從禮的教化。

人際關係的雙重性

差序格局中人際關係的雙重性主要表現為固定性和流動性兩個方面。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總稱,包括自己與家人、與朋友、與領導等之間的關係。其中,在血緣姻親關係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的關係往往較為固定。與朋友、領導等的關第相對具有流動性,它會隨著個人處境的跌宕起伏而有所變動。

在傳統的差序格局中人們主要立足於固定的人際關係,因為它能夠提供一種持續的社會資本。當人們遭遇困境時,主要也是從這種固定的人際關係中獲得社會支持。流動的人際關係雖也能在一定的情況下提供幫助,但它顯示出較大的不穩定性。

不足之處

首先要糾正費孝通對差序格局的定義,這個定義的第一個要點就是以自己為中心,但實際上,在鄉土社會中,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是家庭而非個人,因此差序格局並不是以某個人自己為中心,而是以家庭為中心,所推及的也不是他人,而是其他家庭。費孝通所舉的親屬關係和地緣關係例子,也隱含的是以家庭為中心。因此,差序格局這張關係網的基本單位是家庭,而非個人。

影響

差序格局作為結構性力量在影響著中國的社會轉型,對於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社會階層的和諧建構以及依法治國的順利推進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深層影響甚至是負面影響。同時急劇的社會轉型也在型構或解構著傳統意義上的差序格局。在大力推動社會轉型進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前進中的問題,正確處理專統與現代之間的關係,揚長避短、因勢利導,做出科學的合乎中國鄉情、民情和國情的制度和政策。唯其如此,中國的現代化強國之夢方能早日實現。

著作簡介

《鄉村中國》,此書為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皇權與紳權》、

費孝通費孝通
《內地的農村》、《鄉土重建》、《生育制度》五書的合輯。諸書各有特點,但均圍繞“鄉土中國”進行討論,故以“鄉土中國”作為全書命名。

費孝通先生在社區研究的基礎上從巨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基本色。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國風格的社會學理論,就是在這本書中提出和論證的。

《鄉土中國》是社區研究的一部比較成熟之作,代表了費孝通先生早期社會學研安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即從實地的社區研究轉變為社會結構的分析。費孝通先生所從事的這項當時的中國社會學界,是有開創性的。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殊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有助於當代青少年更好的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